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有一個天才級的造假大師。
他曾用造假的方式臨摹了300多幅世界名畫,讓藝術圈間接損失了5個億。
有些假作甚至還被世界上一些有聲望的畫廊著重收藏和拍賣。
他就像隱藏在名畫背後的操盤手,
用自己一筆一划臨摹出來的作品騙過了整個世界,
被稱為藝術圈的「世紀騙子」。
而當他的傳奇人生被拍成紀錄片後,
竟然還入圍了「德國奧斯卡」的蘿拉獎。
他就是,讓無數藝術收藏者和畫廊老闆恨得牙痒痒的世界級造假大師——
沃夫岡·貝特萊奇(Wolfgang Beltracchi)
從學過美術,卻有著驚人的繪畫天賦,
耍得世界上所謂的鑑定大師團團轉。
對於沃夫岡·貝特萊奇,美國《名利場》雜誌的評價是——
一個自稱德國嬉皮士的人,完成了世界藝術史上最偉大、最賺錢的騙局。
沃夫岡·貝特萊奇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不羈放縱愛自由的騷年。
而他會作畫基因,似乎就源自於他老爹。
沃夫岡·貝特萊奇的老爸本身就是一位專門為教堂修複壁畫的畫匠,偶爾靠臨摹一些假畫出去賣錢,賺點生活補貼。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
他從小到大就開始展現出自己驚人的繪畫天賦————
在14歲那年,他第一次獨立製作完成對畢卡索名作《母與子》的臨摹。
17歲那年,激昂青春,準備放飛自我的沃夫岡準備來場轟轟烈烈的環球旅行,
可貧窮,限制了他的出行。
為了屯錢出去嗨,沃夫岡開始在街頭擺攤賣自己的作品。
可他漸漸發現,
即使你的畫再好,大多人還是更傾向與一些有名氣作家的畫,
一些買家畫大價錢買畫其實並不只欣賞,更多是為了——裝逼。
想到這,沃夫岡腦瓜靈光一現:
還賣個錘子,臨摹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啊!
當然了,一開始的沃夫岡靠自己臨摹的作品拿去賣錢,
錢不多但生活足夠富餘,一直持續了20年。
直到因為一個女人,沃夫岡走上了真正的「封神之路」。
1992年,沃夫岡遇到了海琳·加爾各斯,
也就是他後來的妻子。
海琳利用自己的渠道打通了上流社會人脈資源,忽悠到了一些真正的上流買家;
而沃夫岡則更加苦練技術,力求做出更精湛的假畫。
從此,這對騙子鴛鴦,一個演技派,一個實力派,
把歐洲藝術界玩弄得暈頭轉向。
妻子忽悠人的手段分為兩種:
一是,花式彩虹屁的吹捧,讓買家相信這幅畫是真的。
二是,處理好真畫所有的細節,讓畫作更逼真。
平時一旦有買家想看畫,
海琳都會把一些老照片拿出來曬,然後對買家說,
這些畫都是家裡的祖傳之寶,可是當初我祖父從納粹手裡搶救下來的藝術品,現在都還掛在家裡....
當然了,照片肯定是假的。
穿幾件復古衣服,帶個頭套,化點妝往椅子上一坐,沖刷出老照片的樣子就行了。
但就是這個套路,竟然還真讓很多買家相信了....
光說不練假把式,如果作品不夠真還是會被識破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佩服沃夫岡這個超級天才了。
別人做假畫,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像」字。
但沃夫岡和那些謠言賤貨不一樣,人家覺得這只是他自己最低的要求。
不僅要像,還要百分百的還原原作細節,比如顏料特點、油彩的乾燥程度、畫作的灰塵,甚至連畫的氣味都要模仿!
整個過程,精確到無懈可擊!
成品後,還需用X光、電子顯微鏡等方式鑑定細節是否處理完美,
畫質是否符合創作的年代,在用煙來熏畫,撒上一些灰塵,
就大功告成!坐等收錢!
憑藉著嚴謹縝密的造假流程,還有無出其右的繪畫天賦,
1970年到2010年間,他們用300多幅偽作,讓整個藝術圈損失將近5億人民幣。
直到2008年,他偽造本東克的《紅馬肖像》被送去檢驗,
被檢測出使用了一種含有鈦白和酞菁染料的顏料才東窗事發。
因為鈦白顏料是在1916年才出現,
而這幅畫卻是1914年的作品,而且賣出了300萬歐元的價格...
這個時候,藝術史上最大的偽作案,
才被人所知曉。
結果可想而知,對於藝術圈來說,這不亞於一場史詩級地震。
因為他的畫幾乎從沒被任何專家識破過,
而這次的露馬腳,僅僅也只是因這次他調色時因為懶而沒換顏料的緣故....
他們絕望地說:
「以後如果你想知道手裡的畫是真的還是沃爾夫岡畫的,只能去問死去的藝術家本人了。」
後來沃夫岡被抓起來關了幾年,
出獄之後,人們問他:「知道自己錯了嗎?」
他依舊狡黠又自信:
「是的,我錯了,我不應該懶惰直接用顏料管里的鈦白。」
如今的夫妻倆早已金盆洗手,他們回到自己長大的小鎮,
創辦自己的畫展,出售自己的作品。
妻子梅林說,
他們不會再作偽畫了,創意和守法一樣能賺錢養家。
而他的人生,正如他在紀錄片里說的那樣,
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自己這樣做不對,
但世俗和慾望總會讓他對自己的行為的找藉口,
比如,再畫兩幅就收手,
結果,才讓皇宮變成了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