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螢幕挑花了眼?這些參數你要知道!

2019-09-16     中國電信客服

智慧型手機更新換代的頻率不斷加快,除了內存和處理器,螢幕也是手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在挑選手機螢幕的時候只注重螢幕的尺寸和解析度,不了解螢幕的具體參數。今天小翼就和大家聊聊關於手機螢幕的那點事兒~

手機不斷發展,手機螢幕也在不斷變化。如今我們已經跨入了全面屏的時代,並且各大廠商也在不停地發展曲面屏,流體屏等新科技,提升人們的手機手感和體驗感。

首先我們來看卡手機螢幕有哪些材質呢?

1. LCD螢幕: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顯示器,是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手機螢幕材料,特點是價格便宜,使用普及廣泛。LCD螢幕的所有像素髮光都需要依靠一個統一的背光層。

2. AMOLED螢幕:AMOLED螢幕色彩艷麗,對比度還原度高,且由於AMOLED屏是獨立像素點發光,在熄屏時更加省電。另外,得益於AMOLED螢幕的柔性以及構造,所以AMOLED螢幕材料作為螢幕時是可以柔性彎曲甚至摺疊的,相信之後柔性彎曲摺疊螢幕是未來手機發展的一大趨勢。

3. OLED螢幕: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螢幕指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無需背光支持,具備自發光性,同時擁有廣視角、高對比、低耗電、高反應速率以及全彩化、製程簡單等優點。

4.IPS 螢幕:IPS螢幕是基於TFT的一種技術,其實質還是TFT螢幕。「IPS螢幕」擁有很好的可視角度表現,上下左右的四個軸向方面,都可做到接近180度的視角,相比傳統的TFT視角更好、色彩顯示也更加出色。

衡量手機螢幕好壞的依據有哪些呢?

1. 解析度:解析度也稱清晰度,自然是越高越清楚。然而對於手機來說,由於螢幕較小,所以當解析度處於300PPI左右時,足以滿足我們的日常所需;若人眼與螢幕的距離超過了25厘米,即便解析度超過300PPI,人眼也無法分辨出來,所以不要過分追求高解析度。現在主流的手機螢幕是1080P,一般是1920×1080像素,全面屏是2160×1080像素,這個解析度的手機看起來基本沒有顆粒感,觀感細膩。(PPI:像素密度,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

2. 亮度:手機螢幕亮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你從室內走到陽光燦爛的室外,手機螢幕卻怎麼也看不清楚,那怎麼行?亮度單位為尼特,也可稱為流明,一般來說大多手機的亮度在400nit左右,購買手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螢幕的這一參數。

3.對比度:對比度是畫面黑與白的比值,也就是從黑到白的漸變層次。比值越大,從黑到白的漸變層次就越多,圖像也越清晰醒目,色彩也越鮮明艷麗;而對比度比值小,則會讓整個畫面都灰濛濛的。

4.螢幕色域:廣色域是一種進階的色彩背光技術,也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總和。一般情況下,色域越大,螢幕可以顯示出的顏色就會越多,且顏色更加銳利。手機螢幕常見的色域標準有SRGB、NTSC以及DCI-P3,一般在手機品牌官網上可以查看。有實驗表明100%的DCI-P3和100%的SRGB相比,前者可產生更多的顏色總和,所以其顯示效果會明顯好於後者;100%的SRGB色域僅相當於72%的NTSC色域,所以NTSC色域顯示效果會好於SRG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tn2TG0BJleJMoPMIc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