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農村學校現狀:校貌新了,陳舊方式心理壓力依然!

2019-05-26     談文化論教育

作為農村學校,我們珍惜課程改革的機遇,滿腔熱情地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努力著。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卻遺憾地發現,雖然教師的專業成長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整體狀況卻並不令人滿意,原因何在?小編對這個問題作了一些調研。

現狀1 身體疲憊

曾在本地區做過一次教師生存狀況問卷調查,調查顯示,52.3%的教師每天工作時間為8至10小時,30%的教師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0小時。以小編所在地區農村小學1:24.5的師生比例核編,某村小共6個年級123名學生,核定教職工數為5人,不但無法去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連規定的課程都無法開全開足。520名學生的中心小學,12個教學班,周課時要360節,核定教師數僅為22人,實際投入教學一線的教師18人,人均周課時數達20節之多。

教師經常超負荷工作,自由空間被擠壓到最小,在忙碌與疲憊中,教師只好把本身具有無限創造力的教育活動淪落為一種「做」的程序,鈴起而作,鈴落而息,毫無創造的激情和生命的活力。

現狀2 負擔沉重長

長久以來,教師總是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在現今社會,人類精神家園的普遍失落煩擾於心,教師遇到的困惑也並不比旁人少。很多青年教師在走上工作崗位也許只是三五載之後,驀然回首,當年那熱血沸騰、意氣風發的少年已不知身在何處,原本期望頗高的職業追求漸漸化成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工作心理的壓力:一方面,教師既要響應號召實施素質教育,又要考慮家長的期望關注考試成績。另一方面,末位淘汰制和下崗,又加重了教師的心理壓力。

社會道德的壓力:教師理應是遵守社會公德的模範,然而教師群體也有良莠之分。教師職業道德問題現在變得過於敏感,個別老師體罰、傷害學生的事情一旦見諸於媒體,就會受到全社會的口誅筆伐。個別教師的過失要由整個教師群體來承當,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家庭生活的壓力:教師也要贍養老人、撫育子女,在生活上物質上同樣有自己的需求和慾望。作為家中頂樑柱之一,有的教師或許正面臨著子女上學就業、愛人下崗失業以及父母年老多病需要照顧等諸多實際困難。但在農村的許多地區,教師的工資仍然沒有全額發放,這往往使他們的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

面對職業生涯中的種種困惑與無奈,教師的精神家園中一片荒蕪,按部就班,被動地勞作,被動地成長。縱然再多再好的培訓,缺少了教師的精神嚮往和主體意識的參與,成長的腳步將會異常的沉重和緩慢。在學校範圍內和校長權力下,校長該為和能為教師的成長做些什麼?

對策1 為教師創造「靜」、「凈」的生存環境

教師成長需要「安靜」、「純凈」的環境,在有些校長眼裡這或許是件小事,但其實卻是影響教師生存環境的重要因素,是和教師幸福息息相關的大事。校長應該高度重視,合理安排,做到位,做到極致,做到教師的心裡。

精簡會議,騰出時間。有老師曾經在不同地區的好幾所學校任教,發現不同的學校開會卻驚人的相似。一般是每周一工作例會、單周三政治學習、雙周三業務學習,再加上每月一次的各部門工作例會,此外還有布置工作的隨機性會議等。可以想像得出,這要占用教師多少時間。作為校長,應常與教師換位思考,不該開的會堅決不開,能合二為一的會議堅決合併,能用簡報、通知代替的決不開會,能在短時間內開完的會議決不拖延時間,能單獨向老師傳達的決不興師動眾。這樣,提高的是校長的工作效率,體現的是學校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節省的是教師寶貴的時間。

減少活動,讓出精力。學校工作千頭萬緒,教師馬不停蹄地忙於諸多活動,難以集中精力投入學習,在參加教研活動的時候,往往身在曹營心在漢,老想著自己還有多少課沒備,還有多少作業沒改。作為校長,應統攬各部門工作思路,統籌安排各項活動,形式化的活動堅決不搞,可搞可不搞的活動堅決精簡,甚至敢抗擊俗尚,頂住壓力,努力使學校工作張弛有度,使教師一心一意地投入學習和研究。

取消補課,還以自由。現在學校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社會、家長、上級主管部門往往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校的重要方面,學校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補課之風大行其道,「小學生沒有時間玩,中學生沒有時間睡覺」,老師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作為校長,應用正義感、責任感戰勝功利心,行使作為一校之長有限的權利,還學校一方空靈之境,還教師自由之身。在校長的面孔和聲音趨同化的今天,校長更要固守住信念的底線,做一支特立獨行的羊,以眾人皆「醒」我願「醉」的悲壯,為教師做一堵擋風遮雨的牆。

對策2 為教師營造「讀」、「思」的精神樂園

一個教師之所以高貴,就在於他不僅僅用技巧而且是用心靈對待自己的事業。我們在關注教師成長的時候,往往更多關注技巧而忽略了心靈和精神。用心靈喚醒心靈,用精神撼動精神,需要校長擁有濃濃的詩意情懷。

引領讀書,尋求詩意的棲居。讀書是一種生命活動,是升華精神情操、激發生命活力和激活發展內需的有效通道。引領教師讀書,就是引領教師對生命意義進行拷問,對自我價值進行確證。作為校長要用自己讀書的熱情點燃教師讀書的熱情,用真誠的心感染教師的心靈,讓學校充滿書香和詩意。同時,為教師讀書提供便利的條件,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教師詩意的棲居在書海之中,精神得到升華。

鼓勵上網,找到揮灑的天地。網絡是讓教師走出狹小空間、走出自我的綠色通道,越是偏遠地區,越應該與網絡聯通。網絡可以為教師設定理想的坐標,引領教師找到自由揮灑的廣闊天地,許多有識之士已把網絡作為教師成長的快車道。作為校長,要鼓勵教師走進網絡人生,傾學校財力為教師配備電腦、建立網絡,使教師在一方狹小的天地里也能感受到現代化教育的魅力。

「逼迫」寫作,求證生命的價值。筆者從自己的切身感受中體會到,寫作是與自己心靈的對話,是對自我成長的不斷砥礪,是自我生命價值的不斷升華。作為校長,要引導教師寫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學日記、教育隨筆等,讓他們把自己的收穫寫成文字,挖掘平凡教育生活中的那一份真、一份情、一份智。只要教師能遠離一切紛擾心靈的喧囂,沉潛思考,醉心書寫自己的教育人生,即使是一個平凡的人,也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生存的意義和價值,得到精神的鼓舞和砥礪。如果這樣,我們就會聽見成功的聲音在不遠處響起,它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e_hGGwBmyVoG_1ZP1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