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牧村好書記——記甘南州碌曲縣中共西倉鎮黨委書記孔向花同志

2019-12-04     大西北網

在甘、青、川三省交界的邊遠藏族純牧業為主的甘南州碌曲縣縣,滾滾的洮河水,如一條聖潔的哈達,給美麗的碌曲草原,注入了生機和詩意。在洮河之濱的西倉鎮,一位漢族女幹部,她和當地幹部群眾團結一心,躬耕基層、守土盡責、勇於擔當,用一名滿懷赤子情懷、堅守為民初心,為西倉鎮藏族農牧民群眾謀福祉,她就是現任碌曲縣西倉鎮黨委書記的孔向花同志。

孔向花,女,漢族,1976年7月出生,籍貫甘肅永靖,200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8年9月參加工作。該同志於2014年9月任西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16年3月任西倉鎮黨委書記,自任職西倉以來,她抓黨建、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為西倉鎮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以及為西倉鎮藏族農牧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開創出全新局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時代內涵。

黨建引領種好書記「責任田」

脫貧攻堅,是全黨全國的一號工程。孔向花在西倉鎮工作以來,她從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走進了鄉下的田間地頭,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的戰鬥中。她用兢兢業業詮釋了扶貧幹部的角色與榮譽,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基層幹部的使命與擔當;她深入西倉鎮帳圈牧村,調研走訪,找准了西倉鎮貧困原因和發展短板,黨建引領助推精準扶貧,為民辦好事辦實事,展現了一名漢族女幹部,把工作地的藏家牧村當自己的故鄉,以一顆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緊扣國家投資導向,真抓實幹,銳意進取,在秀美的西倉鎮譜寫了一曲干群眾志成城脫貧攻堅的奮進曲。

「抓好黨建促脫貧,是身為黨務工作者的我們職責所在、責任所系,貧困群眾是全鎮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鄉鎮幹部只有用實際行動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才能真真正正帶領全鎮群眾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這是孔向花同志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語,也是她身心力行的標準。

孔向花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善於以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高度思考問題、把握方向,她從農牧民黨員隊伍建設抓起,從農牧民黨員先鋒模範抓起,從黨支部規範化建設抓起,2017年先後對三個行政村黨員陣地進行改造和升級,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三會一課」和組織生活會制度,並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及開展「五學」活動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村黨員幹部「素質提升」工程,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利用「每周一學」「幹部夜校」集中組織全鎮幹部職工學習新理論新思想新政策,提升黨員幹部帶動致富能力。充分運用黨員電化教育和農村黨員幹部現代教育手段,經常性地開展脫貧技能和致富本領培訓,把致富能力強的農民培養成「田秀才」、「土專家」,並積極吸納到黨員隊伍中來。同時把思想靈活,致富願望強烈的黨員群眾培養成致富能手,在她的帶領下,貢去乎村貢去乎組黨員致富帶頭人貢保扎西率先表率,積極引領全村人依託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勢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契機,帶領整村打造牧家樂建設,發展生態旅遊業,現在的貢去乎村已蜚聲省內外的旅遊專業村,帶動了全村12戶牧民脫貧致富,戶均年增收達5000元;黨建示範點耿薩專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貢去呼才讓在孔書記的引領下,依託「黨建+合作社+產業園區+農牧戶」發展模式,吸納全村貧困人口以流轉土地的方式入社,每年到收穫季節時,他還利用合作社機械,免費為全鎮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免費收割莊稼、牧草,今年他又組織當地村民種植了藏中藥材,拓寬了村民的致富渠道。全鎮廣大幹部職工和脫貧攻堅隊、駐村工作幫扶隊,在孔書記的帶領下主動作為,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產業增收、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等各項方面,吃在村子住在村子,全鎮三個行政村14各村民小組村容村貌顯著改變。全鎮脫貧人口每年以喜人的速度翻新,西倉鎮112戶502人貧困人口,2014年脫貧28戶139人,2015年脫貧59戶246人,2016年脫貧2戶16人,2017年脫貧7戶36人,2018年脫貧13戶55人,且順利完成了兩個貧困村脫貧退出省、州、縣及第三方評估驗收工作,全鎮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4%。

忠誠擔當牢記使命勇作為

西倉鎮位於碌曲縣境東北部,平均海拔2900米,洮河自西向東川流而過,屬半農半牧區,全鎮下轄新寺、唐龍多和貢去乎三個行政村14個村民小組,2013年建檔立卡初期貧困發生率達到了14.44%,且三個行政村中有兩個為貧困村。受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產業發展後勁不足,農牧民增收渠道單一。

孔向花同志被組織提拔到西倉鎮擔任領導,就是讓她發揮曾在縣發改委長期擔負責項目工作的優勢,帶動西倉鎮脫貧攻堅。她面對西倉鎮的現狀和困難,沒有氣餒,而是主動作為,她帶領黨政一班領導幹部搶抓扶貧機遇,把項目建設作為促進群眾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依託黨建陣地強化宣傳引導,2016年1月至今召開大小會議120餘場次,現場培訓12次,參會群眾1000餘人次。先後在全鎮14個村民小組6個村民小組中建成生態文明小康村,另3個村民小組生態文明小康村正在積極建設中,全村農牧民的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4003元,2018年底達到了6300元,使全鎮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使全鎮農牧民切身感受到了政策帶來的紅利。

孔向花同志到西倉鎮以來,不斷轉變「抓扶貧就是給資金」的觀念,堅持走「造血」道路,她作為全鎮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人,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促落實,層層簽訂責任書,人人立下軍令狀,全面構建脫貧攻堅眾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的大決戰局面。她深知脫貧攻堅,是黨交給基層幹部的光榮任務,也是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一直以來都是對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解決、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工作親自督辦,發揚「5+2」、「白+黑」的實幹苦戰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思想,經常在黨委會、幹部職工會、工作專題會上宣講中央、省州縣扶貧開發決策部署,引領大家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角、更深的層次去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要求全體幹部職工加強政策理論學習,將學習成果轉化為西倉發展的科學思路和具體舉措,層層責任靠實責任,在貧困戶識別工作中,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她帶頭深入各村組農牧戶家中嚴格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評議、五公示(告)」精準扶貧認定程序核定精準扶貧戶,把各項工作做到公開透明,經公示,全鎮農牧戶對精準扶貧戶評定無異議。

不斷創新扶貧機制,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探索農牧村「三變」改革工作,實行「公司+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牧戶」的經營模式,既壯大經營主體,也增加了集體資產收入,更是增強了貧困戶造血功能。經過近幾年的不斷努力,在她的帶領下,西倉鎮逐步形成了以黨員先鋒模範帶動、培養養殖大戶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引領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的努力方向。帶動發展了貧困村蕨麻豬、犏雌牛養殖、生態旅遊開發、牧家樂打造、壯大村集體經濟,經過孔書記和全鎮幹部的不懈努力,全鎮已有107戶484人脫貧解困,為西倉鎮實現脫貧致富奠定堅實的基礎。

心繫群眾不忘初心謀福祉

孔向花同志常對黨員幹部說「群眾的事就是鎮上的大事,群眾的利益一定不能在我這裡損害一點點!」她這樣教育幹部,同樣也身體力行。

自「垃圾革命」開展以來,孔向花總是衝鋒陷陣,帶領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率先實行黨員村民監督制度,實行小網格管理,同時充分發揮文明督導隊的監督作用,加強衛生巡邏,定期在全鎮開展環境衛生評比活動,對衛生工作先進的村頒發流動紅旗和給予獎勵,制止垃圾隨地亂扔現象,逐漸提高村民的環保意識。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全鎮的環境衛生面貌大大改善,如今又通過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的層層推進,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已是群眾的共識。而且全鎮各村實現了有集體經濟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衛生室,有文化室,全面實現了「村美、業興、家富、人和」美麗宜居示範村。

為增進與當地群眾的幹群關係,把自己的工作深深紮根到牧村,孔向花同志剛剛到任西倉的時候,為全面而儘快的了解西倉鎮基本情況、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她組織全鎮幹部職工不辭辛勞的走遍了全鎮每家農戶,建立了農牧戶信息卡,摸清全鎮貧困底數。她的足跡遍布每個自然村,有住人的地方就有她的身影。牧民經常白天在外放牧或干農活,晚上才回家,孔向花同志就經常晚上到群眾家裡了解情況,噓寒問暖,幫助村民解決現實困難,為群眾代辦低保、醫療報銷等實事。她還特別關心老年人身心健康,利用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開展各類敬老活動。在每年重陽節時候,她都帶領鎮上的幹部,為全鄉鎮80周歲老年人開展「為老人送鞋,為老人洗腳」活動,熱鬧非凡,群眾紛紛說「這是西倉鎮最感人事,只有孔向花書記才能想得這麼周到」,她在當地開啟了尊老愛幼的風尚的同時,也讓當地群眾真切地感受到鎮上的幹部是真情為民辦事的。另外,孔向花同志還定期走訪慰問空巢老人、低保對象、貧困黨員等,通過點點滴滴的言行再現了對當地群眾的赤誠關愛,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她的工作也隨之得到了各級幹部群眾的支持和擁戴。

落花無言,下自成蹊。孔向花同志時時以黨章黨紀為鏡,以焦裕祿等先進典型為標杆,持之以恆的貫徹落實中央、省州縣各項規定,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工作的敬業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處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采,始終堅守了一名基層領導幹部的敬業精神,這一份勤懇,這一份執著,贏得了全鎮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2015年被評為全州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8年被甘肅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活動先進個人,在西倉鎮工作的幾年,連續三年在全縣幹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ES50G4BMH2_cNUg9t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