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自己擅長的,努力在這方面下功夫,這就是成功的終極秘訣。
作者:蕭亮,摘自新書《優勢練習》,由文通天下授權發布
雙十一很快就到了。
不少人又到剁手的時候,而在我們為了比價、選貨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有一則新聞曝光:
馬雲,居然自曝不會用電腦!
在一次活動中,馬雲自曝自己雖然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了25年,直到現在只會收發郵件,其他的啥都不會。
聽到馬雲這麼說,主持人一臉驚訝,捂著嘴說不可能,網友們也紛紛表示不可思議。
淘寶改變了我們的購物方式,支付寶改變了我們的支付方式,阿里巴巴可以說影響了全世界。
作為它們的締造者,馬雲居然連電腦都不會用,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但仔細想一下,其實個中的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馬雲的優勢,從來不是使用電腦之上,而是他有著長遠的目光、對商業形式準確的判斷,還有極佳的口才和說服力。
不會用電腦又怎麼樣,花錢找別人用就好,馬雲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正是因為有著過人的目光和商業思維,他能領先潮流,打造出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這些工具,最後改變整個社會。
很多人都聽說過「短板效應」,於是花了很多心思去彌補自己的弱項,但最後往往事倍功半——弱項沒補上多少,優勢也被削弱了。
這讓我想起了人力資源專家蕭亮寫的《優勢練習:打破底層思維的進階指南》一書,他在書中提到,很多人之所以一直沒法進步,就是困在這樣的思維怪圈:
花心思花精力去彌補弱項,卻把優勢之處忘得一乾二淨。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弱點,而是他們永遠知道自己強在哪裡,儘量發揮自己的優勢,迴避自己的弱點。
就像他所說的:精準認知自己的優勢,並強化練習,這才是唯一正確的人生突破方式。
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
在《優勢練習》的第一章里,作者蕭亮講了這樣一則寓言:
有一隻烏鴉,看到老鷹抓羊,一下子就抓到了,它非常羨慕,也想像老鷹這樣有肉吃,但也知道自己本事還不夠,於是天天磨爪子,反覆練習抓捕獵物的技巧。
終於有一天,它覺得自己可以出師了,於是飛在天上,看準草地上的一隻羊,俯衝下去,一把抓住羊,想把羊抓走。
結果,它不但沒把羊抓起來,還被羊毛掛住了爪子,怎麼也掙脫不開,最後被牧羊人輕易逮到。
牧羊人的兒子問牧羊人:「為什麼這隻烏鴉這麼容易被抓到?」
牧羊人說:「因為它忘記了自己是一隻什麼鳥。」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那隻烏鴉,如果想吃到羊,像老鷹那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再練100年,也不會有老鷹那樣的體型和抓捕能力。
《優勢練習》這本書指出,很多人都渴望成功,但大部分人都在盲目模仿那些成功人士。
他們忘了自己也會犯烏鴉的錯誤,無法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並不是老鷹,以至於被目標綁架,付出了很多,確都是無用功。
作者蕭亮一針見血地指出:
「如果你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准自己的優勢,在這一方面不斷深耕,最後形成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青年時曾經夢想做一個實驗物理學家。
1946年,他進入芝加哥大學,在實驗室工作了20個月,物理實驗進行得非常不順利,常常發生爆炸。
以至於後來實驗室流傳著一句話:「哪裡有楊振寧,哪裡就有爆炸。」
楊振寧整整考慮了一個星期,他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做手工活,爸媽總把他做的小雞當成蓮藕,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動手能力確實不強。
最終,楊振寧放棄了自己並不擅長的實驗物理,轉向理論物理學的研究。
在理論物理學的研究上,楊振寧如魚得水,很快做出了一系列成就:
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定律;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
1957年10月,他和李政道聯手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將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物理史上。
有一句話說得好:「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
試想一下,如果楊振寧不轉型自己擅長的理論物理學,死磕實驗物理,那麼他能做的,很可能就是在這個方向撞得頭破血流。
這樣一來,世界上就少了一位傑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多了一位平庸的實驗物理學家。
轉型理論物理,楊振寧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
在人生的坐標系裡,一個人如果站錯了位置——用他的短處而不是長處來謀生的話,那將是非常艱難甚至可怕的。
讓姚明去游泳,讓博爾特去學編程,讓菲爾普斯去打籃球……那這些人可能永遠會在卑微和失意中沉淪,而不是我們印象中的英雄。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什麼都想做,卻不能聚焦自己的優勢的人,最後只能一敗塗地。
只要長板足夠長
照樣能彌補短板
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會提起「短板效應」,也就是一塊木桶最短的一塊,決定了這塊木桶的出水量。
所以他們也會覺得,比發揮優勢更重要的,是彌補短板。
這種說法在過去有一定道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理論也漸漸落伍了。
過去人被崗位牢牢固定住,短板決定了你的未來。但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人的選擇變得更自由、多樣化。
當你把「桶」傾斜,你會發現一隻桶能裝的水量,取決於你的長板(核心競爭力)。
我以前公司有一個同事,為人非常內向,見到同事、領導都不敢打招呼,總是紅著臉點點頭就趕緊躲過去了,平時公司團建、聚餐也不參加,總是能躲就躲。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他沒啥人際交往的技巧,更不會「來事兒」,或許這輩子就廢了。
但他的長處並不在人際交往上,他也不打算彌補,而是把精力用在自己的長處上。
他寫文章是一把好手,而且不斷練習、打磨,寫文章動不動就是10萬+,在公司根本沒誰能比得上他。
這樣一來,即便他還是很害羞,還總是藉口不去團建、聚餐,老闆也不管他。
不僅如此,老闆還特別喜歡他,給他最高的工資和獎勵,還總是表揚他。
原因無他,和他寫稿子的能力相比,他在人際交往上的弱點,簡直不值一提。
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去做,只能選擇最重要的事情去做。
在資源不足時,把所有資源集中在一個目標上,能更專注地去解決少數卻重要的問題,「勁往一處使」,這樣才更容易成功。
這樣一來,哪怕你的身上,依然還有不少的缺點,但你的優點,就能夠足以彌補你的缺點。
不想浪費自己的優點
你必須記住這3點
那麼,既然擁有一項別人所不能及的優勢非常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挖掘並培養自己的優勢,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讓自己獲得最後的成功?
在《優勢練習》一書中,作者蕭亮憑藉著自己長期從事企業管理諮詢和高端培訓的工作經驗,給大家提供了幾點建議:
1.正確地認識自己
蕭亮指出,弱者在自我評估的時候都是情緒化的,情緒一高漲,就覺得自己天下無敵,情緒一低落,就會嚴重不自信,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成。
他們要麼極度自大,要麼極度自卑,對自己沒有一個客觀、中立和理性的判斷。
但強者並不如此,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卻不會因此而盲目自大。
所以,想要真正利用好自己的優勢,你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挖掘出自己身上的閃光點。
《優勢練習》一書中給出了4個問題,你可以對照著時常檢視自己:
才能:我有什麼特別的才智或者技術嗎?
競爭力:我有足夠的能力與同事競爭嗎?
努力;我能付出努力嗎?
學習力;我的知識過時了嗎?有沒有及時學習新知識?
這四個問題很重要,你要正確認識自己,就要站在旁人的角度,像陌生人一樣對自己進行評估。
接下來,你要綜合這些不同角度獲得的信息,儘可能客觀地分析、評價,最後把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列出來。
2.清理慾望
誰都希望自己有很多錢,因為錢是必需品;
誰都希望做出很大的成就,因為能讓眾人羨慕。
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我們有能力可以實現之上。
曾有個年輕人向作者發誓:「為了一年我要賺300萬」,但作者問他憑什麼做到,他的計劃是什麼,成功率有多高,這年輕人就回答不出來了。
作者總結:「慾望釋放出來,他沒有能力實現,最後只會導致他的心態非常浮躁。」
心態浮躁,自然就會放棄自己的優勢,胡亂出擊,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最後只會弄得一團糟。
3.保持專注,保持耐心
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個雪球理論:
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隨著時間的推移,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快。
很濕的雪,就是你的優勢點;長長的滑坡,就是你多年的積累。
世界上無數的失敗者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才幹不夠,而是因為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
他們的大好精力東浪費一點、西消耗一些,最後使自己泯然眾人。
把自己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才能經營出有聲有色的人生。
找出自己擅長的事情,努力下功夫
這就是成功的終極秘訣
這就是《優勢練習:打破底層思維的進階指南》一書中的主要內容。
作者蕭亮是著名人力資源專家,長期從事企業管理諮詢和高端培訓,十多年來和上千名各行業的精英有過深入合作。
除了為大家展示「優勢練習」的必要性和種種技巧之外,他還把自己在職場上多年的經驗都傳授給了大家:
「打破底層思維,這55條應用法則你必須知道」;「如何在風險中發現機遇?」;「面對問題,如何換一個角度審視」……
當然最值得一讀再讀的內容,還是他對職場人如何發掘自己的優勢、培養自己的優勢並將其發揮最大功效的部分。
人生在世,其實是有捷徑的,那就是分析自己的優缺點,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兒,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經營好自己的長處。
對大部分人來說,如果能善於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讓它消耗在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全部傾注在自己的優勢上,那麼成功絕對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找出自己擅長的,努力在這方面下功夫,這就是成功的終極秘訣。
作者簡介:蕭亮,人力資源專家,長期從事企業管理諮詢及高端培訓工作,十幾年來與上千名全球各行業的精英有過深入的合作。著有暢銷書《應變思維:看穿情勢的本質和隱藏的力量》《每一個天才都是孤獨地翻山越嶺》
《優勢練習》
任何人都有弱點
但卓越人士永遠知道自己強在哪裡
一本書幫你實現從問題到優勢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