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場繁榮的B面,比東南亞、南亞還井噴

2019-11-18     聯商網

聯商專欄:三季度GDP出爐,東部沿海除了福建省增速還能保8,其餘省市只能保6,山東已經被打到5個點。經過多年的粗放型狂奔,東部給予的粗放型機會越來越少,所有行業門檻都在大幅度提高,已經不是簡單靠努力就能夠跑出來了。出海、下沉成為很多人實現階層彎道超車的機會點。

東南亞、南亞以及中國下沉市場總是被披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供人獵奇。近年來開啟的西進運動,大量東南沿海人員開始轉戰西部下沉市場以及殺入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地。這些地方門檻低,沒有競爭,成為掘金的熱土。雖然在不同夢幻國度及地區都能賺到錢,但是爽的程度卻各不一樣。

前天,穆迪宣布將印度GDP從5.8%下調至5.6%。2018年8%的GDP增速到今年二季度5%的增速,印度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緊緊咬住5%不放,力保不破。

越南前三季度GDP增速6.98%,達11000億人民幣,依靠工業9.38%的增速拉動前行。

柬埔寨預估2019年GDP增速7.1%,人均GDP1600多美元

至於柬埔寨,已經可以跟東部沿海縣城的經濟相抗衡了。那是一個奇特的社會,整個國人的零和遊戲。

從人口規模來看,雲南+貴州人口略低于越南,但經濟總量及增速遠超越南。考慮到語言文化等背景更加容易融入,出海不如西部下沉市場來得爽。如果說東南亞等地很多地方相當於中國90年代至2000年代,雲南、貴州相當於東部沿海十年前的爆發期。

上線城市上升空間逐步被封殺,以前窮,只要努力還能翻身;現在窮,只能靠拼多多躲在五環外艱難求生。逃離北上廣深的風潮,讓下沉市場的井噴來得更猛烈些。低門檻創業,吸引了一波又一波下逃人群。今年的下沉市場,比以往來得更瘋狂一些。

西部小縣城裡今年新開了10家酒店,除了遊客的光顧,還有三五成群的淘金者。在這個小縣城裡可以聽到各地的方言,街上來來往往不同地區的車牌,他們當中很大部分都想在社會上升通道封閉前,進行最後一搏。

縣城裡一個購物中心啟動招商,每天各種尋求商機的人群湧來,他們對於下沉市場有著強烈的慾望,希望能夠在這裡逆襲。購物中心想招家超市,一下子十幾家超市來詢價。叫大潤發的有3家,叫世紀華聯的2家,叫永輝的2家,還有各類知名的、不知名的以及某某瑪特超市,難得見到中國超市百態。很多人覺得高仿超市可能都是爛超市,這個應該是真的,但還有很多山寨超市其實比已經跑出來的知名超市做得好。

當你去他們超市實地考察後,會發現下沉市場的招數真是千奇百怪,比上線城市好玩多了。至於裝修什麼的,複製起來是最沒技術含量的東西,只要捨得投錢都不是事。不少以前知名零售高管離職後與資本對接後,開始孵化出新的玩意來。

一些超市在起步做紮實後,已經開始啟動去山寨洗白過程。相對外來大型連鎖超市,小型在地商業有時候更有活力,更能挖掘地方魅力,給地方帶來繁榮。這是一個山寨與爆發同時並進的窗口,就像以前台灣大潤發因為高仿萬客隆、歐尚,在一線城市很難拿到物業,掉頭到三線城市,立馬如魚得水。

下沉市場不少企業也想著像大潤發當年一樣逆襲,很多企業甚至把大潤發當成高仿的祖師爺在膜拜,相信自己就是下一個大潤發,早晚有一天會殺入城裡。

在沿海地區做購物中心基本就固定那幾家超市談,不是A,就是B,商務條件大致有個行業標準,其實也沒什麼好撩的。整個行業都開始固化,除非有新超市突然殺入,不然圈子都很窄的。每個超市長項是什麼,短項是什麼,該怎麼搭,基本一清二楚。像西部下沉市場這種百花齊放的局面根本看不到。

當上線城市還在招商難,主力店紛紛撤場之際,下沉市場開啟了選商的另類之路,這在以往是難以想像的。井噴的不僅是超市潮,還有KTV這種在上線城市快要絕跡的上古生物以及眾多上線城市白堊紀時代生物,紛紛尋求紮根下沉市場。如果想要追憶,這裡可以發現很多上線城市人記憶中的始祖鳥,絕對童年的味道。

同時,巨頭的身影頻現,線下店也在尋求落地。京東家電、蘇寧易購……,爭相想要殺入。

返鄉團開啟高仿羅森、奈雪的茶等創業之路,便利、輕食水吧成為逃離北上廣深回鄉創業年輕人首選。

電商、實體、返鄉團、掘金團構成了本輪下沉市場的主力,從不同側面瘋狂切割市場。

縣城裡超市毛利可以做到25個以上,像永輝這種全國性超市只能做到18個點,卜蜂蓮花這種外資超市前後台毛利加起來也就16個點,可以想像下沉市場有多大空間。以全國通用度量衡沙縣來計價,縣城一碗扁食是10元,比東部沿海還高。

下沉市場因為沒有競爭對手,所有生物生活在固定的圈子裡,如果沒有外來物種影響,這種生態仍將持續下去。電商影響了一部分年輕人消費習慣,大部分消費仍舊依賴本地盤。個別消費力強的會選擇去省會城市,低頻。

下沉市場這種畸形的毛利高地,成為掘金者的熱土,它有著東部市場難以企及的毛利。下沉市場長期固化,導致這裡反應遲鈍,企業也沒有升級的慾望,守著不錯的利潤爽爽的過。

對於經過在東部市場博弈過的選手來說,組團快速撕開市場是很容易的。消費者對本地盤口已經產生厭倦,只是無力反抗,正盼著解放。

下沉兩大最容易撕開的口子:

1、消費升級。比如茶飲輕食是當地年輕人最希望突破的品類,希望與上線城市接軌,能夠在縣城裡也享受到城市同等水準。年輕人對於這塊消費價格敏感度不是太高,更看重社交需求。

2、畸形物價。過高毛利定價與收入成為反差,絕對是歡迎解放的。可以快速形成收割潮。

下沉失敗案例多的主要是單打獨鬥,部分掘金者想要通過個人力量撕開整個盤口,就可能會被當地強大的土著+軍閥勢力反噬。很多人抱怨下沉熟人社會、消費特點奇怪等,主要是單體能力不足以改變消費市場結構。組團攻擊,通過資源整合互動,有組織性系統性打開缺口, 才能更好的保障成功率。

下沉市場的井噴並不是簡單的複製上線城市消費結構,差不多相當於上線城市殺馬特非主流時代,同時因為信息獲取的同步性,會在局部超越上線市場同期。在95後、00後與上線城市跟進程度會特別明顯,差別是消費力不足,以高仿線為主,能引入平價正牌更佳。

95前受制於職業及收入分化較為嚴重,一部分人與上線城市消費力無差異,一部分人處於麻木狀態,需要外部力量重新激活。同時,最重要的還是改善當地收入結構以及重新分配機制,才能更好的享受到消費溢價。

(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王國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sVLfW4BMH2_cNUglrV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