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遊網專訪北海公園講解員趙傑: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2019-11-11   北京旅遊網官方號

編者按: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第九屆北京市導遊技能提升大賽暨全國導遊大賽選拔賽」於2019年4月22日成功舉辦。頤和園舒乃光、北海公園趙傑、香山公園陳思、牛雅琪和中國園林博物館龐森爾等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優異成績。他們為何能脫穎而出?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為您揭曉有關他們的故事!

視頻加載中...

北海公園瓊島服務隊殿堂班班長、金牌導遊趙傑在「第九屆北京市導遊技能提升大賽暨全國導遊大賽選拔賽」中獲得銅獎。趙傑學識淵博,熱愛講解,把講解工作當成興趣,工作時不僅熱情高漲,還注重創新,樂於助人,不僅是北京市旅遊行業的榜樣,也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趙傑從事公園講解工作已經十餘年,多次參加北京市導遊大賽和北京科普講解大賽均獲得優異成績。他用心感悟園林,用愛傳播文化!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擦亮了北京導遊的金字招牌。2017年榮獲導遊大賽銅獎、北京導遊之星稱號。2017年入選北京旅遊行業榜樣宣傳人物。他期望自己能用聲音傳播歷史,用心靈傳遞文明。

北京旅遊網:請向廣大網友講解一段您最喜歡的北海公園景點。

趙傑:今天要向廣大網友講解的是北海團城裡的「玉瓮」。北海團城是北海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團城雖然座落在北海公園之外,但對於北海非常重要。北海的建園理念是「一池三山」,團城就是「一池三山」重要組成部分。遊客上到團城,會被團城的景色和文物所吸引。首先映入遊客眼帘的就是北海公園的鎮園之寶——「瀆山大玉海」,即玉瓮。玉瓮是北海公園為數不多的元代遺物。這件玉瓮是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雕刻的,怎麼使用它呢?很多遊客可能會猜想:魚缸?洗澡用具?忽必烈雕刻玉瓮的目的是盛酒。蒙古人性情豪放,酷愛喝馬奶酒或者葡萄酒,酒倒在玉瓮里,酒和玉器會發生化學反應,就像我們現在喝的碳酸飲料一樣,會冒出氣泡,這種化學反應就叫「氣催」。

玉瓮對於北海非常珍貴,也是中國較早的大型玉雕,材質是河南南陽的獨山玉,也是「瀆山大玉海」名字的由來。也有說法稱,最早這件玉瓮不在團城上,而是在今天白塔的舊址——廣寒殿。廣寒殿以前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行宮,玉瓮就擺在其中。誰親眼見過玉瓮呢?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行記》里就有對玉瓮的記載。

玉瓮較高,容積非常大,按照古代計量容積,可盛酒30餘石(音但)。按今天一瓶啤酒550ml計算,需要2500瓶啤酒才可以裝滿。玉瓮一般什麼場合使用呢?通常是在國家慶典或者將軍打勝仗凱旋之時,元世祖會用玉瓮盛滿酒,和自己的將軍與大臣一起飲酒,讓我們想像一下,這是一個多麼壯觀的場面。

玉瓮是怎麼從廣寒殿來到團城的呢?據說是明萬曆年間,廣寒殿在一次大火中坍塌後玉瓮就流失到了宮外的西華門真武廟。廟裡的道士覺得玉瓮體積非常龐大,很有用。大家可以猜一猜,元世祖用玉瓮盛酒,道士用玉瓮幹什麼呢?道士用玉瓮腌鹹菜,一直腌了幾百年的鹹菜!

清乾隆時期,乾隆皇帝身邊的工部侍郎桑和對古玩很有鑑賞能力。桑和去真武廟燒香時,看見了玉瓮。在中國,大型玉器代表尊貴和地位,桑和看到後覺得玉瓮非常珍貴,就告訴了乾隆皇帝。乾隆就親自帶著兵馬去了真武廟,見到玉瓮後,認為玉瓮是無價之寶,就花重金贖了回來。乾隆並沒有責怪道士們把玉瓮當作鹹菜缸使用,因為不知者不怪。玉瓮帶回宮之後,為了清除幾百年的菜漬,乾隆皇帝對玉瓮進行了四年的修復,最後修復得光亮如新。

我們可以仔細看玉瓮的雕工,玉瓮是元代的「料」,清代的「工」,歷經幾百年,難免有些磕碰。北海北岸還有另外一件元代遺物——鐵影壁。對照玉瓮和鐵影壁的雕工會發現,鐵影壁雕工非常粗糙,鱗片看上去就是凸出的一塊圓,玉瓮的每塊鱗片則是像疊加在一起的,這是只有在清代才能雕刻出來的工藝。元代時蒙古族人性格豪放、粗獷,是雕不出這種工藝的。玉瓮周圍共雕刻了13種海獸,是當年工匠利用玉瓮的凸起和顏色的變化雕刻出來的,正中是一條龍。

乾隆非常喜歡玉瓮,也深知玉瓮的價值,還分別寫了一首玉瓮歌和一首玉瓮詩,都刻在玉瓮內壁上。為了讓後人了解玉瓮顛沛流離的歷史,當時乾隆還請了40位翰林院大臣,每人寫了一首詩,共1萬字,全部雕刻在玉瓮亭周圍的石壁上,現在這些詩還依稀可見。我們在欣賞玉瓮的同時,也希望能一直傳承和保護玉瓮。

北京旅遊網:您在學校學習的就是園林相關專業,可以說從事旅遊行業工作是對口工作。請問您畢業選擇工作時,有沒有想從事其他工作的念頭?進入北海公園工作後,開始是擔任檢票員,從檢票員轉為講解員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趙傑:園林專業分支很多,包括病蟲害、樹木、花卉、導遊等專業,我的專業是花卉專業,因為家人從事的行業都與園林有關,認為如果我繼續從事園林行業,可能今後能給我提供一些幫助。

進入北海公園工作後,我並沒有從事花卉種植養護相關工作,而是分配在南門擔任檢票員。我在入園培訓時,一名資歷非常深的優秀講解員給我們講解了北海園史,從那時起,我覺得北海的歷史、中國的歷史非常有意思,同時,我又想自己如果是一名講解員,能夠給遊客講解北海的歷史,應該非常自豪。因此,我當時就非常嚮往講解崗。

幸運的是,2007年公園要選拔一批講解員,為2008年奧運會做準備,也不要求專業。我認為這對我而言是個好機會,希望通過這次考核能進入到講解隊伍。其實,我不是導遊專業,隔行如隔山。另外,現在認識我的人都認為我大大咧咧,性格外向,我之前卻是內向性格,不敢在外人面前說話。我給家人說參加講解員選拔,家人都覺得不適合我,對我也沒有抱太大希望。

我當時年輕氣盛,認為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回報,也想藉此證明自己。我就開始自己看歷史書籍、電視劇、紀錄片、講解詞。因為也沒有學過任何關於講解的知識、技巧,我就向一些有經驗的講解員學習、取經,甚至有的時候,我還偷偷地跟在旅遊團後面跟聽全程。我那時經常找沒有人的地方,面對一個建築、一棵樹大聲地講,在我覺得可以在眾人面前開口時,我又實地給遊人講解。

就這樣,在2007年夏天,我考核進入北海公園講解班。我非常感謝當年的隊長把我選拔到北海公園永安寺殿堂講解班,這裡可以說是講解員成長的搖籃,也是全國青年文明號。

北京旅遊網:如今,作為北海公園首席講解員,您認為自己的講解有哪些優點?您還曾獲得「導遊之星」等各種榮譽獎項,每一次成績都來之不易,請向大家介紹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準備比賽的經歷。

趙傑:我認為自己很幸運。因為一般公園或者博物館裡的男講解員比較少,女講解員比較多。如果一個講解員是男士,講解又很生動,給大家印象就會很深刻。北海公園30人講解隊伍中,每個人都很優秀。對於年輕同事來說,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堅持,因為講解非常辛苦,可能大家看到講解員在遊客面前或者在舞台上很光鮮,會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幕後講解員需要付出很多,這些都是其他人看不到的。我希望年輕講解員能夠把講解當作興趣,而不是僅僅當作工作,如果是當作工作,會幹得很好,沒有紕漏;如果當作興趣,就不會對講解產生任何牴觸。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是真心喜歡講解,以前是把講解當工作,現在完全是愛好、興趣,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把講解工作做好。

從2010年我第一次參加講解員大賽時起,九年間,每次備賽心態都不同。我特別感謝公園的培養,公園需要我時,我一定會站出來,為公園贏得榮譽。我印象最深刻的比賽是2017年我第一次參加導遊大賽,雖然當時我已經講解了10年,但我掌握的大部分是園林和北海相關知識,參加導遊大賽是我第一次接受導遊行業系統培訓,包括法律法規等。比賽期間,每人一間小屋,純封閉環境,但可以聽到隔壁選手認真準備的聲音。從預賽、複賽到決賽前十的過程,我覺得特別殘酷。導遊們對業務都非常熟悉,講解員可是兩眼一摸黑,不懂的地方很多,也不能敲門請教,感覺特別無助。半個多月,就每天熬夜,白天聽老師培訓,晚上先消化老師講的內容,同時一夜一夜地看書,能記多少是多少,當時感覺特別煎熬。那一屆比賽對我來說,是非常難的一次比賽。比賽回來之後,人一放鬆下來就發高燒了,因此,特別難忘。但是,當付出得到回報和收穫時,就會覺得非常值得。

北京旅遊網:作為「北京市十佳科普宣傳者」,您平時科普最多的領域是什麼? 有沒有令您難忘的科普經歷?

趙傑:最近兩三年,我接觸的科普比較多。我第一次參加北京市科普比賽是在2015年。通過那次比賽之後,我覺得科普非常有意思。它會讓你了解一些在你平常熟悉的領域之外的知識。人要活到老,學到老,講解員這一行業更需要不斷學習。初次接觸科普時,我覺得科普是我的薄弱環節,接觸之後,我發現科普可以讓我有學到知識的快樂。我平時科普最多的領域就是園林相關領域,在公園會做關於植物或者古建類科普。

2018年的一次科普課上,有一位特殊的小姑娘,她父親在課程開始前跟我說:「老師,您可不可以把她安排在第一排,說話的時候慢一點,她聽不見。她非常喜歡古建知識,對公園裡的文化、包括一些科普都非常感興趣,知道北海公園有科普課馬上就報名了。」我說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能按簽到順序安排座位。那位父親就說他女兒聽力有些問題,帶著助聽器,還請我把發射器帶到身上,這樣孩子會聽得更清楚。我也是一名父親,對孩子特別有感情,也完全理解孩子的求知慾,就把孩子安排在我跟前,在介紹過程中,有時候還會刻意放慢語速,或者把一句話說兩遍,孩子全程非常認真地在聽,從孩子表情給我的反饋顯示聽明白了,能感覺到孩子特別開心。活動結束後,孩子特意跟我說謝謝,說通過當天的課程更了解了北海的古代科技,因為對古建很感興趣,以後還會積極參與,我對孩子說,期望她將來做一名古建保護專家。那天我也特別高興,孩子童真的微笑深深地打動了我,希望今後能夠更多為特殊群體孩子們普及園林歷史、園林科技,一是讓更多小朋友了解北海,二是希望這些小朋友不要氣餒,他們和正常孩子一樣,有接受知識的權利,能得到社會的關愛。

北京旅遊網:您在工作過程中,多次完成重大任務接待,您認為在遇到重大任務接待時,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面對熟悉的工作和不熟悉的工作,準備有哪些不同?

趙傑:任務接待其實對講解員的業務、心理都是挑戰,面對特定的參觀對象,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愛好、特長,有無禁忌等。任務接待面對的嘉賓一般知識素養很高,對北海公園的了解不一定比講解員少,所以對講解員講解的要求就非常高。北海公園每年都會有針對任務接待開展業務培訓,比如講解員如何發揮文化橋樑和紐帶的作用等。

北京旅遊網專訪北海公園講解員趙傑: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北京旅遊網:作為北海公園瓊島服務隊殿堂講解班班長,您不斷幫助年輕同志共同進步。傳幫帶過程中,有沒有想過有朝一日這些「徒弟」可能會超越自己?您創辦的「一刻鐘小講堂」非常有特色,請簡要介紹一下小講堂。

趙傑:年輕時,剛取得一些成績的時候,特別怕別人超過我,覺得一旦被別人超過,北海公園「首席講解員」榮譽就會被別人拿走。隨著年齡的增長,作為全國青年文明號的帶頭人,殿堂班班長,我現在心態完全變了,我希望我帶出的講解員每一個都是金牌講解員。老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其實在我看來,班組年輕講解員超過我,我肯定是非常高興,第一他肯定是喜歡講解,肯定花了大量的時間去鑽研,說明他好學;第二 也是對我們培訓工作的肯定和回報。

趙傑在採訪現場給殿堂班講解員上了一堂生動的「小講堂」課程:

今天小講堂移步到室外,現在團城景區,你們有沒有疑問,就是團城上這些古樹,為什麼都是枝繁葉茂,是經過了人工灌溉?或是使用某種手段讓這些樹木可以枝繁葉茂地生長?

團城上共有40棵古樹,每一棵古樹都百年以上樹齡。其中,還有兩棵古樹稱得上是公園的活文物,一棵是「遮蔭侯」,一棵是「白袍將軍」。這兩棵樹種植於金代,迄今已有850多年歷史,可以說見證了北海公園、北京城的發展。

為什麼這些樹如此枝繁葉茂呢?這跟眼前的「石眼」關係非常緊密,這個石眼就是團城的積水系統的一部分。團城的積水系統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石眼,另一部分就是腳下踩的地磚。這種地磚,跟普通磚完全不一樣。如果把它洗了之後,可以發現磚的形狀是倒梯形,磚與磚之間連在一起會形成等腰三角形縫隙,一個一個的縫隙就組成了團城地下非常龐大的滲水系統。

現在,能看到很多磚上有青苔,這表明這種磚特別吸水、透水,非常潮濕。下雨時,雨水會通過清磚和縫隙,滲透進土壤,如果是大暴雨,多餘的雨水,就會通過團城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勢流到周邊的石眼裡。

石眼下面是涵洞,類似於普通水井,一個箅子,一個井,井和井之間通過涵洞連在一起。涵洞也是用清磚修建,能儲水,雨季時,雨水都會保存在涵洞裡,秋冬乾旱季節,涵洞裡的水就會滲入周邊土壤,供給大樹水分。古人又不希望涵洞被雨水填滿,多餘的雨水就會被排出到太液池裡。檢測發現這些青磚製造於1421年,即明永樂年間,這表明這套循環系統已經有600餘年歷史,清道光年間進行過修補。

北海公園瓊島服務隊殿堂班職工吳思瑤:班長平時對我們很細心,很耐心,也非常重視對新員工的培養。班長創辦的「小講堂」讓我們擴充自己的專業知識,包括古建、園林、電腦製作知識等等。同時,班長還注重提高我們組織語言的能力,在幫助我們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也為我們新員工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機會。除了班裡的小講堂之外,公園領導也為新員工舉辦過多次講座,比如英語講座、歷史和禮儀培訓等,因此,也非常感謝園領導對我們的栽培。

北海公園瓊島服務隊殿堂班職工卓京晶 :公園針對新員工制定了「三年跟蹤培養計劃」,瓊華島隊根據這一計劃制定了很多培訓課程,一刻鐘小講堂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刻鐘小講堂上,我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習了很多知識,還學到了其他人的講解方法。小講堂活動在趙傑班長的帶領下,開展得有聲有色,比如有關北海冰嬉講座等。這些講座使我們對於講解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在趙傑班長的幫助下,我的講解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此外,公園還開展了禮儀課培訓,組織參觀世園會,講授北海歷史等,這些活動都豐富了我們新員工講解經驗,開闊了我們的眼界。

北京旅遊網:隨著年齡的增長,照顧家庭、孩子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在面臨家庭和工作衝突時,您一般會怎麼處理?

趙傑:其實我特別害怕這樣的問題,因為我會選擇工作,第一我是黨員,我一定要有取捨,要能分辨哪一個更重要;第二,公園培養我很多年,需要我的時候不應該退縮,這幾年導遊大賽期間,我其實完全顧不上照顧家庭,有時候會住在單位準備比賽。我現在還是個奶爸,孩子剛剛5歲。愛人懷孕時我參加比賽,產檢都是她自己去,孩子出生後,我參賽時,都是家人幫帶孩子。家人也會有不理解,甚至抱怨的時候。經過這麼多年,家人也知道我非常喜歡講解,喜歡導遊工作,家人思想也漸漸轉變,一直默默支持我。今年大賽期間,我吃住都在單位,基本不回家,因為孩子很小,在家裡孩子會很黏我。這時候,家人就都挺支持。我希望通過我的聲音傳播更多的園林文化。

北京旅遊網:處處為遊客著想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比如北海公園的「母嬰室」。請具體向網友介紹一下「母嬰室」。

趙傑:北海公園母嬰室是在2017年設立的,旨在為遊客提供更優質、更周到的服務。具體位置就在公園南門,非常醒目,牌子非常大,上面有電話,比如寶寶需要喂奶、換紙尿褲時,就可以打電話,很方便。

班組內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基本沒有接觸過或者照顧過孩子,我作為奶爸了解爸爸媽媽如果帶著孩子來公園遊玩,需要用母嬰室時,母嬰室應該提供何種設施。我對母嬰室的設施配備考慮得非常細緻,比如消毒液和水的比例不能太濃,太濃會刺激到寶寶;也不能太稀,太稀起不到消毒作用;寶寶用的東西要分段儲藏,用完後要立即消毒等等。

北京旅遊網:令人非常敬佩的是,您還是「北京市旅遊行業榜樣」、首屆最美北海人、公園十佳好人。您認為能獲得這些榮譽稱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這是不是與您作為黨員以身作則的要求有關?作為行業榜樣,您認為自己的哪些優點,值得同行乃至所有人學習?

趙傑:要說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我認為就是兩個字「堅持」。講解員很辛苦,有些導遊員或者講解員為了工作而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厭倦這個工作,要換工作,脫離講解隊伍。我性格比較喜歡挑戰,不像其他行業,講解員越老越吃香,年齡大的講解員會比年輕講解員知識更豐富。2012年中國園林博物館開館,我作為第一批講解員進館, 6個廳的展覽,幾十萬字的講解詞,都需要背下來,不分白天黑夜,要把所有的講解詞精鍊,完全背熟,這確實很辛苦,是個巨大挑戰。但是,當開館時,我們能夠把中國南北方園林文化,包括世界園林文化,傳遞給全國各地遊人,遊客的每一個微笑對我們都是褒獎,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另外,就是一定要把講解工作當作興趣。我現在特別喜歡帶孩子去博物館,,他現在5歲,就可以把自然博物館整個恐龍展廳講得非常細緻,這樣,他對講解的興趣從小就能養成。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把講解當作興趣。

北京旅遊網:本職工作之外,您還有哪些業餘愛好與興趣?

趙傑:我性格比較外向,唱歌、演舞台劇都沒問題,每年公園聯歡會也都是主持人。這些愛好和興趣都挺有意思,在我看來,就是跟大家換一種方式溝通。

北京旅遊網:您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多成績,您自己如何看待?您對自己的未來有何期望?

趙傑:成績或者榮譽都是過去時,重要的是今後怎麼樣。包括2019年這次比賽也一樣,因為2017年參加導遊大賽曾經獲獎,今年直接參加複賽。因此受到很多人關注,說實話我非常緊張。所以,這次比賽我感覺我的心跳全都是加速,雖然最後還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不同時期取得的成績和榮譽都是新的一頁的開始。這些榮譽和成績也是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能獲得的,團隊以及家人都是所獲成績的一部分。

我期望能為更多遊客講解北海文化和園林文化。對於大眾來說,北海公園就是一個皇家園林,遊客就會覺得北海就是皇家一個消夏避暑的後花園,一個遊樂地。在我看來,北海公園就像一個百科全書,北海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時間比較短,我一定會給遊客講解北海公園與其他皇家園林不一樣的三個特點,了解了北海的這三個特點,遊客就會對北海公園另眼相看:第一,北海公園建園史853年,經歷了金、元、明、清四個朝代才形成了現在的格局;第二,北海公園地處北京市中心,與故宮一起形成了北京市中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第三,北海公園奠定了北京城基礎,元世祖忽必烈時,就以瓊島為中心,營建新都城,即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元大都,歷史學家侯仁之老先生也曾說過,「沒有北海,就沒有北京城」。因此,我期望自己同時做一名文物守護者和傳承者,把北海文化乃至中國園林文化傳承並發揚光大。

北京旅遊網:請對北京文旅、北京旅遊網、中外遊客各說一句祝福語。

趙傑:希望北京文旅局能夠充分利用北京文旅資源,深挖北京文化,讓更多遊客了解北京歷史;希望北京旅遊網能做出更有意思的線上和線下活動;希望中外遊客都能來北京遊玩,體驗北京文化。(文/圖 張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