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十大愛情故事之最是難以評說的愛情徐志摩與陸小曼

2019-11-09     萌小糸說歷史

最是難以評說的愛情:徐志摩與陸小曼

愛與幸福似乎存在著一種吸引,但又存在著一種抵制,或許純粹的愛是難以融入世俗之中的。軍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個才貌雙全的妻子以後,他的同學隔三岔五就來他家裡蹭飯,一來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給蹭走了。這個蹭飯的男子叫徐志摩,而這個才貌雙全的妻子是陸小曼。他們的愛情轟動卻難溶於世人,這徐志摩領著陸小曼去找老師梁啟超證婚時,就被老師大罵。有才情的人容易感情衝動,陸害怕這個感情豐富的才子移情別戀,對其看護甚嚴,不許徐再有娶妾的打算。徐對陸用情專一,可是徐死後,陸卻與翁瑞午同居,陸小曼依然相信愛情?還是我們沒有參透愛情的真諦?而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我們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言語來評說。

徐志摩和陸小曼兩人結合時,當時都是二婚。

徐志摩前妻是張幼儀,兩人是舊式婚姻,雖然張幼儀大氣端莊,但是小腳,並不被徐志摩所喜,甚至討厭,所以,剛結婚他就宣稱「我要成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男子」,後來果然把張幼儀拋棄了。

至於陸小曼,最先嫁給了王賡。王賡少年得志,畢業於清華大學,赴美國留學,到西點軍校攻讀軍事,與美國名將艾森豪是同學。結婚第三年,王賡被任命哈爾濱警察局局長,王賡要小曼隨同前往,住了一段時間。陸小曼住不習慣,不多時,與王賡兩地分居,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

由於王賡專注於工作,陸小曼想去玩時,他就說:「我沒空,叫志摩陪你玩吧。」」就這樣,徐志摩與陸小曼在王賡首肯的大好形勢下一起玩耍。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尤其王賡調任哈爾濱警察局長後,徐志摩與小曼接觸機會更多,使他們感情越陷越深。

不久,陸小曼和王賡又發生了一次大的爭執。陸小曼在眾人面前,受到王賡的辱罵,聲稱今後再不回王家,最終1925年與王賡離婚。

1930年秋,徐志摩應胡適之邀,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徐志摩自己北上的同時,極力要求陸小曼也隨他北上,幻想著兩人到北京去開闢一個新天地。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了趕上林徽因當晚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講演,搭乘一架郵政機飛往北京。登機前,他給陸小曼發一封簡訊:「徐州有大霧,頭痛不想走了,準備返滬。」但最終他還是走了。因大霧影響,飛機在濟南党家莊附近觸山爆炸,徐志摩身亡。

當時的《新聞報》這樣報道:「該機於上午十時十分飛抵徐州,十時二十分繼續北行,是時天氣甚佳。想不到該機飛抵濟南五十里党家村附近,忽遇漫天大霧,進退俱屬不能,致觸山頂傾覆,機身著火,機油四溢,遂熊熊,不能遏止。飛機師王貫一、梁壁堂及乘客徐志摩,遂同時遇難。死者三人皆三十六,亦奇事也。」機上連徐志摩共三人,無一生還。時年陸小曼29歲。

據陸小曼的表妹吳錦回憶,陸小曼多次跟她講起當時一件奇怪的事。徐志摩墜機的那天中午,懸掛在家中客堂的一隻鑲有徐志摩照片的鏡框突然掉了下來,相架跌壞,玻璃碎片散落在徐志摩的照片上。陸小曼預感這是不祥之兆,嘴上不說,心卻跳得厲害。誰知第二天一早,南京航空公司的保君健跑到徐家,真的給陸小曼帶來了噩耗。

她一下昏厥了。醒過來後,陸小曼號啕大哭,直到眼淚哭干。陸小曼此時究竟悲傷到什麼程度,連郁達夫都覺得難以描寫,他說:「悲哀的最大表示,是自然的目瞪口呆,僵若木雞的那一種樣子,這我在陸小曼夫人當初接到徐志摩凶耗的時候曾經親眼見到過。其次是撫棺一哭,這我在萬國殯儀館中,當日來吊的許多徐志摩的親友之間曾經看到過。陸小曼清醒後,便堅持要去山東党家莊接徐志摩的遺體,被朋友們和家裡人死命勸住了。最後決定派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鍇(張幼儀所生)去山東接回。」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年僅36歲的詩人竟不永壽,真悄悄地走了。徐志摩的遺體從濟南運回上海後,陸小曼見到了現場惟一的一件遺物——一幅山水畫長卷。這幅畫是陸小曼於1931年春創作的,堪稱陸小曼早期的代表作,風格清麗,秀潤天成。更為珍貴的是它的題跋,計有鄧以蟄、胡適、楊銓、賀天鍵、梁鼎銘、陳蝶野諸人手筆。徐志摩把這張手卷隨帶在身,是準備到北京再請人加題,只因手卷放在鐵篋中,故物未殉人。陸小曼看著這張畫卷,想到徐志摩的種種好處,淚水漣漣,百感交集。自此,她一直珍藏著這幅畫,如同保護自己的生命。徐志摩失事後,陸小曼受的打擊最大,遭受的批評也大,徐志摩的一些朋友不願再跟她來往。徐志摩的朋友們認為是陸小曼不肯北上才導致悲劇上演。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陸小曼對徐志摩的思念之情,我們還可以從她在徐志摩死後的幾篇文章中看到。在徐志摩死後一個多月,陸小曼寫了《哭摩》,這篇文章寫得情真意切,悲傷痛苦躍然紙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3ucUW4BMH2_cNUgM7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