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汀步指的是設置在水上的步石,後來人們把旱地上的步石也習慣稱作汀步。汀步在園林中雖屬小景,但並不是可有可無,恰恰相反,它卻是更見「匠心」之處。汀步不但可以避免或減少道路對綠地、砂石或水面造成的割裂感,還可增強景觀的完整統一性,甚至可以通過韻律感起到景觀作用。
汀步「一步太娘,兩步扯襠」
儘管汀步的作用眾所周知,但是人們對汀步的聲討之音也一直不斷,很多業內人士甚至戲稱汀步走起來真的是「一步太娘,兩步扯襠」。那麼,汀步究竟該如何設計呢?請隨小編一探究竟吧。
基本要求
1.台階踏步寬度不宜小於0.3m,踏步高度不宜大於0.15m,並不宜小於0.1m,踏步應防滑。
2.台階數大於等於18級,須設休息平台,平台寬度應根據使用功能或設備尺寸緩衝空間而定,但不得小於1.20m。
3.第一級台階前如有排水方向,則應設置截水溝,以免雨水對台階造成沖刷,導致損壞,降低台階使用年限。
4.水池中汀步的頂面距水面的常水位不小於 0.15m,表面不宜光滑,面積一般為0.25m²~0.35m²,汀步中心間距一般為0.5m~0.6m,相鄰汀步之間的高差不應大於0.25m,間距一般不大於0.15m。
5.汀步設計應以便於業主行走為原則。
控制要點
1.台階踏步應選擇厚重且大規格石材,並設置防滑條,如 600mmX340mmX50mm 厚等尺寸,顯得大氣,簡潔。
2.台階周圍環境不宜設計弧形花池等異形構築物,以免出現銜接不合理等問題。
3.台階燈的選擇應以弱光為主,避免與眼睛造成對照,降低台階燈的功能性。
4.對於步數較多或地基土質條件差的台階,可根據情況架空成鋼筋混凝土台階,避免過多填土或產生不均勻沉降。
常見問題
1.跨度很大的台階未設置欄杆扶手。
2.台階踏面石材與周邊石材色系不協調。
3.第一級台階前未設計截水溝,造成雨水沖刷路面。
4.汀步的大小和間距不合理,行走不自然
汀步設計類型
與水結合的汀步
在平靜的水面上,汀步或整齊、或規律、或隨意的排布著,腳下是潺潺的水流,入眼是庭院之趣,仿佛置身於山間叢林,頗有歲月靜好之感。營造一種:似橋非橋,似石非石之景。
與草坪結合的汀步
汀步與草地很自然的融為一體,使整個空間不至於那麼擁擠,而不規則擺放的汀步,又會讓被綠草覆蓋的小道富於變化。並且在親綠空間的同時也能保證草坪植被不被破壞,帶給人不一樣的自然體驗。
與砂石結合的汀步
與沙礫結合的汀步,在形式上構成變化和對比,在色彩上卻能很好的做到統一,使整個空間搭配和諧。
東林春景:專注庭院設計、施工、養護
東林春景:做庭院行業的「海底撈」
註:部分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