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官為何走進全美最支持特朗普的城市?

2019-07-25   直新聞

文/張sinan

近日,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錢進拜訪了俄亥俄州代頓市的「全天最新新聞聚焦」(Dayton 247 Now Newsroom)欄目組。錢進和欄目組成員討論了代頓市在中美經濟關係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錢進(左一)

對中國民眾而言,代頓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美國內陸城市。但對於中國外交官而言,到代頓與當地媒體的面對面交流,並不是一個隨意的選擇。

代頓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標籤:

在一些美國媒體的描述中,如今的代頓是一座糟糕的城市,在這座城市裡,每3人中有一人陷於貧困,每7人里有一人失業。代頓每年死於過量吸食毒品的人數超過上萬,甚至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一人有毒癮。

代頓的人口在過去50年間減少了一半,有些美國媒體甚至這樣認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也沒有未來。」


而除了糟糕的現狀,代頓的另一個標籤,是美國最支持特朗普的城市之一,「讓美國再次偉大」也成為了代頓人恢復有尊嚴生活的希望。

一、這個城市,一蹶不振

要了解代頓的今天,我們首先要了解代頓的過去。

代頓是萊特兄弟的故鄉,1905年,世界上第一架實用固定翼飛機「飛行者三號」正是在代頓市郊的霍夫曼農場實現了首次長距離飛行。但這座城市過往的輝煌不止於此,它曾被譽為「製造業的矽谷」,是美國航空、汽車等領域的發明中心。20世紀初,代頓擁有全美最多的發明專利。

飛行者三號

1911年,汽車引擎電動啟動裝置在代頓誕生。1920年,通用汽車公司在代頓設立第一個研發部門,隨後還在該市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生產線和大量配套工廠,代頓也被人稱為「通用汽車之城」。

二戰期間,代頓甚至參與了開發核武器的「曼哈頓項目」,負責研製生產引爆原子彈的「中子源」。這裡一度成為全美最先進的製造業重鎮,為美軍生產了包括轟炸機在內的各式裝備。

製造業的繁盛推動了代頓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26萬左右的代頓最多時有近8萬個高薪工作崗位,成為全美最具經濟活力的城市之一。


代頓(攝於1968年)

代頓的發展勢頭在上世紀70年代之後逐漸走向衰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尋求壓低人力成本的華爾街資本家開始將工廠向海外遷移。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允許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墨西哥投資建廠,更是給了代頓沉重一擊。

2008年聖誕節前,通用汽車公司宣布,代頓平均35美元的高昂時薪已經嚴重拉低了美國汽車工業的全球競爭力,因而決定關閉在當地的生產基地。次年,在代頓經營了124年的世界五百強電子產品生產商NCR公司也遷出該地。在同期席捲全美的金融危機之下,代頓崩潰。

至今仍未恢復。

公開數據顯示,全美人口貧困率是13.4%,而代頓達到34.5%;全美失業率為3.9%,在代頓這一數字則高達13.3%。美國PBS電視台在紀錄片《落後的美國》中形容:製造業撤離後,醫療、教育等服務業也離開了代頓,當地居民從此陷入「人間地獄」。

二、美國的社會治理?失敗!

代頓的悲劇事實上遍布美國中部地區,這片土地也被稱為「鐵鏽帶」。就像生鏽的機器一樣,美國傳統的製造業無法適應全球化經濟的競爭,逐漸被淘汰。

但這一淘汰反映的是美國的衰落麼?

恰恰相反,美國傳統製造業的衰落就像蛇蛻皮一樣,以局部的陣痛換來美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這也就是所謂的「經濟結構轉型」,讓更多的美國人從工廠中解放,轉身投入到美國在全球競爭中更具優勢,同時回報也更豐厚的第三產業。



這一過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本應帶來美國社會財富的整體上升,但以代頓人為代表的美國民眾卻大範圍由中產階級返貧。事實上,這並非全球化經濟的失敗,而是美國社會治理的失敗。

這種社會治理的失敗甚至是美國執政者有意而為之。矽谷的新貴和華爾街的巨頭將製造業外包,以此壓低生產成本並攫取巨額財富後,卻拒絕與美國大眾分享這一財富。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在基礎設施、公共運輸、醫療、教育、住房等領域嚴重缺乏投資,而有限的投資也高度集中在少數沿海大城市。

其結果就是,美國中部地區在製造業衰落的同時卻無法得到相應的經濟結構調整,陣痛之後卻不見發展。美國從未衰落,只不過繁榮由少數人所享有。當舊金山在建設富豪私人飛機通勤網絡之時,美國的諸多地區歷時數十年仍無法落實高速鐵路建設。

隨著犧牲者越來越多,代頓人和其他「鐵鏽帶」的居民也開始藉由選票宣洩自己的怒火。2016年,共和黨在代頓地區以壓倒性優勢獲得勝利。此前28年里,代頓一直都是民主黨的票倉。在當年的選舉中,特朗普實際上是被放棄民主黨的中部選民抬進了白宮。

換言之,撐起「讓美國再次偉大」這面旗幟的與其說是特朗普的政治魅力,不如說是大量美國人民深深的絕望。

三、全球化「以德報怨」

代頓人可以說是在這個扭曲的時代里,最支持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的人群之一。然而特朗普並沒有給代頓人一個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案,他只是迎合了民眾的絕望情緒,向他們灌輸「是經濟全球化奪走了你們的工作與未來」。

問題是,代頓困境的根源不在於任何其他國家,而是美國社會內部嚴重的財富分配失衡。當美國企業在新興經濟體享用低廉的用工成本,並賺得盆滿缽滿時;無論是資本家還是美國政府都沒有想到,應該在這些收益中,撥出一部分資源讓代頓的工人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特朗普和他的謊言

實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對代頓人而言,根本毫無用處。即便高關稅能挫敗外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本國製造業也不會全面回歸「鐵鏽帶」地區,長期的去工業化已經讓美國中部地區失去了足夠的熟練工人,而沒有工人根本無法復興製造業。貿易保護主義之下,代頓人唯一「得到」的,只有因進口市場被擾亂而提高的生活成本。

代頓人恐怕從來沒有想到,給他們的城市再次帶來復興希望的,正是他們曾經埋怨,甚至仇視的經濟全球化。2014年,中資企業福耀玻璃集團開始在代頓建設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單體工廠,先後投入5億美元,收購了此前通用汽車公司在當地的生產場地。2016年10月,工廠正式落成投產,並僱傭了數千名代頓人。

重整旗鼓並不容易,也並非所有人都願意用善意的眼光看事情。美媒多有抱怨福耀提供的工資太低,還不到之前通用生產線的一半。對此,福耀董事長曹德旺回應稱,「你說福耀工人的工資低是同誰比?同華爾街比,還是同中國比,跟日本比?」他說,「美國工人的工資比日本高一倍,是中國工人的六倍,是墨西哥工人的三倍,但還不到華爾街的零頭。老通用的員工對我們非常感激,因為他們又有工作了。我們來了,讓他們重新工作。他們很開心」。



與福耀廠房一河之隔,是一個救濟中心,每天這裡都有長長的隊伍等待領取救濟食品。但外界注意到,隊伍中,看不到福耀的美國工人和其家屬。

四、中國不是威脅,是機遇

在與代頓市的「全天最新新聞聚焦」(Dayton 247 Now Newsroom)欄目組進行討論時,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副總領事錢進說了這樣的幾句話:

「如果貿易戰不可避免,我們也別無選擇;但我們並不想打貿易戰。」

「貿易戰一定會產生負面影響,而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通過對話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想告訴我們的美國朋友,就未來而言,中國不是一個威脅,而是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