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嘆嘆
讀《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一種說法,晴為黛影,襲為釵副;也總是有人站隊,有人喜歡黛玉,有人欣賞寶釵。但是對於晴雯和襲人,更多的人站晴雯一邊,而襲人是很多人都口誅筆伐的人。
有人覺得四兒,芳官被逐出大觀園,晴雯的死都是襲人告的密,襲人是大觀園中最偽善的的人。但紅樓夢的偉大還在於它對人物的塑造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也都有各自的閃光點。
襲人究竟做了什麼讓人不待見的事呢?她真的是我們一般認為的那麼不堪嗎?
我想,首先來說,襲人心地是善良的,經常寧可自己吃虧,也不願看到別人受到傷害或指責。
文中第十九回,寶玉想襲人愛吃酥酪,便給襲人留了些,誰知被李嬤嬤吃了。寶玉正要說話時,襲人勸道:前兒我因為好吃,吃多了,好肚子疼,鬧的吐了才好了,擱在這裡白糟蹋了,他吃了倒好。
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襲人不願多事。但是襲人為什麼沒有說:他吃了就吃了,沒關係這樣一類的說辭。這樣說,更能體現出襲人自己的大度。
但是襲人沒有這樣,她不是想讓寶玉知道自己究竟多賢淑,而是她內心是真的善良。所以襲人絕不是那善於做作的女子。
文中第三十回,寶玉因開門一事,誤踢了襲人一腳,踢得還很嚴重,寶玉想命人燙雄黃酒,但是襲人拒絕,並且知道寶玉內心不安,待要不叫他服侍,他定不依,況且定要驚動別人,就只得由他罷了。
第六十回,林大娘和丫頭們鬧起來,眾人準備找平兒來做主攆了林大娘,正是襲人動了惻隱之心,不忍攆其出去,便教訓了幾句,將此事化解了。
由此可見,襲人的心地純真,就是這些發自內心的善良,很多讀者認為其是偽善,實為襲人感到不平,嘆嘆。
襲人也相當有職業精神。
賈母素喜襲人心地善良,克盡職任,遂與了寶玉。這襲人亦有些痴處,服侍賈母時,心中眼中就只有一個賈母,今與了寶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這句話對襲人的職業精神是一個非常好的概括。蒙府本脂批說:世上有職任的,能如襲人,則天下甚幸。
那麼襲人是如何成為寶玉身邊最得意的丫鬟的呢?
首先是照顧寶玉的飲食起居是非常細心的,簡單舉個例子:寶玉去上學時,襲人把書筆文物收拾的停停妥妥,大毛衣服也都包好,學裡冷,比不得家裡有人照顧,腳爐手爐的炭都交出去,不要凍壞了自己。
這些事情,襲人可以說是做到了事無巨細。以至於寶玉都離不開襲人了。這裡就不贅述。
在怡紅院,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鬧點兒矛盾是很常見的,作為怡紅院中說話有分量的襲人,起到了很好的潤滑作用,調停各方矛盾。晴雯和寶玉鬥嘴時,襲人及時出來調節,即使被晴雯懟的臉紫脹起來也依然不忘勸解。
文中第五十八回,芳官和乾娘吵起來,鬧的不安寧,也是襲人讓麝月去震懾住了此次矛盾。
襲人一直在維護怡紅院的和諧,不願意這裡出了大事情,一旦出了事,誰都不好交待。
對自己,襲人也嚴格要求,文中第六十七回,襲人遇到老祝媽趕蜜蜂,襲人告訴了老祝媽對付蟲子的方法,老祝媽摘了個果子給襲人。但襲人正色的道:這哪裡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供鮮,咱到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矩都不懂了。
這樣一個小細節,看出襲人的職業精神,擺清自己的位置,有慎獨的品質。
作為一個丫鬟,對自己的主人寶玉更是忠誠之至。襲人明知道寶玉不喜歡別人勸他仕途學業,可還是不只一次的勸說寶玉。在寶玉挨打後,襲人又一次冒險向王夫人進言讓寶玉搬出大觀園
這是她冒著相當大的危險做的,要知道說這些話,很有可能得罪上司,但襲人做了,正是她對寶玉,對賈府的責任心,才會說這些肺腑之言。
有人說襲人這是為了她自己,她知道自己是寶玉的妾,才會做這些,甚至將自己予了寶玉。沒有人是完全無私的,好不容易有了生存之地,襲人不得不為自己考慮,只是她的犧牲太過徹底。
襲人一直不願意怡紅院出亂子,但她並不是禁止這裡的娛樂活動。記得下雨天,女孩兒們關著門,堵上溝,把鴨子放到水裡 而眠。這些美好事情的發生,我相信襲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
有人說襲人奴性太重,我覺得這對襲人太過苛責,作為一個丫鬟,她無依無靠,自幼被賣進賈府,有了生存的路,她自然要抓住寶玉這唯一的寄託。
襲人沒有晴雯的火爆脾氣,沒有秋紋的仗勢欺人,沒有小丫頭的不懂事,沒有老媽子的倚老賣老。她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在賈府求得生存之地,這有錯嗎?
至於那些說襲人告密導致晴雯慘死,四兒被攆的聲音,我只覺得文中沒有交代,一切都只是猜想。
第七十七回,晴雯被攆後,襲人說了這一番話: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就費這樣心思,比出這些正經人來,還有一說,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便是這海棠,也該先來比我,也輪不到她,想是我要死了。
因此,有人根據這一番話得出襲人真的太過狠毒。可是為什麼不換一種想法:寶玉因晴雯被攆後,以海棠花枯影射出是晴雯要死,襲人說這番話不過是勸寶玉,就算是海棠花影射也應該影射的是她襲人,不是晴雯,希望他放寬心。
我一直相信襲人的善良是真實的,不想為襲人正名,只是覺得襲人這樣一個丫鬟,能夠在自己的能力之內,做到這麼多,是很可貴的。
可是對襲人的批判太多,我為襲人一大哭。
如果說黛玉是寶玉精神的寄託,襲人一定是寶玉在現實生活的寄託,所以以「賢」字稱讚襲人,實乃實至名歸。
根據判詞襲人最後嫁給蔣玉涵,我覺得不是襲人她的結局好,而是曹公所說的:能娶到襲人是蔣玉涵有福氣。
重酬徵稿點擊參與
主編:與心幽歡微信號:hutashi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