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亳州藍圖已繪就!

2020-03-20   亳州發布

3月19日上午,亳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劃(2020—2030年)》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修薇主持發布會

市政府副市長曹振萍作新聞發布

經安徽省政府常務會研究同意,2020年1月13日,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了《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劃(2020—2030年)》。《規劃》立足亳州實際,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通過科學謀劃發展戰略與目標、優化產業功能與布局、明確產業發展路徑與支撐服務體系、策劃重點工程與支撐項目、設定保障措施等,為未來10年我市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提供了遵循指導。藍圖已經繪就,關鍵是如何落實。

今天在這裡舉行新聞發布會,希望通過對《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劃(2020—2030年)》的解讀,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的建設內容、任務目標、路徑方向等,以期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宣傳亳州、推介亳州,推動《規劃》各項建設任務有力有序得到落實。

一、規劃編制經過充分論證,是一部廣聚眾智的規劃

2017年1月,省長李國英在參加省十二屆人大七次會議亳州代表團審議時,針對亳州中醫藥產業的資源優勢、發展態勢、轉型趨勢,提出「圍繞有形市場、無形市場、期貨市場、發布指數、舉辦全世界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中醫藥大會、設立中醫藥的最高獎項、設立研發基金、指導農民由糧農變成藥農等8個方面重點任務,支持亳州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中醫藥之都」,賦予了亳州中醫藥產業發展新的歷史使命。這個目標的提出,綜合考慮了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影響及發展趨勢,也結合了亳州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實際,既是推動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產業、中醫藥事業全面融合創新發展的需要,也是打造「健康中國」戰略支點城市的具體舉措,對推動亳州中醫藥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發展,滿足人類對中醫藥產品和健康服務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為讓「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更具有前瞻性和系統性,亳州市委市政府從2017年即組織了專業團隊,啟動了《規劃》的起草工作,經前期充分調研論證、廣泛收集資料、認真遴選項目、反覆討論修改後,形成了《規劃》初稿。初稿形成後,分別徵求了科技部、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國家部委的意見和省發展改革委、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中醫藥管理局等省直單位意見,並先後在北京市、合肥市邀請陳凱先院士、張伯禮院士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進行評審指導;同時,還多次徵求了市內外知名藥業企業,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直單位對《規劃》及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規劃》編制期間多次修改、數易其稿,在2019年先後經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後,於今年1月正式印發實施。可以說,《規劃》彙集了廣大專家學者、廣大藥商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智慧和付出,是一部目標科學、支撐有力、體系完善的專項規劃,也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市中醫藥產業發展的行動指南。

二、規劃立足產業基礎,是一部符合發展實際的規劃

亳州是聞名遐邇的「中華藥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產業基礎,自1800年前神醫華佗開闢第一塊藥圃伊始,亳州中藥材種植、加工、經營薪火相傳、經久不衰。改革開放後,已發展成為我市富民強市的首位度產業。2019年,我市中醫藥產業年產值突破1150億元、種植面積突破120萬畝、年飲片生產能力超100萬噸,通過GMP認證企業190家,已建成或在建、續建成藥生產線企業68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配方顆粒試點研究、藥品品種轉讓、破壁飲片均取得突破進展;成功創建獲批國家級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省級配方顆粒生產基地、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首批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遊目的地等,是全國最大的中藥材貿易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中藥材提取物加工生產基地、中藥材規模化種植基地。

在此基礎上,下一步要實現從「中華藥都」到「世界中醫藥之都」的轉變,「世界中醫藥之都」起碼要是以實現中醫藥產業和地區經濟社會整體性、引領性和輻射性發展為目標,在中醫藥產業領域具有集中度高、產業規模大、配套協作好、發展潛力足、政策支撐強等特徵,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品牌塑造、文化建設等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能充分體現中醫藥產業特色,實現國際化、集約化發展的城市。對照這個目標,雖然我市目前中醫藥產業發展呈現出規模穩步提升、潛力加速釋放、鏈條愈發完整的良好態勢,但距離輻射全球,實現中醫藥產業的現代化、國際化仍存在很大差距,這就需要我們結合亳州實際,找准差距、鎖定目標、明確措施,按照先近後遠的路徑,以《規劃》來引領各項目標實現。

所以,《規劃》立足於亳州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歷史傳承、厚重文化、資源稟賦和產業集聚等優勢,同時聚焦結構層次不優、創新要素匱乏、中醫服務滯後、文化載體不強等短板瓶頸,提出了從中醫藥製造中心、創新中心、品牌中心、文化中心四個維度,來統籌推動現代中醫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創新供應鏈;並明確了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醫藥貿易、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旅遊、中醫藥延伸產業六位一體的六大產業發展路徑,和科技創新、人才建設、行業標準、質量保障、信息化服務、交通物流、投融資七位一體的七大支撐服務體系,以及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新業態體系,做精做優中藥飲片、做大做強中成藥、加快發展提取物和配方顆粒、做專中藥延伸產品,升級中醫藥商品貿易市場、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培育中醫藥文化與產品品牌等20項重點工作任務,既有對「中華藥都」的內涵延伸、外延拓展,也明確了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的路徑方向。

三、規劃緊扣發展形勢,是一部引領傳承創新的規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對中醫藥振興發展進行了系統闡述和全面部署,指出「中醫藥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並在國家層面上先後出台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法》《藥品管理法》《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法規文件,構成了新時代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理論思想體系和法規政策體系,為我們編制《規劃》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我們推動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指明了路徑方向。

《規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及系列法規文件精神,分使命與現實、戰略與目標、功能與布局、產業與重點、支撐與服務、工程與項目、組織與實施等7大板塊、約12萬字。《規劃》分三階段有序推進實施。即2020年是研究謀劃階段,在這一階段中藥產業、中醫醫療、中醫藥文化旅遊三大體系基本建立;2021―2025年是潛能釋放階段,在這一階段全面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構建行之有效的行業標準、質量追溯、誠信體系;2026―2030年是優勢展現階段,在這一階段深入推進中醫藥標準化與國際化進程,全力建設中醫藥海外文化和產業中心,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各領域全面協調發展,「世界中醫藥之都」初具國際影響力。《規劃》明確了「54321」的戰略定位。即堅持創新驅動、產業融合、開放合作、質量提升、品牌帶動「五大戰略」,加快建設全球中醫藥貿易、中醫藥產品製造、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傳承「四大中心」,強化中醫藥文化、資源、市場「三大優勢」,彰顯天下道源、華佗故里「兩大名片」,力爭早日把亳州市建設成一個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品牌塑造、文化建設等方面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充分體現中醫藥特點,符合集約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的「世界中醫藥之都」。《規劃》提出打造「一核一帶三中心」。一核」指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核心區,即以亳州市中心城區、安徽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徽亳州譙城經濟開發區、亳州蕪湖現代產業園區為主體,打造涵蓋中醫藥產品製造、貿易、文化傳承、健康服務、科研教育五大主要板塊的中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核心區。「一帶」指沿渦河綠色中藥材種植及觀光旅遊經濟帶,主要發展以道地中藥材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養殖、種藥繁育等中藥農業,融合發展生態觀光旅遊業;「三中心」指未來中醫藥產業拓展中心,即渦陽中醫藥產業副中心、蒙城中醫藥產業輔中心、利辛中醫藥產業輔中心,重點承接核心區產業功能外溢,實現亳州中醫藥產業全面協調與相對均衡發展。《規劃》謀劃了7大領域21項重點工程。根據亳州市中醫藥產業總體發展的需求,圍繞建設「四大中心」和強化「三大優勢」,著力實施中藥農業、中醫藥製造業、中醫藥貿易、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旅遊、中醫藥科技創新、中醫藥人才建設等7大領域21項綜合實力提升的重點工程,為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提升產業發展動力、激發市場發展活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規劃》涵蓋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既有「立足亳州、面向世界」的戰略眼光,也有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發展的具體舉措,更有承載「之都」建設的功能提升,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發展重要論述精神以及系列法規文件精神的具體貫徹落實,描繪了我市打造「健康中國」戰略支點城市的宏偉藍圖。

四、規劃目標設置科學,是一部堅持實事求是的規劃

「世界中醫藥之都」絕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人的為之努力,需要一年年的為之奮鬥。因此,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十分注重任務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堅持用數字說話、用項目支撐,結合亳州中醫藥發展實際,科學謀劃設定了年度目標,階段性目標、總體目標。計劃到2020年,力爭實現中醫藥製造業年總產值500億元、中醫藥年度貿易總額1000億元、中醫藥產業總體規模超過1100億元的目標;到2025年,實現中醫藥產業總體規模超過2000億元;到2030年,力爭實現中醫藥製造業年總產值2000億元、中醫藥年度貿易總額2500億元,中醫藥產業總體規模突破3500億元的目標,「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初具成效。

為保障《規劃》組織實施,促進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實現,在完善七大支撐服務體系的基礎上,我市著力加強項目支撐,建立了「世界中醫藥之都」項目庫,共有入庫項目340個(其中建設類項目336個),總投資估算約2405.9億元;成立了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省、市推進領導小組,督查指導和協調調度《規劃》任務落實和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工作。今年,我市還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規劃》既定目標,按照實化、量化、細化、具體化,可比較、可檢驗、可考核「四化三可」的要求,將年度任務細化分解為14個板塊110條任務,並明確了責任單位、牽頭領導、完成時限等,目前各項工作均在有序推進中。

--End--

文圖:汝平 編輯:張珍

審校:丁靜 審核:鄧傳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