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浪費孩子宅在家的機會,媽媽做好這件事,孩子開學大變樣

2020-02-14     柏柏育兒漫畫

想著一個多月前,媽媽們每天早上就要當唐僧,不停地催促孩子起床、吃飯、上學,現在好了,啥也不用催,反正有大把時間給你耗。

對,既然有時間,何不趁機培養孩子獨立性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呢?

為什麼說這是最佳時機?

因為平日裡媽媽總是擔心孩子來不及,拼了命地催促,催促無效後直接上手幫孩子做,幫孩子穿衣服、喂孩子吃飯、抱著孩子下樓衝到幼兒園……我們一面抱怨著孩子啥都不會,一面不給孩子時間和機會自主鍛鍊學習。這孩子也很無奈啊!

媽媽會說:「沒有時間給他學啊,這等他褲子穿好,估計幼兒園都關門了。」

正是因為媽媽們有這種心態,才導致孩子一時不學一時爽,一直不學一直懶。

恰好這段時間哪也不能去,也不心急,那就讓孩子慢慢學,等疫情結束,孩子自然也熟能生巧,啥也會了。

一、明確要讓孩子學什麼。

如果你想要孩子提高自己的獨立能力,比如,自己洗臉、刷牙、穿衣服、穿褲子等等,那從你定下這個規矩時,就讓孩子自己穿。如果孩子鬧著不肯,沒關係,你一點都不趕時間,和孩子慢慢耗吧。

二、既然開始,就別輕易結束。

萬事開頭難,有的媽媽今天告訴孩子:「從今天起,你得自己吃飯。」明天就啪啪打臉,這樣再給你一年的時間孩子都懶得自己吃飯。古有「南門立木」的典故,就是說凡事都得講個信用。所以,在開始前,就得想好要培養孩子哪些東西。

三、制定可行性計劃。

要改變孩子,肯定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也要依據孩子本身的實際情況來要求。不能規定三歲孩子能夠自己洗衣服,四歲孩子要自己洗碗。這相當於你自己畫了一個圈把自己圈死。所以,一定要制定可行性計劃,才能有延續性地開展。

四、同樣要求自己。

自律即自由,你自己也知道要改變過去不良的習慣很難,那麼你就應該和孩子一起做出改變,總不能你自己睡到中午十二點,讓孩子早睡早起吧;也不能要求孩子在家也要多做運動,完了你自個兒躺在沙發三小時一動不動,別說讓孩子堅持了,恐怕之後你在孩子心中的權威都蕩然無存了。

五、和家人商定一致。

當然,在家閒著的人可不止你和孩子,也有可能老人家。老人家閒在家沒事幹,巴不得把孩子的大事小事全部包辦。搞得孩子也很無奈,「姥姥非要幫我的,我也沒辦法啊!」所以,一定要全家人達成共識,並且統一實施,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9XMRHABgx9BqZZIGv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