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丨老年營養與肌少症

2020-06-30     雲南新聞廣播

原標題:合理膳食丨老年營養與肌少症

節目支持: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而肌少症嚴重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如老年人跌倒、骨質疏鬆、骨折、失能、感染等,也會因肌少症導致病人認知障礙及死亡等,這類疾病已經成為老年醫學的研究熱點。在這期《合理膳食》節目中我們請到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楊帆老師跟大家來探討一下「老年營養與肌少症」這方面的知識。

【名醫檔案】

楊帆,副主任營養師,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中國醫學教育協會營養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營養學會委員,雲南省醫師協會臨床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微量元素研究會營養專業會委員,康復醫學會營養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什麼是肌少症呢?肌少症為什麼會好發於老年人呢?

楊帆:肌少症通俗的理解就是我們肌肉的減少,但是醫學上所說的肌少症不但是肌肉的減少,還包括我們隨著年齡增長的骨骼肌質量的減少及其功能的減退。肌少症的早期僅僅表現為肌肉的減少,可以表現為一個人的瘦弱,那麼隨著病情的發展,可以合併肌肉力量的下降,再隨著病情的發展,肌肉對骨骼的穩定力量的下降,就會出現一些骨折和運動的障礙。研究發現,肌少症在60~70歲人群的發病率為5%~13%,>80歲則高達50% 。預計到2050年,全球老年肌少症患者將超過2億人。

肌少症會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楊帆:肌少症可增加老年人跌倒、衰弱、失能及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風險,肌少症嚴重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質量,還增加住院率、延長住院時間、增加護理成本和住院費用。且其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同時也增加了感染率和死亡率 。肌少症對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多方面沉重負擔。

怎樣阻斷肌肉的丟失?

楊帆:由於老年肌少症在世界範圍內患病率越來越高,且對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因此目前國內外對肌少症的應對策略極為關注。針對肌少症的發病因子,作出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是有效減緩老年肌少症的重要舉措。

1.年齡因素,老年肌少症與人口老齡化密切相關。年齡增長實為肌少症根源。

2.與身體活動量有關,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缺乏身體活動的老人是患肌少症的高危群體,較少的日常體力活動,將導致肌力降低及肌肉萎縮,從而使得基礎代謝率和運動代謝率降低,進而加重久坐的習慣,使體質量惡性循環地增加。可見,缺乏必要的身體活動量,是引起老年人肌少症的直接原因。若老年人能夠重視身體活動鍛鍊(特別是抗阻鍛鍊),改善長期久坐久臥等不良習慣,是降低肌少症發生率的重要舉措。

3.與營養攝入有關:營養的補充對肌肉量和肌力功能具有重要影響,其中以蛋白質和維生素D影響最大。蛋白質約占人體肌肉質量的20%,蛋白質的代謝平衡決定了肌肉量的多少,故蛋白質的攝入量對肌少症有直接的影響。而肌少症患者除缺少蛋白質 (乳清蛋白、支鏈胺基酸)攝入外,維生素D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二者缺其一都將很有可能導致肌少症的產生。

4.與激素分泌有關:生長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胰島素等體內相關激素降低或缺乏都對肌少症有顯著影響,加之老年人體內的生長激素總體水平較低,因此加大了其患肌少症的風險。

5.與疾病有關:研究指出,眾多疾病(如炎症、腫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均可引起肌肉病變,從而導致肌肉的萎縮及功能的減退。

6.其他影響因素:不適當的飲食、臥床或久坐的生活習慣及激素等。

怎樣判斷身邊的老人是否患有「肌少症」?

楊帆:肌少症的發病是一個漫長和無形過程,所以它對個人和公共健康危害常常被忽略。肌少症所有特徵以及相關的虛弱和無能,都會從根本上損害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針對肌少症老人的自我評估以及家人對老人的關注對我們來說尤其重要,一般我們要看老人有沒有腸道功能的障礙、消化不良、營養吸收障礙的消耗性疾病;最近一個月之內體重下降有沒有超過5斤;還有老人是否反覆的跌倒或走路步態不穩;提起大約5公斤重物有困難; 步行走過房間也較困難; 還有老人完成5次在椅子坐站 >15秒 ,爬10層樓梯也較困難程度;我們還可以測步數,一般如果一秒鐘步數小於0.8米就認為肌肉功能下降;靜態下做握力實驗,男性小於25千克,女性小於18千克也認為肌力下降;那就有必要到醫院做肌少症的篩查、診斷和病情嚴重程度評估。

當我們發現身邊的老人患了肌少症,又該怎麼辦呢?

楊帆:當我們發現身邊的老人得了肌少症,目前肌少症的治療方法主要為營養療法、運動療法和藥物療法。其中營養療法和運動療法是預防和治療肌少症的兩項重要的舉措。

老年人食物和能量攝入量平均下降 25%,必需營養素的攝入量也相應減少。營養治療我們要首先保證老年人足夠的能量攝入,維持能量正平衡,為體重增長提供必要的條件。與肌少症相關的營養不良,首先是蛋白質營養不良,所以我們要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增加肉蛋奶及奶製品、魚蝦及大豆類的攝入量。乳清蛋白是肌少症患者最佳的蛋白補充劑選擇,補充乳清蛋白的可促進谷胱甘肽的合成,對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均有益。有證據表明蝦青素 、維生素 E, -3 脂肪酸等抗氧化、抗炎物質,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耐力和活動能力,從而防治肌少症。天然的含有大量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海魚中維生素D 3含量較豐富,如鯡魚、鮭魚、沙丁魚等。

在營養診療和運動治療的同時,還可以配合藥物治療:維生素 D(特別是老年女性)和睪酮(臨床肌肉無力和低睪酮血清水平的老年男性),被證實在臨床上可改善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功能。但這些激素的使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每天堅持運動是很好地習慣。運動被認為是減緩骨骼肌質量及功能的喪失的有效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 。但無論是有氧運動還是抗阻運動,皆應進行有規律的訓練,且抗阻運動每周至少堅持3次,每次訓練30分鐘以上 。目前認為營養與運動相結合,可以很好改善肌肉的力量和功能。有團隊研究為期12周的抗阻運動同時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D的聯合方案是改善老年人肌肉減少症或肌無力最為有效的措施。

【收聽方式】

雲南新聞廣播(FM105.8 AM576)周五1:30、周六9:30;同步收聽可以下載蜻蜓FM、阿基米德APP搜索「雲南新聞廣播」。

【節目留言】

如果想諮詢專家、尋醫問藥的朋友歡迎您同我們聯繫交流。您可關注微信公眾號「紫雲和你聊健康」留言給我們,我會根據您的留言邀請相關方面的專家為您答疑解惑。

來源:雲廣主播梓雲

編輯:曹譯文 曹禹夢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grBBnMBnkjnB-0z_B5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