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有人喜有人悲,樓市也一樣,有的城市跌跌不休,有的則一路飛漲。
樓市資本論認為,相比較新房市場的價格主要取決於新拍地價,絕大多數以上漲為主,我們以更能代表市場情緒的二手房價格來盤點下。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台最新數據,最新的11月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同環比均持續上漲,其中上漲幅度最大的十大城市為:深圳、寧波、杭州 西寧 廣州 西安 廈門 瀋陽 上海 成都。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城市深圳同比漲24.95%,目前均價81757元/平米,位列第一。位於珠三角的寧波和杭州分別以18.04%和16.19%的漲幅位列第二和第三。
與前三名的構成有些類似,前十名的城市裡,來自大灣區和長三角的城市就占了多半,北方尤其是內陸城市,僅有西寧、西安和瀋陽上榜,中國經濟北弱南強的趨勢在樓市裡也很明顯。
第一名:深圳,均價81757元/平米,漲幅24.95%
深圳絕對是中國樓市在2020年一把烈火,而且從年初燒到了年末。如果其他城市的樓市要用熱來形容,深圳樓市一定是太燙了。
就拿最近新開盤的華潤潤璽來說,這個套均千萬起步的豪宅,竟然被深圳人搶成了剛需。11月24日,潤璽從9690人搖號選中1300人進入首批選房環節。11月25日和26日,按公證搖號選房順序,兩天內潤璽1171套房源瞬間售罄。據說單是選房凍結資金量就超過了300億。
要知道這還是,在深圳市政府7月15日出台全國最嚴厲的調控政策之後。深圳樓市怎麼都摁不住的根本原因,還是深圳人太有錢。畢竟,以2019年2.6萬億的GDP計算,擁有1343萬常住人口的深圳,人均20萬元位居全國第一。深圳房價及漲幅雙雙位居第一,實至名歸。
第二名:寧波,均價24889元/平米,漲幅18.04%
從12月回看,寧波樓市這一年經歷了疫情前後冰火兩重天、年中樓市高溫救火等等戲劇性極強的氣候,到了年末,還有一個翹尾趨勢——房企為業績考慮,選擇大力推盤和囤地,給樓市也添上一把火。
這一年寧波最火的奉化板塊,主要是地鐵3號線和奉化城際鐵路沿線的板塊,因為有機場高架,還有東外環的交通配套,也就是城際鐵路上的一些樓盤,方橋,江口,還有奉化的東部新城。其次是鄞州區板塊,因為鄞州區比較大,細分來看,一個就是首南姜山板塊,因為有地鐵的概念,通到奉化的城際鐵路與3號線無縫對接,那麼無論首南街道也好,姜山鎮也好,都成為一個區域中心了。
另外,寧波樓市因為限購搖號政策,比買房價格更讓人著急的是買房難,從4個人搶1套到5個人搶1套,今年大多數想買新房的寧波人都是在陪跑。
第三名:杭州,均價33817元/平米,漲幅16.19%
要說中國最紅的城市,首選一定是杭州,網際網路經濟風生水起,連續三年人口凈流入全國第一。樓市持續走牛,算上今年,已經5年多了,也讓越來越多人看好杭州,來到杭州樓市分一杯羹。雖然在房價增速上落後於同省的寧波,但在房價和發展空間上,還是要超過寧波的。
樓市資本論看來,杭州政府也針對性的加碼了調控政策,但從全盤看,熱點板塊依舊熱度高漲,抑制效果目前看並不明顯。新政更多是平滑熱度曲線,將市場熱度均勻抹平。杭州樓市正在從局部過熱向全面均熱過渡,也許只有等真正的投資預期下降,整個市場才會真正的走向平穩。傳統熱門板塊,如未來科技城、北部新城及三墩北等未來仍值得關注。
第四名:西寧,均價10622元/平米,漲幅13.97%
作為內陸省會城市,從房價漲幅看,西寧樓市是2020年表現最搶眼的。進入12月,經歷了先抑後揚局面的西寧樓市,現在熱度依然較高,目前也開啟了年末衝刺倒計時。
西寧市的房價西寧市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西寧市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目前已經達到了33.3㎡。並且,20多年前的以多層建築為主,蛻變為如今功能完善的品質住宅,一路上漲的西寧樓市也貼上了品質標籤。從區域來看,正在發展中的新興區域,可謂在2020年占盡了市場「風頭」,如河湟新區、城南新區、北川片區和今年7月份正式被撤縣設區的湟中區,都隨著規劃建設的發展,值得更多關注。
第五名:廣州,均價39203元/平米,漲幅12.49%
作為大灣區的唯一省會級城市,廣州在廣東省可以享受的利好顯然比深圳還多。廣州樓市在年初熄火,年中起步,9、10月份加速後,年底還要加速。從土拍可以看出來, 10月底,海珠再次出現樓面地價超5萬元/平方米的「地王」,廣州拍地以來第三貴;不到一個月,天河又出現單價超5萬/平方米的「地王」,刷新天河記錄,超越海珠剛出的「地王」。
土拍市場的節節攀高,也給二手業主很大的信心。不少業主年底開始紛紛加價,隨手點開貝殼的二手房源,珠江新城、科學城、牛奶廠……一次加價幾萬,十幾萬到幾十萬。如果有利好驅動,業主的加價更狠,就在天河地王拍賣的當天,牛奶廠的龍湖首開天宸原著就有一套房子漲價40萬。未來,深圳的房價在向香港看齊,而廣州的房價自然要向深圳看齊。
第六名:西安,均價16340元/平米,漲幅11.48%
新政的到來總是讓人措手不及,兩天前,西安發布商品房調控新規;包括加強預售管理,資金監管,加強房價調控等多方面,其中最受關心的是,二套房商貸首付要漲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西安近年來的房價漲幅有點大。
西安在已經連續幾年採取「限購」、「限售」、「限價」、「限貸」調控政策的基礎上,能做到的,就是儘量封堵「漏洞」。緊跟中央「房住不炒」 的主基調步伐走,繼續快漲,顯然費勁。但就此擔心房價要跌,顯然還沒有討論的必要。過去幾年,得益於西安擴容(2017年代管西咸新區)、及打響全國搶人大戰第一槍(2年新增落戶160萬人)等積累的利好,仍然在啊。
第七名:廈門,均價49757元/平米,漲幅10.51%
樓市資本論想說,作為網紅城市之一的廈門,均價已經名列全國城市排行榜第4的位置,僅排在深圳北京上海之後,超出廣州1萬元還多,實力強悍。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開局下滑。5月,疫情得到控制,市場轉向復甦,此後廈門房價開始連續上漲。廈門樓市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分化,據克而瑞數據,11月廈門全市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41656元/平方米,環比基本持平。值得關注的是,房價最高的思明區,成交均價為66867元/平方米,房價最低的同安區,成交均價為25349元/平方米,二者價差高達4萬元/平方米。廈門樓市的發展,未來大機率仍將延續這個風格。
第八名:瀋陽,均價12253元/平米,漲幅8.74%
東北的城市要想在全國轟動,好像好消息一般不多,大多還是負面的。比如,這一次的「哈14條」,讓被人遺忘已久的哈爾濱,重回熱度頭條。同為東北省會城市,這一次瀋陽的房價漲幅,多少給遼寧人挽回了些顏面。
與哈爾濱的城市經濟結構類似,瀋陽也是國有企業占主導,只不過最近這兩年瀋陽的招商引資略好一些,人口流入相對也在增加,但不斷宣布破產重組和被收購的也開始陸續增多。另外,依靠大部分購房者還是比較傳統的看好瀋陽,持續的買進,讓瀋陽樓市可以從年初一直保持著向上的態勢。
樓市資本論看來,明年瀋陽樓市的春天也仍然值得期待。
第九名:上海,均價58530元/平米,漲幅8.73%
作為長三角的龍頭城市,支持上海房價上漲的關鍵詞有很多。但支持上海樓市繼續上漲的還是「規劃」兩個字。
近來,上海引進了一批高新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大大促進人才導入、財富匯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確定的中央活動區內,所有開發地塊均已建設,總建築面積約118.4萬㎡,包括前灘54-01號地塊、前灘媒體城地塊、御橋科創園二期項目,囊括辦公、商業、文化、幼托等多種公共配套項目。與此同時,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編制了《臨港新片區創新型產業規劃》,將加快布局高能級、硬核型、創新性產業項目。
樓市資本論認為,上海的產業能級本已足夠強悍,未來隨著規劃落地,城市空間價值只會更強。隨著時間的流逝,你會發現,上海樓市的未來或許剛剛打開。
第十名:成都,均價17331元/平米,漲幅8.58%
成都近年來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今年以來,成都由於樓市熱度持續火爆,眾多熱門樓盤一房難求。新盤開盤的中籤率常態穩定在1%左右,這架勢讓深圳看了也退讓三分。
房價作為一個城市財富的標籤,成都樓市表現明顯。很多房企的業績也很能說明情況,來自克而瑞的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11月30日,成都已經有7家房企成交金額突破百億,其中,萬科、保利、龍湖奪下前三甲,而德商、興城人居也首次加入了成都的百億俱樂部。
持續火爆的樓市也讓成都政府今年接連發布調控新政,未來萬人搖號的盛景大機率不會再出現,但是成都樓市的發展前景仍是看好的,慢牛問題不大。
樓市資本論認為,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預計各地方政府將繼續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有針對性地落實樓市調控政策。預計未來,包括以上10大城市在內,房地產市場整體仍將持續平穩向上運行,剛需們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FM4WHYBur8RWXSAht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