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企退幹部的退休感悟,就6條,太深刻

2019-07-26   老樂族

理解萬歲,心寬百歲!

不知道多少朋友企業退休的?我就是企業退休員工中的一員,今天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是我們企退群友(據稱是一位小幹部)寫的,他總結自己的退休生活是6個字:不能期望過高。——對待退休後的人和事,不能期望太高。

雖然道理很粗淺,但是看完後內心卻感觸很深刻:不能期望過高,理解萬歲,心寬百歲!



期望,就是對希望的等待。作為退休人,我們不能期望太高。

  • 一方面,自己的能力不能去滿足無限的慾望,反而會受累;
  • 另一方面,對他人過度的希望只會招來失望。如同沐浴,溫度適宜舒舒服服,若升高二度,就可能被燙傷。


在我們尚能力所能及的時候,對他人儘量少些期求和等待,儘量多靠自己的雙手,這樣會得到諸多驚喜。所以:不能期望過高,理解萬歲,心寬百歲!

01

對老伴不能期望過高。你老了,她也老了,照顧得好,要高興要感謝;不到之處,不去挑剔,自己動手,拾遺補缺,不能依賴,更不能生氣和抱怨。

想吃什麼,自己可以去買,尤其要學會一些基本的做飯技能,至少,特殊情況下能吃上飯。


02

對子女不能期望過高,更不可苛求。不要把讓兒女為自己養老規劃在意願之內。他們孝敬更好,但自己一定要有打算。

不要苛求他們做這做那,給他們留下難侍候的印象。經濟上要量力,要體量他們也將步入中年,不要還像孩提時代對他們指手畫腳。

耳聞某村一位老人死後床下有9萬元,但兒女苦澀地說:「再多我們也不領情。10年前我們貸款創業,一分錢掰兩半花,他分文不減追著要養老費,結果把應急錢存成死錢,如今我們腰纏萬貫,分這幾個錢有何用?」

退休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但年輕人幾乎不能明白人老去的痛苦。老人的錢包括子女贍養的錢,是晩年生存救命的,誰也不知道走之前要用多少,總不會走的那一刻正好用完,一分不少一分不多,神仙也算不准,所以老人留9萬元給自己是正常的。但子女不明白,不稀罕,老了才會明白,捐了有才會稀罕。

這種情況,應該感恩老人,省吃儉用,臨走不用子女的錢看病搶救,還"自費"辦後事,幫年輕人省事省心啊!為老人心酸。所以,同齡的退休朋友們:謹記了為自己打算,要知道老了病了醫藥費很貴的,現在宣傳病重不醫不治,不醫不治怎麼知道能不能治好呢?


03


對組織、對單位不能期望過高。政策落實基本到位,就已經很好了,再有新的關照就是驚喜,值得感恩了。

同小區的朋友裡邊,有的人拿1000,有的人拿2000,都不高。本來自己拿2000的還挺開心,但有天突然聽到隔壁張阿姨加了200元補助,馬上就覺得自己的錢少了,這樣一想便會煩惱叢生。


04


對朋友不能期望過高。懷著純真質樸之情交友,不圖回報,只求帶來好心情,友誼帶來愉悅,穩定情緒提高抗衰老能量。有回報是驚喜,無回報也不會去想那回事。

外出旅遊,大家的錢都很緊張,如果不是有人可以埋單,就是各人買各人的單。別人不原因幫你埋單也不要有意見,只要有個伴能夠出門遊玩就是開心的事。實在遇到不靠譜的人,下次不再相約就是,年紀大了,也不需要那麼多情商哲學。


05


對社會也不能期望過高。一是,畢竟現在社會穩定,整體上都富裕了。

想想國民時期物價上漲一萬倍,想想1949年剛解放及1960年代物價波動之大;再想想那些動亂國家的苦難,我們已經非常幸福了!即使是低保戶的生活水平,也高於五六十年前中等以上生活水平。這樣一個大國想要社會上一點事沒有,可能嗎?

二是,每天出門辦事購物,高高興興出門,快快樂樂回來,就是幸福的一天。

成年累月與方方面面的人交往,不可能都是笑臉,公交車上也不可能都讓座,人人都不容易,誰都有個不順心的時候,只要記住「理解萬歲」就可以了。


06

對身體不能期望過高。現有一說:「小病是福」。小病類似黃燈,可以讓你警惕起來——要注意關照自己了。

期望過高,還可能引發過度治療、過度鍛鍊、過度進補。這樣你的心就累了。心一累,結果會適得其反。想一點病沒有,想保健得像小伙子一樣,可能嗎?還是把小病當作朋友,友好相處為妥。

人老了,多點寬容理解,要有長者之風。對朋友,家人,社會,國家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理解萬歲,心寬百歲!同意的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