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到底還剩下多少家唱片店?

2019-10-09   武漢三鎮吃喝玩樂

有人說8090後是很幸運的一代,才活了二三十歲,我們就一起見證了澳門和香港的回歸,我們就不知不覺間跨過了一場千禧年,我們看著中國有了屬於自己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向宇宙,我們見證了北京奧運會,直到今日,祖國也70歲了。

我們見證了無數在時間的長河中插上了標杆的歷史,但是潮浪相擁,誕生也意味著消亡。

斑馬君突然想到在不久的曾經,QQ音樂,蝦米,網易雲都還沒有出現,那個時代的音樂都需要用唱片機來發聲,大街小巷走兩步就能看到一家CD店。

爸媽年輕的時候在街角買鄧麗君王菲和張國榮,到了我們年輕的時候陳奕迅和周杰倫開始塞滿書包。唱片機被縮小成walkman,兒時的黃昏插著耳機走在街上耀武揚威,自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王。

光陰似箭,音樂載體更迭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年少時街角的影音店也在慢慢消失不見,流轉整個武漢我們想再去找找那些需要插入才能播放的老唱片。

「每一次旅行

都會帶走一些聲音」

入了秋的漢陽造看起來比夏天的時候柔軟了很多。綠瓦紅磚,小徑通幽。

一陣秋風吹過去,沿街走過去都是咯吱咯吱的枯葉破碎聲,黑膠星球藏在漢陽造的深處,門口花園裡的桌椅被露水和枯葉圍繞,看起來像個小宇宙。門頭上的黑膠星球還伴隨著「孩子一樣」四個字。

推門進入,唱片機緩慢旋轉,放著輕柔的jazz,黑膠唱片分門別類的陳列著,RAP,R&B,FUSHION,OPERA,ROCK,POP,OST.基本上你想找到的音樂在這裡都有所涉獵,這家店被人稱做是武漢最全的黑膠基地。

我們摸索著遇見了Lana Del Ray,看到了坂本龍一,碰到了躲在側面書架里的蔡琴。所有的認識的不認識的聲音都被錄刻在一張一張的黑色膠片里,給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這些黑暗的,憂傷的,溫柔的聲音都在同一間通透的屋子裡等待有緣人。

去的時候不湊巧,老闆並不在店裡,和咖啡師聊天得知這家店只是老闆的副業,開了兩年有餘,真正的工作是一家廣告公司,黑膠只是出於愛好,這些唱片大部分都是老闆外出旅行在沿途搜刮而來的,美國,歐洲,日本,走到哪兒唱片就會買到哪兒。

除了唱片外,店內也有在販售唱片機和一些周邊,手工本和明信片。最讓人心動的還是咖啡和啤酒。坐在被音樂包圍的環境中,和好朋友們低聲輕談,迎面陽光灑在臉上,秋後最溫暖的時光用音樂和咖啡豢養。

「我真真正正在拿唱片

當事業」

小宋在武漢占據著CD界的龍頭,漢街文華書店三樓早都變成了文青們的打卡點,第二家店在今年中秋的時候低調落戶光谷書城。

小宋的CD鋪不同於黑膠星球,對於記憶中音樂載體的搜集相對來說更加全面,從磁帶到CD再到黑膠片,每個時代聲音的流浪和傳續都在這邊展開綿延。一整面牆的山口百惠黑膠碟,和隔壁成排成排的張國榮梅艷芳,都在向我們訴說那個年代的美好芳華。

在光谷新開的那家店裡,過去的時候小宋剛好在清理剛淘來的二手CD,每一張上面的霉垢都需要小心翼翼的處理,用清水和紙巾認真的沿著紋理擦拭,然後再靜置放干。做著手頭的工作嘴也沒停下來。

「我40來歲,在武漢已經待了21年了,比我在廣東呆的時間還長。20歲就到武漢來做這方面的工作了,2000年左右店子開在武大附近。

那時候的唱片行業多火啊,每天都有大把大把的學生過來等著拿林俊傑周杰倫和蔡依林,再往後走陳奕迅也起來了,聖誕節的時候整條街都是他在唱merry Christmas,lonely Christmas。CD那時候可以是情人節的禮物,可以是聖誕節的禮物,也可以是生日禮物。」

「現在音樂媒介發展起來了,什麼都能用手機解決。網易雲沒有的就去蝦米,蝦米要是也沒有那就去QQ,反正手指頭在螢幕上划來划去總能得到你想要的。

聽CD和黑膠的人越來越少了,現在家庭里甚至連可以播放這些東西的機器都沒了。賣來賣去還是在等那些有情懷,注重品質的人。其他幾家店唱片其實都是副業,我是真真正正拿著這個在當事業在做,我等著賣唱片來交房租。雖然他們的存在越來越少,但是總有人會需要。

「回憶很美好

可是沒人想帶他們回家」

我們繞來繞去,最後在前進路聯繫到了一家躲在電腦城中的小店。店鋪沒有名字,只知道店主姓龔。

不大的空間內擺滿了各種碟機,唱片機和碟片。便宜的機器幾百,貴的則要上萬。

唱片種類也十分繁複。張國榮和披頭士並肩齊坐,麥可傑克遜站在高處露出比臉白了八個度的牙齒在微笑。

店內的機器和唱片都是龔老闆這麼多年來四處淘來的二手好貨,但是時間流逝,原來被當作寶貝的珍藏現在被放在紙箱裡10塊錢一張廉價甩賣。

雖然市場不景氣,但是店鋪還被熱心的發燒友上傳到youtube過。做這些事情純粹是因為熱愛,不關於營收,只是為了不斷發燒的熱愛。

曇華林的拾間書局中有一整面牆上都擺滿了各種唱片。唱片看起來都有了年紀,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美音樂配色大膽又自由。



但是說白了這面牆也只是一場擺設。主要的營業還是來源於書籍,他們和任意一面手繪牆一樣在充當著失色的背景。

人們會駐足留影,會看著這些不認識的歌手嘖嘖稱奇,會對那個年代的靡靡之音產生幻想和憧憬,可是沒有人會想把他們帶回家。

///

現在的筆記本為了輕便早都取消了光碟機,家庭影院連接網絡,碟機放在機頂盒下面黯然生灰。

連帶著唱片產業也在原地踏步以至於向後退,我們在整個武漢轉來轉去也只找到了這幾家,其他的更多都在歇業,或者已經停業。

再其餘的倖存也逐漸和其他的產業緩慢融合變成書店變成咖啡店,主流退而其後,成為襯托和擺設。

這個時代在飛快地向前邁步,太多的東西都在成為負擔被丟棄,新的來舊的去,武漢已經不剩幾家唱片店了。

我們留不住他們,那就抓緊時間記住他們吧。

編 輯 三十六

攝 影 大野喵

排 版 大 C 來源 go斑馬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