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首例!華中阜外用TAVR技術治療罕見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

2019-07-22   豫說健康

2019年7月20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副主任、華中阜外醫院首席顧問專家張戈軍教授,華中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病區主任劉煜昊教授等專家,運用先進的TAVR技術,成功為一例罕見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主動脈瓣畸形一般為二葉瓣畸形,四葉瓣畸形比較罕見。經文獻查閱,運用TAVR技術治療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此前在華中地區無相關報道,故此手術在華中地區尚屬首例。

67歲的男性患者姓吳,多年來反覆發作胸痛,在省內某醫院進行冠脈造影檢查,未發現冠脈狹窄,一直未查明病因。幾天前,症狀加重,遂到華中阜外醫院就診。在完善心臟彩超、主動脈CTA等檢查後,明確診斷:先天性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主動脈瓣中度狹窄伴重度關閉不全、心功能II級。

吳先生有50年的吸煙史,每天抽煙達20-40支。慢阻肺病史10餘年,肺通氣甚至無法完成。不僅如此,他還同時有甲亢、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心絞痛等病症。鑒於高危因素多,手術難度高、風險大,心內科、心外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了集中討論,最終制定了TAVR治療方案。

手術開始了,心內科、心外科、麻醉科、手術室、體外循環科的專家密切配合。麻醉科副主任趙亮實施麻醉,無影燈下,張戈軍教授、劉煜昊教授、韓宇博士、王聖副主任醫師、陳同峰主治醫師等專家全神貫注,精準操作……一個標誌性技術誕生了。

本次手術採用的是經皮入路。像冠脈造影一樣,僅在大腿跟部股動脈開一個微小的切口,通過這裡,用導管和導絲把人工瓣膜放置到主動脈瓣預定位置,從而徹底解決患者主動脈瓣狹窄並重度關閉不全的問題。

由於患者是罕見的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導致瓣膜難以固定,對釋放位置要求很高。即便如此,專家們還是憑藉強大的實力,僅用1個多小時就完成了手術。

術後超聲顯示,主動脈瓣跨瓣壓差基本消失,返流大大減輕。這表明主動脈瓣狹窄解除,返流問題得到解決,手術獲得成功!

劉煜昊主任介紹,先天性主動脈瓣四葉式畸形系胚胎髮育期間, 動脈干內膜隆起發育不良所導致的一種極為罕見的主動脈瓣膜疾病, 發生率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0.003%-0.043%。與主動脈瓣二葉式畸形常導致瓣口狹窄不同,四葉式畸形主要表現為主動脈瓣反流。瓣葉大小不一, 形態不規則導致受力分布不均衡, 在長期不均衡血流的衝擊下, 瓣葉鈣化、增厚、捲曲、纖維化, 使主動脈瓣反流加重。

與傳統的心臟瓣膜置換方式相比,TAVR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傳統的開胸手術,術中往往要進行體外循環,術後若需要使用ECMO(體外人工膜肺)輔助,在重症監護室需要7到10天甚至兩個星期左右才能轉到普通病房。TAVR技術具有手術創傷大大減小、住院天數大大縮短、恢復速度大大加快等優點。

此前,華中阜外醫院先後多次開展了經心尖TAVR、經皮TAVR(治療二葉瓣畸形),這次又運用TAVR技術,治癒罕見主動脈瓣四葉瓣畸形患者,標誌著華中地區結構性心臟性治療技術邁上了新台階。

【華中阜外醫院 邢永田 朱之韻 張楚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