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念
社會信念會影響我們的感受和行動,當觀念引導我們以證實自己的方式行動時就會出現自我實現預言。如果人們相信銀行即將倒閉,紛紛排隊去提款,他們的錯誤直覺最終會導致銀行真的倒閉;如果教師相信自己的班級里有那麼一兩個能力超群的孩子,這幾個孩子就會成為班級中的佼佼者。我們的社會信念和社會期望會對他人和社會產生的不可思議的影響。不過較低的期望不會毀掉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同樣較高的期望也不會奇蹟般地將普通人變成天才。自我實現預言並不等同於魔法。
雖然自我實現預言並沒有非同凡響的力量,但在某些時候它們確實會對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自我實現預言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敵意幾乎總是招致敵意,從而形成一個自我延續的惡性循環;而愛的確有助於與創造出想像中的真實,在伴侶關係中,對伴侶的理想化有助於減緩衝突,保持滿意度。
馬克·斯奈德在明尼蘇達大學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揭示出,一旦形成錯誤的社會信念,就可能引發他人做出某些行為反應以支持這種信念,這種現象叫做行為確證。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表現出別人期望我們成為的樣子。那些被別人認為孤僻的人會表現出更少的社會化行為,被認定為大男子主義的男性更喜歡對女性表現出不友善。
人性的弱點
無論怎樣努力,我們人類都無法完全消除思維上的偏見和錯誤的直覺。我們相當容易形成和保持錯誤的觀念,受先入為主或者過度自信的誤導,被奇怪的,甚至不可能存在的虛假相關和控制所說服,最終構建起的片面的社會信念,而這些信念還會引來他人確證。沒有人能夠看出自己的錯誤,人類的天性幾乎從未改變。雖然通常我們的日常失誤無傷大雅,但有些時候,錯誤的的印象,解釋和信念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導致種族歧視,甚至戰爭等悲劇。這就是人的天性中的弱點。一直以來社會心理學家都將目光過多的關注在人類天性中負性的一面。難道這門學科存在的意義僅僅在於確認和嘲諷人類的自大和荒謬嗎?
儘管人類在社會認知和社會判斷中存在著各種的偏差和歸因錯誤,但事實上我們對他人的感知其實是非常準確的。雖然某些思維規則會令人們產生錯誤的信念,導致直覺思維中的缺陷,但總的來說,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在生活中運行良好,具有很好的適應性。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簡化思維過程是應對現實所必要的動作,它確實能夠幫助我們做出高效而迅速的決定。樂觀主義雖然常常將我們引入歧途,但是它背後隱藏的積極思維卻能夠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希望。
人們在意識層面加工信息,尤其是社會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是教育確實可以減少我們犯特定類型錯誤的可能性。這也是這門課程存在的意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