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坎城電影節上映了一部極「特殊」的電影。
這部電影將殘酷的戰爭拍成了喜劇,評委們為它吵得不可開交。
展映過後,在場所有觀眾沒有離場,而是自發站了起來,含淚為這部電影鼓掌12分鐘。
這部電影就是——《美麗人生》。
這部22年前上映的經典電影,長期霸占了豆瓣電影排行榜的前五名,超過40萬人打出滿分,評分高達9.5分。
當年在奧斯卡上,提名了7個獎項,最終拿下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原創配樂三項大獎。
而導演羅伯托·貝尼尼,和片中的女主角尼科萊塔·布拉斯基,是義大利影壇上著名的「熒幕夫妻檔」,兩人也憑藉《美麗人生》成為了義大利人最喜歡的電影人,而尼科萊塔·布拉斯基幾乎承包了羅伯托·貝尼尼後面所有電影的女主角。
《美麗人生》的故事發生在義大利。
男主圭多,一個擁有大眼睛、高鼻樑,但是卻頂著禿頭的油膩大叔。
電影開場,他跟朋友開著一輛破車來到了一個小鎮,小鎮正在迎接國王,圭多就假扮成國王接受歡迎儀式。
更主要的,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所謂緣分來了擋都擋不住,他和女主多拉的相遇也很不可思議。
多拉如此的清純美麗,一下就把圭多的魂勾走了,多拉的被毒蜂蟄了小腿,圭多二話不說就跪著用嘴把毒吸出來。
自此,圭多和多拉開始了頻繁的邂逅。
任何時間、任何場所,圭多都能給多拉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每次多拉都是一副吃驚的表情。
為了更接近多拉,圭多又假扮視學官來到了她的學校,然後一本正經地詢問教學問題,當問到多拉的時候,問題卻變成了「你喜歡吃什麼?」
多拉在大雨夜晚被男友拉著去應酬,然而她並不喜歡這種場合,渾身不舒服。
這時候圭多從天而降,不知從哪兒搞到一輛沒有車頂,連方向盤都掉了的汽車,他紳士一般要求送多拉回家。
圭多在十分鐘前剛剛學會駕駛,這個蹩腳的駕駛員努力創造了一個浪漫的雨夜。
他為心愛的女人撐傘,還專門弄了一張紅毯,讓多拉像明星一樣順著紅毯走下階梯,這一刻似乎雨夜並不存在。
這個禿頭的男人,用儘自己一生的才華去贏得美人的芳心,他連表白的方式都是這麼直白,他將自己毫無保留的展示給多拉。
然而多拉有一位有錢有勢的男友,沒多久男友就宣布和多拉訂婚的消息,圭多還是沒有放棄,他騎著白馬,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白馬王子一樣,來到多拉面前,直言他的愛。
多拉看到此景,堅定地從爬上桌子,像童話故事裡的公主一樣,一頭扎進了圭多為她精心準備的童話世界。
幾年過去了,圭多和多拉已經組成了自己的家庭,還有了愛情的結晶。
圭多每天都會騎著一輛自行車,送多拉上班,送兒子上學,一家三口在小鎮飛馳,很是幸福。
但是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為猶太人的身份被抓去集中營。
這部電影前半段有多幸福,後半段就有多悲慘。
其實在前半段就有了鋪墊,比如圭多和叔叔因為猶太人的身份被小混混騷擾,當地宣傳人種有優劣之分,圭多騎的白馬也被人塗成綠色,還寫上了「小心,猶太馬」等侮辱性字眼。
當圭多被抓去集中營後,他也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但是他不願意讓剛剛年滿5歲的兒子知道真相,況且被抓的當天,正是兒子的生日。
去集中營的路上,車裡每個人都垂頭喪氣,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輛死亡列車,但是圭多卻告訴兒子,這時他精心準備的生日旅行。
於是,其他人的殘酷時光和兒子的「歡樂」時光就這樣開始了。
集中營又破又臭,兒子滿臉的嫌棄,他要回家,圭多就告訴他回家遊戲就算失敗。
一個德軍軍官前來解釋集中營的規則,圭多自告奮勇做翻譯,然而他根本不懂德語,於是胡亂翻譯:
現在遊戲開始,誰先得到一千分,就能勝利,獎品是一輛大坦克,如果參賽人員大哭、或者找媽媽、或者肚子餓要吃點心,那麼就將被淘汰。
兒子聽的津津入味,那個暗無天日的集中營,所有人都見不到希望,只有剛滿5歲的兒子,因為爸爸承諾的遊戲而充滿笑容。
然而圭多也知道集中營的悲慘生活,他只想在這個痛苦的日子裡,讓自己的兒子儘可能少一點悲傷,多一點快樂。
他每天都要去做苦工,用瘦小的身軀搬動著厚重的鐵塊,同屋的人因為工作受傷了,就被帶到醫院治療,這些人走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
苦力做完之後,所有人倒頭大睡,只有圭多笑嘻嘻地告訴兒子,自己今天賺了多少分。
辛苦一天換來的白麵包,寧可自己挨餓也要把麵包留給兒子。
而另一邊,多拉本不是猶太人,但是為了家人,她也來到了集中營。
集中營裡面的女性和小孩,每天都要接受檢查,德軍會挑選一批人去「洗澡」,實際上是將沒有工作能力的人送進毒氣室。
某天,又一輪大清洗開始了,幸好兒子因為不想洗澡逃過一劫。
清洗之後,多拉一群人負責清理脫下來的衣物,她很擔心會在死人堆里找到兒子的衣服,此時喇叭里卻響起了圭多的聲音,那一句熟悉的:「早安,公主!」
圭多,無時無刻愛著自己的兒子,也無時無刻愛著自己的妻子,一有機會,他就會想盡辦法給多拉傳達自己和兒子的信息,向她報平安。
沒多久,德國人節節敗退,在撤退的前一夜,他們將集中營里能抓到的每一個猶太人都處死了。
圭多將兒子藏在垃圾桶里,並告訴他這是最後一個任務,躲在垃圾桶里不許出聲也不許出來。
而圭多自己,卻不幸被德軍發現,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但是他也知道躲在垃圾桶的兒子正注視著自己。
赴死的他,臉上做出了一張溫暖的鬼臉,大步大步邁著滑稽的步伐,讓兒子以為這也是一場遊戲。
最後,圭多死在了德軍的槍下。
第二天清晨,兒子從垃圾桶里鑽了出來,一輛大坦克出現在他的面前,果然如爸爸所說,這是他贏得遊戲之後的獎勵。
圭多想盡一切辦法給兒子創造一個快樂的童年,用盡一切聰慧編造了這樣一個善意的謊言,讓人唏噓悲嘆。
圭多算是一位合格的父親了吧。
脫離了戰爭的外衣,這部電影還是一部關於偉大父愛的電影,甚至有網友稱之為「最偉大的父愛電影」。
只有這種偉大的電影,才會讓人為之鼓掌12分鐘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