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威海榮成市----周朝方士稱此地夜裡出太陽

2019-07-23   秦那qina

榮成市為山東省威海市下轄縣級市,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海岸線曲長達491.9公里;總面積 1387 平方千米,總人口67萬人。先後榮獲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

一、歷史沿革

1、西漢於今市北置不夜縣,治不夜城(遺址在今榮成市埠柳鎮不夜村南),屬東萊郡。東漢廢。北齊始為文登縣地。

2、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析文登縣朝陽都地置成山衛。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衛置榮成縣,治今成山衛鎮,屬登州府。

3、1913年屬膠東道,1925年屬萊膠道,1928年直屬省。1940年屬東海專區。

4、1948年遷治崖頭(今崖頭鎮);1950年石島市併入,屬文登專區。1956年屬萊陽專區。1958年屬煙台專區。1967年屬煙台地區。1983年屬煙台市。1987年屬威海市。1988年撤縣設市,由威海市代管。

二、地名來歷

1、不夜縣:據《隨山錄》、《東萊野語》載:周宣王(前827——前781在位)時期,東萊方士王棪在東萊山修成出山。因此時「黃帝在東萊山會神」的各種故事已廣泛傳開,王棪在周宣王面前大肆吹噓東萊山神靈時,竟說出「東萊有日夜出」的話。「東萊有日夜出」是大瑞祥之事,周宣王未辯虛實,便在朝堂上宣揚起來,王棪也因有「才幹」被封了官。 西漢置不夜縣源於此。

2、榮成: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東總督王士俊以「文登幅員遼闊,殊難管轄」為由,奏請裁衛設縣,次年二月建議認準,雍正以「始皇嘗射大魚於榮成山,山在邑境內,故命名因之」,遂稱新設縣為榮成縣,治所為原成山衛城。

三、旅遊景點

1、成山頭。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位於膠東半島榮成成山山脈的最東端,故而得名「成山頭」。這裡是中國陸海交接的最東端,也是中國最早看見日出的海上高角——世稱好運角。

2、赤山風景區。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為威海三大龍頭景區之一,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是著名的「山嶽文化和濱海休閒型旅遊景區」,被譽為「山東省新興旅遊的精品景區和典型代表」和「國際友好文化交流勝地」。

3、那香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總占地面積約1000畝,總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項目依託稀缺的濱海旅遊度假資源而建,以倡導一種健康、可持續的濱海度假生活方式為理念,全面打造「全地理、全家庭、全功能、全時段、全球化度假」的核心價值體系,為繁忙的都市人建設一個集旅遊、休閒、養生,商務、居住於一體的大型旅遊綜合體。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