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中國人在澳因職業乞討被抓?中國遊客們不僅是揮金如土的大肥羊也有騙子?
6名中國人因職業乞討在澳被抓 中國遊客不是很多土豪麼?少數遊客不代表中國人!
標籤:旅遊產業行業、6名中國人在澳乞討被抓、中國土豪炫富國外、澳大利亞墨爾本、旅遊話題事件看法觀點言論
被控把錢轉移到中國的職業乞丐在墨爾本被抓。」而在墨爾本所在的維多利亞州,乞討屬於犯罪行為。7人中有6人為上了年紀的中國人,另有一人是白人。嫌疑人持旅遊簽證來到澳大利亞,其中一些人最近將澳元兌換成了人民幣。(環球網、鳳凰網7月5日訊訊)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職業乞丐趁著旅遊的機會來到網紅打卡地墨爾本卻做的是一些丟人現眼的事,可以說正好與我國土豪們的揮金如土、瘋狂花錢成最大對比。
繼我國無數土豪到國外瘋狂搶購成常態以後,不少外國人對中國遊客又愛又恨,愛的是中國土豪們確實出手大方。小到馬桶、電飯煲、奶粉大到鑽石,都可以成為他們瘋狂搶購,直接包場的對象,在13年鳳凰衛視關於中國遊客在英國黃金周人均消費8萬人民幣的情況下,也不知道這幾年漲了多少,不過世界奢侈品品牌們對中國土豪越發地看重,也可見一斑。外媒不是老說倘若失去了中國土豪們,世界奢侈品市場將無可依靠嗎?
對此類似的言論還有很多,例如「中國人可能會放棄參觀博物館,但不會不去購物中心」、除了在艾菲爾鐵塔拍照以外,中國旅客最愛的就是巴黎的奢侈品購物中心。
但個別當地人紛紛對於少數有著強大消費能力,卻經常不堅守公共環境的中國遊客十分厭惡,因為他們時常看不慣我們部分遊客時常捨不得花一些錢購買他們最喜歡的美食,他們倒寧願吃著泡麵住在五星級酒店裡。或者不參觀他們的名勝古蹟、人文景點等,而是瘋狂都搶購他們的商品。這讓他們極端不理解這群人是否是來旅遊的,因此經常向政府提出反對,但當地政府自然是不肯放過這些來自東方的大肥羊的。於是乎這種問題實在是解決不了。
但最近,另外少數中國旅客的行為卻又讓他們感到非常疑惑,因為這群人與他們中國土豪實在差異太大了,例如這批在澳洲乞討的中國遊客。還有紐約、倫敦街頭偶爾看見的乞討的中國老年人們。
哈哈,其實這樣的事情也是出現過的。14年曾被稱為紐約一景——少數中國和尚、尼姑遞上吉祥符要求捐獻。還有被新聞指出在巴黎、倫敦乞討的個別中國大爺、大娘團們。那麼這些外國人們就實在納悶了,這些中國遊客到底是貧是富!
其實外國人們永遠不會理解,所有出國旅遊的大部分購物者其實和這些乞討者都是差不多的。這種亂狀在於無非是一些人有錢,一些人沒錢而已。那些有錢出去購物的,大部分在最前面十幾年前其實都差不多窮,無非是突然暴富了,必須通過一波奢侈品來證明一下自己。而其實大部分中國人其實是沒錢的,其中一些就想到了掙錢,甚至採用了這種手段。
各位知道在這些已開發國家的街頭,他們一天可以掙到多少錢嗎?這批墨爾本中國職業乞討人日均400澳元,約人民幣2800元,可能是中國許多人的一個月工資,在倫敦、巴黎幾乎在人民幣3000到3500左右。這麼高的利益,這些人也就拉下臉幹著這些事咯。
其實他們和那些拚命通過購買奢侈品來證明自己的土豪們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那些土豪真的手段比他們乾淨嗎?少數個別攜情婦的貪官因為歐洲游、美國游被暴露出來,少數富豪子女、明星在國外瘋狂炫富,然後回國來賺錢。無非是這些乞討者更沒有路子,也更手段直接了些罷了。
其實這些老外如果不知道如何對待這些中國職業乞討者不妨學學那些前去花費的大土豪就行了。你們仔細看著,當個別中國土豪們從這些職業乞討者邊上路過時,他們是否會因為這些人是自己的同胞而捐上一分錢!他們冰冷的眼神恐怕會更令你窒息!他們是如此的聰明。
對此只怕個別外媒又要就此論中國人的素養低了,我只想說你們實在是誤解了,得了吧。反正我們是不可能像他們一樣揮金如土,也不會如他們一般跪在外國人的腳下。所以就別讓我們背什麼鍋了,因為我們根本負擔不起一筆出國的飛機票。哈哈哈。不提也罷。(1796字)
文|藍蟻(湖北黃岡團風人,文藝男青年,經濟系畢業,蘇白傳媒旗下昆德拉傳媒編輯部助理編輯。)
審讀:蘇白傳媒 編審 蘇白
運營:昆德拉傳媒 小航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點評:土豪和乞丐都是國人的少數和極端,大多數人中產、溫飽、小康。新聞嘛,就喜歡吸引眼球,報道非常規的,不是常態。常態不叫新聞,所以,過好自己日子罷了,看看人家不一樣的生活,炫富也好,要飯也好,都是極其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