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吉林,
你先會想到神山「長白山」;
天池之水從山脈汩汩流出,
形成 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三大水系,
時時滋養山下的土地與人民。
而就在神聖的長白山腳下,
有這樣一座城市——
地處松花江、鴨綠江的兩江流域,
被譽為最正宗的「白山黑水」。
它年輕而不張揚,安逸而不凋敝,
就像天色破曉,
人們等待著第一縷朝陽的霞光那樣,
這座城市也在等待著未來的崛起振興,
到那時,它的風采便更加華麗——
白山市
撰文、攝影 : 王馨平
(向左滑動查看白山市全景)
白山市夜景
大美渾江,魅力山城:白山市
白山市,因其沿渾江而建,別名渾江市
因為它優渥的自然資源,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便在白山留下了活動痕跡。
1954年白山市由原遼東省劃歸吉林省,隸屬通化地區。1985年市管縣體制,通化地區下轄通化、渾江兩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 1994年正式更名為白山市,政府駐地八道江區。下轄:八道江區、江源區、靖宇縣、撫松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臨江市。 渾江以南為老城區,新區江北也就是渾江以北。
從江南望江北,這裡是白山市東部,中間方形建築是長白山特產市場,當地人稱「山貨莊」。
白山是東北三寶的故鄉,而這裡的特產,多到像零食一樣。每天 數以萬計的人參、木耳、蘑菇等山珍都從這裡走出,走到南方,走進千家萬戶。從此也打破了「東北特產只有東北人」才能享受的流言。
渾江大街的夜色
隨著歐亞、廣澤、銀座、三江等商場的落地,讓本來處於市中心主幹道的渾江大街變得更加的熱鬧繁華,這裡便形成了白山市的商業中心。
四方山霧凇。四方山海拔1182米,位於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七道江鎮黑溝村,距白山市區約20公里
當秋季楓葉的熱情褪去,
白山則變成了雪的世界,
四方山「千樹萬樹梨花開」般的霧凇,
讓人忘卻冬季寒冷,
眼前一片徹骨美麗。
夏季的四方山銀河
2006年前白山站叫做渾江站。位於白山市東側,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堆積滿滿回憶的老式綠皮列車,坐上這趟列車我們便開始了奇妙的旅行。
白山市東部,圖下方為白山市火車站
下一站——
奇石之鄉——江源區
雲霧下的石人嶺
從白山市出發,一路向東,來到了石人嶺。
這裡是白山市與江源區的一處公路交匯,因地勢原因,夏季的石人嶺常年處於雲霧之中,茫茫的雲海與無際的林海融合成飄渺仙境。
江源區
來到江源區,雖然這裡是松花石之鄉、黑木耳之鄉,但在大街上,你也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滿族字符,你也會看到風格不同的滿族式建築——
沒錯!
這裡是滿族文化的發源地。
秋季,江源林區
江源區是三岔子林業局的駐地,
這裡森林資源非常豐富。
冬季的鶴大高速(江源段)
冬季,公路兩旁早已被白雪覆蓋。即便路旁的霧凇再美,人們也無暇顧及,只想在數九寒冬的季節里能早點回家,與家人們溫馨的團聚在一起。
江源區八里坡的冬季宛若夢中溫暖的故鄉
縱然屋外天寒地凍,
但八里坡用它的燈光點亮著東北式的熱情,
仿佛在對人們說著:
遠山之處有嚴寒,
東北雪原存溫暖。
冷了累了,來到這裡,
暖氣、火炕、東北菜,
苦寒與疲倦瞬間驅除。
礦泉城、北藥城、英雄城——靖宇縣
在江源區與靖宇縣之間,有這麼一座火山湖,它宛若藍寶石,鑲嵌在無際的森林之中;又如大地之眼,仰望著上方的天空——
四海龍灣。
林中之眼
它位於白山市靖宇縣四海林場境內。當地下水與岩漿匯聚,發生爆炸,形成了接近正圓的湖。無論何時都像一顆深邃又碧藍的「大地之眼」,永遠都是這裡最美的瞳。
四海龍灣的日出
當太陽升起,那一抹深邃的藍色美瞳已不見,留下的便是朝霞帶來的璀璨。
在四海龍灣周圍,分布著160多個大大小小的火山錐體, 龍崗火山群,也成為中國境內火山錐密度最高的火山群。雖然它們再未噴發,但是留下來的熱情永遠吸引著這裡的人們對它的嚮往。
(向左滑動查看白山市靖宇縣全景)
白山市靖宇縣
從江源區一路向北來到靖宇縣,這裡原來叫蒙江縣,因抗日英雄楊靖宇而更名。過去的閉塞導致靖宇縣一度成為了貧困縣,2020年靖宇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如今的這裡是中國第一礦泉城、北藥城、英雄城。
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烈士陵園
1940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總司令的楊靖宇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雖然我們不曾經歷過那個年代,但我們仍銘記那個年代的英雄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
松花江日暮
松花江,
一條涵蓋黑、吉、遼、蒙四省區的大河;
年徑流量762億立方米,
是 中國七大水系之一。
在靖宇縣處在松花江河源段,其中二道白河源出長白山天池,是松花江的正源。兩源在吉林省靖宇縣兩江口相匯以後始稱松花江。松花江上中遊河谷狹窄,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
松花江畔,魅力參鄉——撫松縣
白山市撫松縣
沿松花江順東而上,便進入了撫松縣。這裡最著名的也是最被人熟知的便是長白山西坡。長白山西坡位於撫松縣松江河地域內,行政區域為長白山管理委員會,這裡是 人參的故鄉。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遠眺長白山
遠望長白山頂蓋白雪,
這才是人們心目中它該有的樣子。
海拔2744米。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長白山天池-西坡
每年10月,
長白山變換色彩,
以冰魂雪魄的姿態示人。
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場一角
長白山下有一處東北邊陲最大的狩獵基地,叫做露水河長白山狩獵場。位於撫松縣露水河鎮境內,也是吉林唯一的一座狩獵場。
邊陲明珠,鍾靈毓秀——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圖片)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從長白山下來,我們的旅程也沿撫松縣往南來,到了鴨綠江流域。發源於長白山南麓的鴨綠江因水色如鴨頭而得名,位於鴨綠江源頭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便坐落於此。這裡沿鴨綠江而建,與朝鮮兩江道的「一市五郡」相對。
屹立千年的靈光塔,為唐代渤海國建造,是東北地區現存古塔中年代最早的一座。
長白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邊陲城市,這裡匯聚了鴨綠江文化、長白山文化、唐渤海文化、朝鮮族文化以及關東文化。
望天鵝瀑布
溯鴨綠江北岸自下而上,為較大的支流,共命名了二十四條山溝,其中十五道溝風景旖旎,水瀑成群,因望天鵝山而得名,又稱望天鵝風景區。
長壽之鄉,山水勝境——臨江市
臨江市
臨江市,白山市下轄縣級市。與朝鮮兩道(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
臨江市也是中國 高山紅景天之鄉。
臨江鴨綠江木排
要說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與臨江市之間的關係紐帶,那麼一定就是鴨綠江。
如果你在鴨綠江中發現大量木頭排成排,且順流而下,不要驚訝,更要為之感到慶幸。因為這是最傳統的運輸木材方式,木頭常有,而木排不常有。這也是鴨綠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鴨綠江山水風光畫廊之稱的鴨綠江神龜灣
老禿頂子的雲海
臨江的勝境並非浪得虛名。每到夏秋之季, 老禿頂子山就變成仙境。有人說來臨江,如果不去老禿頂子賞雲海、觀日出,那麼就等於沒來。當暖濕空氣流經鴨綠江時,周邊形成平流霧,而老禿頂子因其地勢高,則變成觀雲海和日出的最佳地點。
老禿頂子山星河
轉到冬季,這裡又變成了童話的世界。老禿頂子山下有一個村莊叫做: 松嶺雪村,這裡是典型的山東移民村。最早大部分人們都是闖關東來到了這裡,而這裡也依舊還保留著當年闖關東所留下來的風俗。
松嶺雪村
穿行於奇幻雪國的列車緩緩離開,
我們的旅程
就在這白山黑水之間告一段落。
旅程結束,
但永留心間的是——
白山,好美!
它潔白,它純凈,
如襁褓中的嬰兒,
被神聖的群山環抱。
點擊下圖
購買2021《國家地理》中文日曆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
就點一下「在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vPRQXUBURTf-Dn5s1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