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第二十集」季沄:血灑台灣的女地下黨員

2020-04-19     揚眼

在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到來之際,江蘇中天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攜手揚子晚報合力推出音頻欄目《江蘇紅色特工檔案》,致敬隱蔽戰線上的英雄模範,弘揚江蘇文化、傳遞紅色基因。該欄目已於3月30日在喜馬拉雅正式上線,中天龍公司在微信公眾號「龍談諜影」也同步推出《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系列故事。

掃描節目二維碼可以進入《江蘇紅色特工檔案》喜馬拉雅主頁收聽,4月19日節目更新到最後一集、第二十集《季沄:血灑台灣的女地下黨員》,由國家一級演員於東江老師播講,下面我們為大家全文刊出文稿——

季沄:血灑台灣的女地下黨員

在台灣嘉義通往雲林北港的公路旁,有一處荒蕪的墓地。幾十年來,沒有外人尋訪這處荒墳,就連墓中人的親屬也並不了解他們生前的真實身份。直到1993年年末,台灣民眾史調查專家藍博洲先生在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調查尋訪之後找到它,一段被歷史塵封多年、傳奇而悲壯的台灣近現代史終於逐步展現在世人眼前。藍博洲先生把這段歷史寫成了一本書,叫做《台共黨人的悲歌》。書中的主人公,是兩位為解放台灣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共產黨員——張志忠,以及他的妻子季沄。

1921年2月,季沄出生在江蘇南通濠河之濱一個富足安逸的商人家庭,父親季厚庵是交通銀行南通支行的中級職員,父親豐厚的收入,足以維持一家人的小康生活。季沄是家中長女,她聰明過人又勤奮努力,是南通女子師範附小和南通中學的高材生。在歷年考試以及全校或校際青少年國文、書法和演講比賽中,經常名列前茅。進入初中階段後,正值救亡運動高潮,季沄如饑似渴地閱讀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的作品以及進步報刊雜誌,受到很深的教育,於是積極投入南通中學的抗日救亡宣傳工作,寫標語,出牆報,走岀校門在街頭演講,演活報劇,參加遊行示威,當時她還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女孩。

抗戰爆發後,季沄隨全家避難上海,考入務本女中。不久,原江蘇南通中學部分遷滬教師在租界內組建通州中學,由於師生大部分來自淪陷區,校內抗日情緒高漲,季沄毅然放棄了教學環境及師資條件較好的務本女中,轉學到通州中學,並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當中。1940年通州中學驅逐了兩名投靠汪偽的特務份子,季沄是這次反汪鬥爭的積極分子。不久後,季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0年9月,季沄根據黨組織安排考入了上海暨南大學教育系讀書,擔任暨南大學中共地下黨支部委員。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暨南大學內遷福建,季沄在上海大同中學從事地下活動,後又轉到蘇州教育學院,負責學院中共地下黨學生支部工作。從這所學校畢業後,她以中學教師的身份作掩護,負責蘇州綢廠的中共地下黨工作,並指導蘇州絲織業與針織業的工人運動。

在火熱的革命活動中,一個偶然的機會,季沄邂逅了英俊聰明的張志忠,共同的革命理想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張志忠是台灣省嘉義縣人,三十年代在廈門集美學校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抗戰爆發後,參加八路軍,編入劉伯承的部隊,後轉調新四軍。

1946年,就像電視劇《潛伏》中的余則成、翠萍夫婦一樣,張志忠和季沄乘坐輪船,來到了危機四伏的台灣,從事黨的地下鬥爭。當時,中國共產黨派遣蔡孝干擔任台灣省工委書記,張志忠為工委武裝部長。那年,季沄年方25歲。季沄的掩護身份是台北市大同中學教師,他們一家住在台北市的一個藥店裡,這家藥店外表經商,實質是地下交通站。1947年2月28日,台灣人民爆發了反專制、反獨裁、爭民主的群眾運動——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發生時,張志忠在嘉義指揮了當地的武裝鬥爭。起義失敗後,他又有計劃地組織了撤退工作。

1949年8月下旬,國民黨政府「國防部」保密局通過偵破中共基隆市委會組織,順藤摸爪獲得了中共台灣省工委會秘密組織的線索,經過綜合研判之後,隨即展開嚴密偵察,於10月31日下午首先在高雄市逮捕了台灣省工委副書記陳澤民,12月29日,在台北市逮捕了張志忠、季沄夫婦。接著又於1950年1月29日,在台北市將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干逮捕。陳澤民、蔡孝乾等人接連叛變革命,唯有張志忠、季沄夫婦寧死不屈,堅持鬥爭。

張志忠、季沄夫婦被關押在位於台北的保密局看守所。在那裡,一個半榻榻米的牢房要住11個人,腳無處伸,身子無法動。不知道哪天,就會有人被帶出去,遍體鱗傷的回來,或者再也回不來。就這樣,季沄帶著自己的兒子小羊度過了暗無天日的9個月,偶爾可以在放風時看到丈夫張志忠。

入獄後,蔣經國曾兩次到獄中勸降張志忠,問:「張先生,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幫助嗎?」張志忠乾脆地回答說:「你如果想幫助我,就讓我快死。」每當張志忠看見有人關進監獄,他就會大聲喊道:「早說早死,晚說晚死,不說不死!」他經常喊口號、唱革命歌曲來鼓舞大家。在監獄裡,張志忠曾批鬥叛徒蔡孝干,指責他生活腐敗,引誘小姨子,侵吞工作經費,完全是一副資產階級的嘴臉。獄卒對張志忠很敬畏,說他是共產黨里真正的硬漢子。愛人張志忠的勇敢表現也鼓舞著季沄,面對各種折磨,季沄始終沒有吐露任何黨的機密。

直到1950年9月,兒子小羊被允許由其叔叔接回家,季沄也終於被允許和外界通信。10月30日,季沄在給小叔的信中寫道:

家中爸爸媽媽年紀太大了,現在知道小羊爸爸和我坐籠子,一定日夜不安,心中難受,請你好言安慰兩位老人,說我們不是流氓小偷犯,不過是思想成問題的政治犯,沒什麼要緊。

在預感到敵人將對自己下手時,季沄給三歲的兒子小羊寫下了最後一份家書:

親愛的小羊,我的好孩子!給你一張畫像,一張聖誕老人,猜猜看,是誰替小羊畫的?是台中的張阿姨,她看著你的相片一個晚上畫好的。不要弄壞,請阿叔找張玻璃紙罩在上面,貼在牆上,小羊就可以對小羊自己說話了:「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小羊不要哭,和阿鄉一同好好地玩。禮拜天,爸爸媽媽就坐火車回家了!」

就在寫完這封信的第八天,1950年11月18日,季沄被押赴刑場,英勇就義。 11月19日,台北市各大報刊都刊載了這一消息,報道說:「省保安司令部昨日清晨6時在本市馬場町刑場槍決男匪諜四名,女匪諜二名……女匪諜季沄,29歲,江蘇南通人,無業……專門負責刺探政府高級人員行動情報。」季沄犧牲以後,台灣國民黨當局並沒有通知她的家人。這樣悲壯的犧牲,季沄不想讓父母知道。父母也確實不曾知道,南通家人只知道季沄嫁到了台灣,其他一概不知,卻因為這層台灣關係,在文革時期,受盡了區別對待。

1954年3月16日,國民黨也對張志忠下手了!國民黨特工頭子帶著武裝軍警從獄中押著張志忠走進刑場。他們擔心張志忠會反抗,準備對張志忠五花大綁。張志忠義正言辭地說:「無需綁了,我自己會走!」到了刑場以後,張志忠轉過身來大聲說道:「你們可以開槍了!」一陣槍聲後,時年45歲的張志忠倒在了血泊中。

1949年前後,按照中央關於解放台灣的決策部署,1500餘名幹部秘密潛入台灣。由於叛徒出賣等原因,台灣島內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大批地下黨員被捕,其中被國民黨當局公審處決的有1100餘人。張志忠、季沄夫婦,正是這一大批隱蔽戰線無名英雄的傑出代表。黨和國家並沒有忘記他們。中共中央組織部經過長期的調查核實,於1998年1月將張志忠和季沄定為革命烈士,並通知了他們的遺屬,此時,距離烈士就義,已過去了四十多年。2013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在北京西山建成了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以此紀念1950年代犧牲於台灣的中共隱蔽戰線無名英雄。

《江蘇紅色特工檔案》目前正在喜馬拉雅熱播,紫牛新聞也將為您同時逐集刊出足本文稿,感興趣的朋友別忘了提前先收藏哦!

本期文稿整理:馮秋紅

總策劃:馮秋紅 吳芳芳

製作:丁聰

編輯:春茹 耿思奇

圖片:史洋洋

點擊下圖可跳至第十七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kSAlHEBfwtFQPkdm8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