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助防疫 溫暖一座城——黑河市遜克縣文藝創編室戰「疫」側記

2020-02-09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2月9日大清早,黑河市遜克縣文廣旅局創編室的錄音棚里快板聲聲。天還未亮,燈光下,遜克縣文藝工作者正在緊張錄製疫情防控文藝作品。「拜(別)出門、拜(別)出門」東北話版農村大喇叭防疫宣傳、疫情電話小段子、防疫快板、改編歌曲……百姓喜聞樂見的防疫宣傳品在邊城遜克層出不窮。

  「疫情發生時,大家就想,文藝工作者該做些什麼,用什麼方式為疫情防控做點貢獻。」1月28日早上8點,正當創編室的主創人員碰撞靈感時,他們接到了來自縣委宣傳部的電話,要求馬上錄製一條音頻,用於農村大喇叭防疫宣傳。「之前從新聞上了解到疫情,原來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創編室的主創人員裴恩超來不及去錄音棚,就地取材拿起手機,錄製了一條疫情防控宣傳的廣播語。這條接地氣、東北話版的廣播在一小時之內就傳遍了遜克縣幾乎所有村莊,農村群眾喜歡上了這種獨特的播音方式,也記住了有關防疫的知識。

黑河市遜克縣文廣旅局創編室工作人員錄製「 遜克疫情防控電話系列」作品

  這件事激發了裴恩超等人的靈感,開始了一系列的宣傳品創作。帶有故事性的視頻拍攝首先被否定,視頻拍攝需要聚集很多人,而且後期製作時間又長。正當大家熱烈討論的時候,「家裡來了電話,突然啟示了我們」,馬明澤介紹說,「我們最終敲定以打電話的方式,設計故事情節,再融入東北方言,錄製成小段子,讓群眾拿起手機就能聽。」於是,「 遜克疫情防控電話系列」小段子就這樣誕生了。

  「剛開始兩集推出就火了,大家在微信群里轉瘋了,哈哈一笑,寓教於樂。後來,我們發現第一集第二集時長有些長,語言錄製不緊湊。之後的製作中,我們就把語言卡的很緊,時長控制在50秒之內,每集圍繞省市公告里的關鍵內容進行創作,或者根據現實案例進行創作。」除此之外,創編室的主創人員湯艷庭、裴恩超、葛宣東等人又整理改編和創作了五段抗疫宣傳快板。「錄完音大家才知道,葛宣東身體不適,是吃著藥頂著勁完成的錄製。」裴恩超說。

黑河市遜克縣文廣旅局創編室工作人員剪輯製作視頻作品

  《探清水河》防疫版、 快板《齊心協力過難關》等作品接二連三誕生。在創作過程中,創編室一班人討論最多的,就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能夠短平快的讓群眾接受疫情宣傳的內容。從1月25日下午一直到2月3日,他們一共完成了8部疫情電話系列短視頻的錄音和後期製作、五部快板的錄製、一首歌曲錄製、四段疫情宣傳廣播錄製。有的主創人員還是一直頂著病堅持工作。2月2日晚上,裴恩超回到家裡,才得知老爸病倒了,連夜送往醫院,樓上樓下經過一番檢查排除了感染的可能,才鬆了口氣。

  「在這樣的時候,但凡能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做點事情,我都會為此感到心安。」裴恩超說。當疫情來臨時,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文藝工作者的使命與擔當,用匠心助力這場戰「疫」,用真情溫暖這座城。(圖/文 吳德恆 編輯 於靈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bU3KnAB3uTiws8KjI_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