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廣州開啟營商環境改革3.0時代

2019-11-09     中國企業報

在過去的前三季度中,廣州迎來了24.82萬戶的新登記企業,全市實有市場主體達到226萬戶。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約909戶新企業選擇廣州成為「起跑地」。

市場活力的涌動,是營商環境優化的直觀表現。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好的營商環境能夠讓企業發展輕裝上陣,加速奔跑;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人力、物力、社會資本等生產要素流入的指南針,更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廣州市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行動方案》(下稱《方案》)中明確,廣州要率先對接國際先進營商規則,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推動廣州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任務已經明確:圍繞企業和群眾最為關切的環節,著力減流程、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解決營商環境最突出的問題。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廣州樣本」,這是廣州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闢的光明前景。

改革引領,激發市場活力

開辦企業,需要耗時多久?怎樣準備材料、跑部門?創業青年劉超曾預設過多種情況。

一個半小時,是她拿到全國首張通過「區塊鏈+AI(人工智慧)」平台辦理的企業營業執照的速度,也是廣州營商環境給出的答案。

而在8月底,來自湖南益陽的陳先生在辦照前也曾有這樣的擔心,「剛開始,我擔心要跑很多單位、蓋很多章、重複提交各種材料。」通過微信辦理營業執照,一天內就讓他懸在心口的「石頭」落了地。

商事登記是開辦企業的第一道門檻,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企業的「堵點」,正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突破點。

《方案》提出,廣州要實施新一輪商事制度改革,創新商事登記模式,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全程電子化商事登記全業務、全流程、全區域覆蓋,全面提升開辦企業時效,推動企業「准入」「准營」同步提速。

減流程、減時間、減成本、優服務……一系列改革在廣州不斷鋪開。

4月12日,廣州市政府印發《廣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實施新一輪商事制度改革。以越秀區為例,從提交材料到領取營業執照、公章、發票及辦理銀行開戶,只需1天,最快僅需2小時。

針對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准營」的難題,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全面鋪開「證照分離」首批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分類改革,推進「照後減證」,確保「准入」「准營」同步提速。

難點得到進一步突破。10月24日,越秀區市場監管局頒發了首套「聯辦證照」,率先全市實現「准入即准營」。「今年年底,我們將在南沙自貿片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對中央層面設定的全部523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動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丁力透露。

市場准入再放寬、再提速、再優化,已經成為廣州吸引企業投資興業的「利器」。

「這是我第一次在廣州開辦公司,方便和快捷是我最大的感受。」廣州薩布理貿易有限公司法人、來自埃及的薩布理選擇將企業落戶越秀,便馬上體驗到一站式「即刻辦」、登記資金「無限額」的便利。

數據顯示,廣州在去年廣東各市開辦企業便利度評估中,全過程辦理用時3.25天。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301家在穗投資或設立機構。

「廣州還將推動新一輪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商事制度改革新突破,2019年底前將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在1個環節1天辦結,2020年將開辦企業全流程整合至1個環節0.5天辦結。」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對症下藥,瞄準企業痛點

「投資經驗告訴我們,營商環境的痛點在於流程手續多、投資成本高、產出周期長。」在「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上,作為企業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深知營商環境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哪裡的營商環境好,企業就去哪裡投資。而影響營商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市民、企業辦事的便捷度。

一個縱橫全覆蓋、服務全渠道、事項全標準、內容全方位的「智慧政務」平台,正在廣州逐漸成型。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已經印發《廣州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推進工作方案》,並將逐步形成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庫,實現政務信息互聯互通。

打通了渠道,海量的數據加速流通。當前,廣州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接入單位138家,累計交換數據429.74億條,日均交換數據2010.9萬多條;市區政務服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平台信息交換量累計達3.27億條,日均共享信息50萬多條;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平台累計辦理項目5011個,涉及審批業務9591筆……

各平台數據的「無縫對接」簡化了辦事流程,減少了跑動次數。集成式的窗口服務,則讓市民、企業現場辦事「只進一扇門」「只到一扇窗」。

如今,市民、企業來到位於珠江新城的廣州市政務服務大廳,一共可以辦理涉及36個審批部門的1002項政務服務事項。這些事項都被納入了「一窗」綜合受理的範圍,大大降低了辦事成本。

「我們還將在已率先實施『一窗受理、綜合服務』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文濤表示。

「智慧政務」平台為企業辦事提速,但這只是企業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痛點」「堵點」的冰山一角。納稅負擔重、獲得水電氣手續繁瑣、融資難融資貴、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到位……一道道難題橫亘在企業面前,需要的正是廣州構建更有效率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為企業帶來切實的幫助。

從去年10月廣州印發《廣州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到今年3月出台《廣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再到本次發布的《方案》,一年的時間中,廣州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層層推進,並逐步釋放改革紅利。

今年上半年,廣州共計減稅238.8億元,累計306.4萬人工薪所得不再繳納個稅;開辦企業壓縮至2個工作日,納稅便利化改革創「7個全國率先,1個全省率先」;完成電水氣外線工程審批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

先行先試,樹立「廣州樣本」

新辦企業,刻一枚公章要多少錢?廣州斯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張小姐在新年伊始,收到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送上的「新年禮物」——區里為企業免費提供的印章,這讓她感受到了營商環境的改善。

一瓶紅酒的通關,又需要多長時間?以前,紅酒要100%現場查驗再去實驗室抽檢,加上其他手續,全程超過10天。得益於南沙「優化營商環境77條」,現在紅酒最快只需3小時即可通關。

從一枚免費的公章到一瓶紅酒的「極速」通關,營商環境改革的「廣州樣本」正於細微之處勾勒。這座「千年商都」正謀划進一步加速高質量發展,並將營商環境改革作為重中之重。被譽為「軟實力」的營商環境,在廣州陸續有「硬措施」托底。

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局、「來了就辦、一次搞定」審批服務、全國唯一的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政策兌現服務……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營商服務招牌已然在全國打響,《廣州高新區(黃埔區)建設廣東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行動方案(2019—2022年)》的迅速出台,則以28項改革、45條具體措施按下優化營商環境「加速鍵」。

行動最有說服力,落實才見真功夫,一系列改善營商環境的行動正為廣州企業鬆綁除障。

「我們遇到什麼問題,只要準備好文件,區里相關工作人員就帶著我們去解決問題。」最近,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振正忙著建設禾信產業園。他感受很深,產業園建設要經過多部門的審批,以前三四個月辦不了的事情,現在有時3天就能辦好。

「足不出戶,在網上2個小時就辦完了所有流程!」今年4月,南沙區在全國率先開展實施商事登記確認制度。手拿著全國首張商事登記確認制營業執照,廣州市信華置業有限公司業務拓展負責人侯毅興奮異常。

在「足不出戶」的便利間,一個個領先全國的舉措落地,營商環境改革的「廣州樣本」也逐漸清晰。

「我們還會推出營商環境改革3.0,就是為了營造更好的發展氛圍,為各類企業提供具有活力的發展空間。我們對廣州發展的未來充滿信心。」廣州市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建榮表示。

專家觀點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周林生:廣州優化營商環境要更具有改革創新精神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周林生認為,打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廣州一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作為『千年商都』,廣州有著包容、開放的城市精神,人們從外地來到廣州可以非常快地融入當地族群,而不會覺得陌生。」同時他強調,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配套,讓人們很願意來到廣州工作、生活,這對於廣州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加分項。

本次印發的《方案》指出,廣州要緊緊扭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個「綱」,對表對標最高最好最優,以改革實效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對此,周林生表示,這是廣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之一的使命擔當。「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要充當『領頭羊』的角色,在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體制改革中要更有勇氣、更有擔當、更有改革創新精神。」他提到。

「這幾年廣州的營商環境一直在優化,例如審批制度的改革、政務服務的電子化等等,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周林生認為,在接下來進行的營商環境改革中,廣州或可在共性技術平台的打造上下更大力度,幫助企業解決更多的技術問題。他同時建議,為引導產業更高質量的發展,廣州也可以通過增加產業引導資金的規模,打造更健康、具有活力的產業成長環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歡迎電話、郵件或微信諮詢。

【周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是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管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服務地方經濟、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型智庫型融媒體。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由《中國企業報》專業團隊編輯出版,通過對國內外營商環境信息的全面搜索和長期跟蹤,對營商環境信息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提供「最新、最重要、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營商環境動態信息。《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

【內容特點】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的內容分為【調研】【政策】【訪談】【案列】四大板塊,內容廣泛、信息豐富、具有深度。

《調研》欄目,即時呈現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組織的34個調研組在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採訪調研和產業服務的最新成果;

《政策》欄目,分為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宏觀政策層面,邀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國家各部委發布的有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地方政策層面,及時梳理全國各省、市、區以及園區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信息,並根據用戶需求,再細分為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環保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多個專題,實行定製化服務;

《訪談》欄目,地市、司局級以上領導和知名專家關於營商環境的講話、演講和訪談;

《案例》欄目,以園區招商、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及時報道各地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服務、管理、人才、稅收等方面。

周刊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為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形式的內容。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周刊中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

融媒體周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周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周刊供稿,周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布。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布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

010-68735713,68701052

聯繫人:康女士,劉先生

郵箱:zhiku@zqcn.com.cn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

本文選自南方日報。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na2TW4BMH2_cNUgDSx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