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
加鹽 | 文
前幾天,一部國產動畫的第二十八集開播。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網友們卻開啟了懷古傷今的感慨模式。
「你知道嗎?看第二十七集的時候,我還是個懵懂的少年,現在二十八集出來了,我已經成了幾個孩子的媽。」
「二十七集播出時,我曾決定在下一集公布的時候結婚。萬萬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兩年。」
對於如何觀看這時隔兩年,顯得彌足珍貴的最新一集,大家各有姿勢。
有人覺得沐浴更衣,焚香沏茶的隆重儀式感必須有,才對得起這兩年的等待。
還有不少人表示要把之前全部的二十七集再看一遍,以保證體驗的完整。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幾個月,但此情此景,我想對粉絲們來說和過年也沒啥兩樣,就差放鞭炮慶祝了。
這部令不少觀眾魂牽夢縈多年,忍不住調侃的作品,便是《羅小黑戰記》。
「穩定」、「高質」、「治癒」、「年更番」,都是這些年網友給《羅小黑戰記》的標籤。
這隻萌萌的小黑貓,如今已然滲透到了網絡文化的很多角落。
從動畫到表情包,再到遊戲和如今的劇場版。即便你沒看過原作,也能在某次和朋友的聊天中,或是社區論壇里,見過這個可愛的黑色身影。
01
有趣的泡麵番
要追溯羅小黑的過去,得回到遙遠的八年前。
2011年3月份,《羅小黑戰記》正式開播,因為獨立製作事先沒宣傳,就是悄悄的在視頻網站上放出,所以剛開始大家沒怎麼關注。
那時候的國漫還處於模仿學習的階段,當年最具話題性的作品是耗資千萬的《魁拔》。不論畫風還是設定,在《魁拔》里都能找到不少日漫的影子。
反觀《羅小黑戰記》這邊,簡單的線條,Q版的人設,乍一看倒沒啥特別亮眼的地方。
不過當你真的看完了第一集,就能感受到創作者們優秀的實力。
這是一場女孩羅小白和所養寵物貓妖小黑的冒險之旅,也是一個探討妖精和人羈絆的故事。
這裡有清新明快的配色,不輸帶製作的分鏡,懸念感十足的開頭,不出戲的專業配音,很容易讓人沉浸進去。
而且泡麵番般的幾分鐘時長,減少了拖時間的橋段,將體驗濃縮起來,對觀眾來說負擔很小。
這些顯而易見的特點,使人對這部動畫有了好感。
作者木頭一開始想的是把《羅小黑戰記》做成單元劇的形式,每幾集一個小故事,用愛發電,賺錢不指望。
真要做不下去了,可以隨時斷掉,這樣起碼不會落個「挖坑不填」的惡名。
好在前兩集便聚攏了一批忠實的粉絲,不少人給予木頭積極的鼓勵,讓木頭有了將羅小黑做下去的動力。
為保證質量,作品的更新頻率很低,直到一年後的2012年才播出第三集。不過從這之後可以看出,木頭開始有意識的給《羅小黑戰記》加入更豐富的元素。
而這些新元素的加入,成了羅小黑逐漸被廣大觀眾所認知的起點。
02
有趣在哪?
估計大家都沒想到,原本給主人公羅小白和羅小黑配音的聲優山新,會以卡通形象出現在動畫中。
並且角色名就叫山新,像家裡養了只叫皇堡的貓、喜歡打WOW等現實人設也被繼承到動畫中來,給了觀眾一種打破次元壁的感覺。
順理成章,第三集還加入了一些玩家熟悉的場景,比如《我叫MT》里銀鱗胸甲,藍色品質,5g一件的梗。
第四集則出現了新的角色,人氣表情包「彼爾德」。現在大家可能更熟悉它的換臉版本,但早些時候,彼爾德原版表情包的傳播度也是非常廣的。
羅小黑在這集裡和彼爾德來了場格鬥遊戲般的PK,於是一張流傳很廣的gif圖便由此誕生了。
這種情節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正好主創們也樂意這麼玩。
還有操著東北口音的東百符,反差萌很討喜,順帶玩了諧音梗
之後羅小黑戰記的不少場景變成腦洞和玩梗的輪番表演。主創們通覽古今,緊跟時事熱點,塞入了大量有趣且不會違和的情節和彩蛋。
有些是玩家能get的,有些是動漫愛好者熟悉的。基本上看到彩蛋場景一晃而過,都會被主創們的無邊腦洞所逗笑。
沒錯 這也是羅小黑里的
對這群人來說,沒有什麼是不能「聯動」的。連同屬動漫行業的好朋友也變身卡通角色,成了故事重要的一部分。
就這樣,《羅小黑戰記》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每集時長不咋地,卻能有很大的信息量,同時不妨礙主線的發展。
像兩隻鳥的愛情小劇場這種有意思的轉場,便貫穿了很多集數的內容。
不過,光玩梗、玩彩蛋還不行,觀眾們喜歡這種形式是有其他因素影響的。
作為一部動畫片,《羅小黑戰記》首先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畫風,你可以說它畫風簡潔,但絕對不簡陋。作者木頭曾說過,每一集的絕大多數畫面都是一幀幀在Flash手繪出來的。
越簡單的線條構築,越考驗人物動作和表情的描繪功力。
厲害的是他們做到了。沒有繁複的線條和光影,就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樂,而張力十足、幀數拉滿的動作場景,想必也是主創們埋案苦畫的成果。
相比之下,同時期的一些動畫也是用Flash做的,不過電腦合成的痕跡很重,表情和動作就會讓人覺得僵硬。
最難能可貴的是,《羅小黑戰記》橫跨八年的歷程中,作畫崩壞的情況從未出現。不僅沒有崩過,場景複雜度和動作流暢度還跟著時間提上去了,
讓世界感受崩壞
除了畫面,《羅小黑戰記》的故事也體現了「簡約不簡單」的真理。人、仙、妖的中國傳統神話背景,沒啥理解門檻。
不同種族之間交流和衝突的大背景下,配合淺顯的敘事邏輯,看起來輕鬆又不失深度。觀眾會去思考角色之間的關係演變,會因為分別傷感,會因為重逢開心。
笑中透著治癒和感動,就是對《羅小黑戰記》最好的形容。
03
慢工出細活
出道八年,《羅小黑戰記》在觀眾中的口碑一直很好,豆瓣9.6分的成績堪稱國創第一,這是經過時間和觀眾檢驗的。
雖然它的優點很多、很明顯,但缺點也一樣突出,就是更得太慢了。
即便快也要兩個月一集,慢則像最新的二十八集,與上一集相隔將近兩年。
兩年的時間,按日漫更新的節奏,足以更完八季的內容。隔了這麼久,很多人真的已經忘記前面講的啥,得重新填補缺失的記憶。
現在從第一集看到最新的二十八集,你只需要三個小時左右,然而主創們他們走了八年。
關於這點的理由很簡單,缺錢導致的人手不足。
《羅小黑戰記》作為網絡免費更新的動畫,自然賺不到太多錢。因為身兼導演和作者的木頭不喜歡被資本控制的感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變味,所以一直堅持獨立製作。
從動畫結尾的Staff表來看,每集負責製作的人用兩隻手基本就能數完,而要八年如一日的保持水準,並且有所提升,選擇拉長製作周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了,觀眾們苦苦的等待同樣是真實存在的。
或許是愛的太深,還有不少粉絲覺得這種佛系的更新方式,會讓每一次久別的重逢變成驚喜。
不知道啥時候更新,就能心懷期待,加上作品質量本就過硬,反而讓新一集給人的觀感更好。
說到底,這還是一種大環境的矛盾吧,和做遊戲的邏輯差不多:人多資金又充足可能就要受到資本的管控,難以做出自己和大家都真心喜愛的作品;而人少錢少,只能靠時間把作品慢慢磨出來。
真要選一個,我相信喜歡它的人願意等待。
04
結語
由於形象辨識度慢慢上去了,受到同行啟發的作者在動畫開播不久,也給羅小黑安排上了一波表情包。借著微信等聊天軟體火爆的東風,一舉吹向了更廣闊的網絡世界。
尤記得曾經不少人用過這隻黑色小貓的表情包,卻不知道它來源於一部動畫。看到《羅小黑戰記》還以為是先有表情包,後衍生的動畫。
其實動畫推出之後,羅小黑就已不再僅僅是動畫里的主人公。
它有自己的微博,粉絲數至今已快90w,比作者木頭還多;為了更好的用愛發電,它還在某寶上開了家網店,開始販賣自己的周邊,每個月能有不錯的銷量。羅小黑,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廣受喜愛的網絡卡通形象。
近些年,《羅小黑戰記》推出了自己的番外篇漫畫《君清篇》,保留了本體的特色:更得慢、作畫質量高,不乏對現實的思考。
還有個劇場版動畫,看新聞說後天就要上映。
去豆瓣看了看,目前劇場版點映的評分是8.6,已經不算低。能將這樣一部有趣的動畫搬上大熒幕,讓更多人認識它,不論結果如何都是有意義的。
回想起那天,我看見二十八集更新的新聞,記憶一度模糊,以為上次看的時候還在大學裡百無聊賴。
當時動畫介紹里寫著本作耗資僅三千元,還調侃大家不要催更。
但我們都知道,創意和堅持是無價的。
部分參考資料貼吧:最全的羅小黑彩蛋知乎:羅小黑話題動畫學術趴:《羅小黑戰記》的作者,終究沒能躲過我們的深度專訪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BB姬」(bibiji300)
原創不易,喜歡我們就請多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