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莫
01
人生,就像經歷一場漫長的旅途,就像是一個苦行僧,人之修行,在於心的修行。
旅途中不僅有幸福和快樂,還會遇到各種傷心難過的事情,解決一個又一個棘手的問題。
在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很多人會抱怨,上天為什麼會那麼不公,每次總是在馬上就要成功的時刻,給自己增加障礙,讓自己前功盡棄。
當埋怨、計較充斥著在我們人生中,便很難與他人親近,很難有幸福感,很難與他人交心。
「隨和」的人,總是能很好的解決問題,解決衝突,解決突髮狀況,往往也更得人心。
「隨和」是一種自律,是一種內在的克己。
「隨和」的人,不但懂得克制自我的內心,懂得克制情緒,克制與他人之間的距離,有分寸地與他人相處。
02、「隨和」的人,善於克制情緒
「隨和」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
黃渤在娛樂圈中,是出了名的情商高,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贏得了觀眾和朋友們的一致好評。很多人說他天性就是如此,但其實能做到如此「隨和」,是經歷了太多的磨礪。
他曾經講過自己出名之前的一些往事,當時自己沒有名氣,只能在酒吧做歌手,必須唱夠多少首歌,才能夠結到工資。有了這些微博的工資,自己才能繼續生活下去。
他長相併不英俊,有的時候上台唱歌,還沒有開始唱,就被人起鬨,讓他下去。如果這時候,自尊心受傷,或者是不受這樣的委屈,他完全可以拂袖離去。
但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下了一個台階,然後選擇了一首祝福大家的歌曲,仍然是希望在場的大家都開心,堅持唱他的歌。
在他「跑龍套」的那個階段,仍然是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從來沒有過抱怨,也沒有發過脾氣。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更接近於成功。
發脾氣是沒有用的,誰都可能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受盡各種白眼,嘗遍人生疾苦。如果被情緒控制,變得煩躁、暴虐,那麼人生就會走向不可控的境遇。
只有控制住情緒,才能解決實際問題,總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遇見這個世界的美好,才能夠放下不如意的所有事情,讓自己輕裝上陣,勇往直前。
「隨和」的人不會隨意發脾氣,讓人感覺更好相處。
03、「隨和」的人,溝通力更強
「隨和」的人,更注重傾聽,注重對方的感受,善於溝通。
「隨和」的人,善於溝通,懂得四兩撥千斤,既化解了自己的危機,也讓別人無話可說。這是一種從容的大智慧,也是一個人,善用語言的一種最高境界。
當我們憤怒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可能會誇大其詞,也可能會言不由衷,會把矛盾激化得更加不可收拾,甚至會引起一場戰爭。
而「隨和」的人,能夠做到不卑不亢,不諂媚逢迎,也不懦弱讓步,很好的掌握分寸,平和面對,讓事情得到完美的解決。
「隨和」的人,善於傾聽,也更會注重別人的感受。
「隨和」的人,在做決定做某一件事時,不會強行讓別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是更願意和對方一起做對方喜歡做的事情。
04、「隨和」的人,內心更為強大
「隨和」的人,包容力更強,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大仲馬說:「煩惱與歡喜,成功和失敗,僅繫於一念之間。」
能夠心平氣和解決問題的人,往往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去過度的生氣懊悔,浪費更多的時間。
他們總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能夠更加快速的振作起精神,讓自己的工作繼續開展下去。
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會把責任都推給別人,而是去思考自身有什麼不足。能更好的帶領團隊重新振作,團結在一起,去包容和理解,讓團隊能更好的發揮出自身的價值。
有一顆強大的心,才能夠更好的處理突發問題。在一念之間,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去發展,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問題,讓自己徹底走向失敗。
「隨和」的人,在遇到別人做錯了事時,不會一直揪著別人的錯誤不放。而是會安慰他,給他機會,告訴他如何做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即便是別人犯了很大的錯,「隨和」的人也會輕描淡寫的指出對方的錯誤,不會嚴厲的批判對方。
「隨和」的人,更懂得找問題,懂得包容,不責怪和埋怨。
05
「隨和」的人,活得更為通透。
契科夫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應該高興才對,幸虧不是扎在眼睛裡。」
當我們失敗,或是遇到不好的情況時,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就像是我們錯過花開,但是我們還能期待秋實,要向好的方向去想,給自己加油打氣,而不是為一件事糾結不已。
面對不好的天氣,有些人會說真晦氣,哪裡也不能去,耽誤出去郊遊,還讓人感覺寒冷,怎麼都不舒服。以這樣的心情,會讓一整天都過得很糟糕。
而「隨和」的人卻會想,這樣的天氣,會讓一切都安靜下來,可以好好在家看看書,也可以就著雨聲,好好補個覺,這樣的日子過得多麼愜意。
同一個事情,不同的是怎麼去想。「隨和」的人,更能適應生活,獲得更多的朋友。
遇到不稱心時,隨和一點,告訴自己:陰天總會過去,因為有陰天,所以才會感覺陽光燦爛無比。
做個「隨和」的人,生活便處處有陽光和溫暖。
-END-
今日話題:
你是一個「隨和」的人嗎?
歡迎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z1hDXIBiuFnsJQVGK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