碰上愛講大道理的人,別緊張,懟回去

2019-10-22     中信書院

生活里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人。

你被氣得夠嗆,剛吐槽兩句,他就會說:「每個人都不容易,你要多體諒別人。」

你碰上倒霉事兒,剛抱怨兩句,他就會說:「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啊,不要埋怨別人。」

你受委屈了,剛發泄兩句,他就會說:「你這算什麼啊,誰誰誰比你難過多了……」



不管別人碰到什麼難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喋喋不休自己的大道理。

他們好像知道所有的大道理,但就是不知道,在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安安靜靜做個人。

小編也是個很佛的人,往往是能忍就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時間長了,我突然意識到有點不對勁——幹嘛要上趕著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

如果強勢一點,真的可以少受太多的委屈。這期推薦的《強勢》這本書,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消除你對強勢的偏見。



《強勢》


委屈誰都別委屈自己

不是強勢製造了矛盾,恰恰相反,強勢,是我們用最低成本解決矛盾的方法。

書中提到,我們應對矛盾的一般有三種對策:鬥爭、逃避、用語言解決問題。

鬥爭打不過,逃避躲不掉,管不了別人愛講大道理的嘴,我們就應該努力修煉,提高自己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強勢的語言,把你的立場明白告訴對方,既能維護自己的利益,又能防止衝突升級。

當然,如果處處強勢,我們也會變成那個愛講大道理的討厭鬼。什麼情況下的強勢,才是恰到好處呢?

1、 做自己行為的評判者。

拒絕一切貼標籤行為。女孩沒有固定活法、男生也沒有標準範式,不違法犯罪的情況下,一切都以自己開心為標準。

2、 不要為了迎合他人犧牲自己。

良好的關係並不需要犧牲自我來換得喜愛。當你感覺對方要求過分,完全可以強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反而使你們的關係更加平等。

書里還介紹了三個非常有用的培養強勢力的方法:

(1)「我是一個復讀機」法:

有爭論時,不強勢的人往往會被抓到語言漏洞。面對對方持續密集的觀點輸出,不強勢的人最終都會選擇改變自己的真實想法。

其實,你要做的就是回到人類的本質——復讀機。重複強調自己的想法,無視對方的反問。雖然一開始有些尷尬,但是相信自己,堅持就是勝利。

(2)迷惑法:

如果是面對長輩和上司這些不便強勢的對手,你可以用言語上的妥協迷惑對方。

這個方法我們打小就會,說白了就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我再也不偷偷看電視了」、「我明天肯定寫完作業再出去玩」……讓對方誤以為你接受了他們的觀念,這樣皆大歡喜(要不說變臉藝術是國粹呢,誰用誰知道)。

(3)「自由信息法」和「自我表露法」:

這是一套組合拳。

「自由信息法」,用心聽對方講的內容,挑選對方最感興趣的話題拋出問題,讓聊天繼續。用「自我表露法」主動表達自己的看法、觀點,讓談話變成一種雙向交流,而不是某一方對著木頭講話。

很多缺乏強勢力的人都擔心自己不受歡迎,所以會焦慮不安地討好他人。其實,只要讓對方享受跟你聊天的感覺,覺得一來一回有意思,就能建立良性互動的關係。

說了這麼多強勢的好處,希望大家以後都能剛一點,不再一個人偷偷委屈。我就先活學活用了,接下來,請大家收看三個硬廣,一定要看(強勢.jpg)(超凶)——


《人類科技創新簡史》


和其他講歷史的妖艷解讀不一樣

一本重新解構傳統科技創新編年史的作品。

作者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解讀人類發展歷史,把人類科技創新分為重大創新微創新,又把人類的科技創新分為6個不同的層級重新梳理脈絡,非常新的一個思路,值得一看。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在我的bgm里沒有我辦不到的

一個1986年出生的美國女生,從沒去過醫院,也沒有出生證明,第一次上學是在17歲。參加大學入學考試,甚至不會塗答題卡。就是這麼一個「黑戶學渣」,卻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在劍橋讀完了博士。

從她的身上,我們可以學會找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間諜學校》


既然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

一本「大腦記憶訓練教科書」。

對於特工而言,最重要的裝備就是他們的大腦。想要活命,還想完成任務,記憶力和思維力缺一不可。

作者虛擬了俄羅斯克格勃特工的工作案例,通過「故事法」、「地點法」、「思維導圖法」等科學記憶法,不知不覺中訓練我們的注意力。讀這本書,就像是做了次特工一樣過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e2G_20BMH2_cNUgaS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