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8月7日晚,新鴻基&平安聯合體以132.6億拿下江河匯寶地的消息傳來後,杭城商業市場為之沸騰。
近年來,港資房企內地投資熱情高漲,以新鴻基、恆隆、新世界、九龍倉等為代表的明星港企紛紛加入熱門城市的地塊爭奪戰,杭州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例證。下面就以2018-2019年為時間軸,杭州3個轟動的拿地案例加以說明。
百井坊地塊
出讓時間:2018年5月28日
參與房企:恆隆、新鴻基、銀泰、華潤等
最終贏家:恆隆
成交價:107億
百井坊地塊東至杭州糧油商品貿易大廈、體育局宿舍、天水苑等,西至打枝弄,北到體育場路,南接百井坊巷。 地塊出讓面積為44827平方米,地上可建體量為19.41萬平方米,總起價49.1億元,摺合樓面起價高達25301元/平方米。
百井坊地塊,位於杭州武林商圈。這裡不僅有錢王井、基督教會天水堂、天主教堂、司徒雷登故居等歷史文化建築,更有杭州大廈、銀泰杭州武林總店、國大城市廣場、浙江大酒店、杭州劇院等時尚地標,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2014年,恆隆地產一行來訪下城區,明確表示將永久自持,並希望將百井坊項目打造成世界級商業項目。之後,銀泰、華潤、新鴻基地產等公司的身影也出現在角逐「百井坊地塊」的戰場上。
最終,恆隆以107億高價拿下杭州「武林商圈寶地」百井坊地塊。
2019年初,杭州百井坊地塊項目的英文案名定為「West Lake 66」,數張效果圖隨之曝光。
據《聯商網》了解,該地塊項目的樓面面積有19.4萬方,其中地下庫面積在3萬方至4萬方之間,將規劃一個商場、一家酒店和五座辦公樓。從英文案名中,這個項目打造為恆隆廣場的機率很大。因為熟知恆隆在上海等地的項目可知,恆隆廣場項目的英文案名都是「xx 66」的格式。諸如,上海恆隆廣場的英文案名為「Plaza 66」、上海港匯恆隆廣場的英文案名為「Grand gateway 66」、昆明恆隆廣場的英文案名為「spring city 66」、大連恆隆廣場的英文案名為「Olympia 66」。
望江新城商住地塊
出讓時間:2019年7月30日
參與房企:濱江、新世界等
最終贏家:新世界
成交價:97.92億元
杭政儲出[2019]41號地塊(即望江新城地塊),東至新開河、規劃綠化,南至規劃婺江路等,西至規劃海潮路,北至規劃近江路。出讓面積93364平方米,建築面積地上393886.1平方米,地下60000平方米,容積率不小於1.5不大於4.2,起始價942187萬元,樓面起價23920元/平方米。
望江地塊區位圖 圖/錢報杭州房產
根據今年上半年上城區公布未來3-5年的城市建設總體構想,曾經陳舊雜亂的望江地區將成為城市建設的重心和聚焦點。而作為一片擁有海潮寺等歷史遺蹟的地區,望江新城計劃以歷史元素為錨點,打造一條縱向的城市年輪帶,將甘王路、源泰樓、娃哈哈老廠區、肉聯廠宿舍、海潮寺天王殿、廢棄的鐵路及機務段整體串接起來。再通過新功能的引入和空間的再設計,讓部分老建築煥發生機。
而在業內看來,望江新城這一設計想法與K11購物藝術中心的理念不謀而合。K11購物藝術中心不同於其他商業品牌的亮點就在於它非常突出購物中心的藝術、人文和自然屬性,而望江新城也非常注重歷史人文概念的打造,所以在所處地區的特性上,新世界集團旗下各個商業品牌中,K11購物藝術中心最適合望江新城。
如果最終成行,這將是浙江第二座K11(第一座落戶寧波,已於今年4月開工)。
江河匯地塊
出讓時間:2019年8月6日
參與房企:濱江、潤楓、新鴻基&平安聯合體
最終贏家:新鴻基&平安聯合體
成交價:132.6億
江河匯綜合體共分為三宗地塊出讓,其中杭政儲出【2019】26號、27號地塊組成匯東區塊,用地性質為商業、娛樂康體、商務、住宅等,總起價約115.5億元;杭政儲出【2019】28號地塊為匯西區塊,用地性質為商業商務,起價15.86億元。
該江河匯綜合體地處錢塘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與建設中的杭州亞運村隔江相望,緊鄰地鐵6號線和9號線換乘站三堡站,周邊就是萬象城、來福士廣場等錢江新城高端商業配套,堪稱絕版寶地。
《招標出讓文件》中提及,該區域定位為整個長三角區域的新地標。根據規劃,江河匯綜合體不僅集住宅、商業、商務辦公、娛樂康體等於一體,還要建主題公園、雷射水幕秀和摩天輪,建築限高80米、110米、130米不等。
江河匯城市綜合體效果圖 圖/錢江新城投資集團官微
8月7日晚上19:00,總起價131億、備受矚目的江河匯綜合體項目,在錢江新城臨江金座進行商務標開標,即商務報價,濱江集團、潤楓集團、新鴻基&平安聯合體參與。最終,江河匯綜合體項目由新鴻基&平安競得,綜合得分95.33分,成交總價132.6億,成交樓麵價15532元/㎡。
同時,這也是杭州土拍史上,第四宗成交總價超過百億的土地,江河匯以成交總價132.6億,創造了杭州土拍史上單項目成交總價之最。
香港十大金牌發展商中,目前只剩太古和九龍倉未進駐杭州市場。但坊間已有九龍倉將操盤杭州之門的傳聞,是真是假,靜候市場準確消息。
聯商網大數據中心在統計中國大陸主要城市港資投資情況時發現,從總量上看,杭州並不是第一,但從當今發展勢頭來看,杭州顯然已經站到C位,這與其城市地位抬升帶來的發展潛力和商業高估值密不可分。
當被視為杭州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綜合體——萬象城落戶錢江新城以後,以往被本土商業勢力(如銀泰)牢牢鉗制的杭州商業局面開始出現鬆動跡象。尤其是當延安路商圈與湖濱商圈交界處的嘉里中心面世後,杭州市民終於有了除武林銀泰逛到西湖銀泰、湖濱銀泰in77 之外的第四項選擇。
嘉里並不是第一個到杭的港資開發商,2010年開業的萬象城就由華潤和新鴻基合資投建,只是新鴻基並未參與運營。9年過去,杭州城市經濟今非昔比,商業格局亦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各路房企大鱷的搶食之地。
有一種被普遍認可的觀點是,杭州商業能級的提升是外來開發商集體做出的貢獻。從華潤到龍湖、大悅城、寶龍、印力等等,每一家都視杭州為戰略重地並加以深耕,打造了一座座區域地標商業體。這其中,不乏日漸活躍的港資發展商身影,新鴻基、嘉里、恆隆、新世界、崇邦......近年來密集落子杭州,給杭州商業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成為杭州商業勢力的重要一極。
當然除了港資,杭州還有凱德、永旺等其他外資開發商留下的痕跡,他們也為城市的商業繁榮做出了一定成績,只是,比起港資的發展勢頭,近年來這些外資商業巨頭顯得有些沉寂。這是後話,此處暫且不表。
不遠的將來,恆隆廣場、k11、IFC(或apm)等商業明珠將陸續閃耀在杭州城市的夜空,而由這些都會型地標商業體撬動的板塊價值和繪製的商圈圖景更是不言而喻。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竟發,勇進者勝。期待這座城市的商業更加星光璀璨,活力非凡。
(來源:聯商網 周松平 郭歆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