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民窟擦鞋童到球王貝利,即便不是球迷,也會喜歡這部傳記電影

2019-11-12     家裡蹲看電士

《傳奇的誕生》是2016年的傳記電影,因為是美國公司拍攝製作的,所以即便場景設置在巴西,仍然是英語對白為主。

主角是球王貝利,講述的是他從貧民窟的擦鞋童到足球明星的勵志歷程。

​即便不是球迷,也聽過貝利這個名字。即便不喜歡足球,也會愛上這部電影。

將一個傳奇人物的一生薈萃成107分鐘的精華,童年、夢想、追求、堅持、挫敗、成功全在此,怎麼會不被感染呢。

​貝利的爸爸也是一名足球運動員,但他沒能成名,也沒能因為踢球賺到錢。所以貝利的媽媽是反對貝利踢球的,認為沒出息。

但貝利可能是遺傳了爸爸吧,他從小酷愛足球,還組成了足球小隊。這群赤腳的貧民窟孩子們,用自己的一腔熱忱在追逐著這個足球。

也可能是夢想的傳承,爸爸對貝利踢球這件事很支持。在貝利被職業足球隊相中的時候,還送了一件印有他名字的球衣。

說起球衣,也很有意思。上面印著的「貝利」是綽號,貝利本人並不喜歡。他的原名是埃德森.阿蘭特斯.多.納西門托。

「貝利」有嬰兒男子自語的意思。是其他孩子嘲笑貝利起的,沒想到此後,貝利將是個紅遍全球的名字。

而爸爸的用意是讓貝利完全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和過去,也算是一種激勵。

貝利不負眾望,第一次參加世界盃就帶著巴西取得了冠軍。貝利不再是貧民窟那個被嘲笑的孩子,他是球王,他是傳奇。

然而,貝利的經歷並非一帆風順。他的民間踢球方法與球場規矩有點格格不入,這讓貝利不適應,讓教練也很頭疼。這也是電影好看的地方,有衝突,再解決,這也是勵志電影一貫的套路。

整體來講,《傳奇的誕生》是一部很連貫的電影。

對於球迷來說,這麼好的故事卻有點浪費。但作為門外漢來說,電影做到了民族自豪感、集體榮譽感和享受足球的快感。

角度的切換,倒掛金鉤的慢鏡頭,電影於歷史影像的重合。無不給傳記電影帶來更多的實感,和更打動人心的情感。

而且貝利在電影中也客串了角色,這樣的電影則顯得更加完整。

出生在巴西的貧民窟,踢球真的可能改變命運。即便不能像貝利那樣成為球王,也可能是效力於某俱樂部的成員。亦或者,只是愛好足球的那份初心,讓人變得更加勇敢。

平淡的生活容易讓人失去激情和鬥志,這種時候非常需要這種熱血的勵志故事來刺激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JcnY24BMH2_cNUgJMn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