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證券暴漲,A股強勢收復3000點
A股終於又站上了3000點,非常強勢。
從2月3日開始,14個交易日有十次是收紅的。
如果站在春節前一個交易日,完全是無法預料這種情況,這種逼空行情與2019年初很相似。
最近市場的風格切換也很快,自特斯拉自研發電池的消息發出後,這兩天主角從新能源和科技,逐漸過渡到金融和藍籌白馬上了。
但A股大盤指數能穩穩的站上3000點,券商是最大的助力。
證券公司指數暴漲6.35%,我們不能只看到第一,必須明白後續風格切換到哪些板塊。
如果仔細回想這一輪行情,先是科技獨舞,後是新能源不遑多讓,帶著創業板不斷創新高。
我覺得大盤沒有往下去,這倆板塊居功至偉,穩住了人氣,後面就水到渠成了。
要知道,科技和新能源上漲時,金融和白馬藍籌還趴著沒怎麼動呢。
資金一旦回過味兒,肯定會找相對低的板塊拉一下。
可惜,在A股科技能大動,新能源也能大動,甚至藍籌白馬都行,唯獨金融板塊一旦飆起來,不是好消息。
要明白,A股中金融板塊的比例太高,牽一髮動全身,很多讀者朋友在科技大漲時,抱怨銀行軟塌塌,何曾想過背後的邏輯呢。
金融微動時時爽,金融大動一時爽,你想要哪個?
別光看證券暴漲,像消費等白馬板塊也不落後,甚至一旦科技的行情結束了,資金回籠後能回到哪去,不還是這些老相好嘛。
話就說這麼多了,再講點指數估值表的事兒。
有好幾個讀者朋友留言,覺得估值表的指數數量有點多,讓我把不重要的剔除,保留20個主要指數就行了。
這個建議我採納一部分,將大宗商品類踢了,比如石油、REITs。
另外,像互聯金融、家用電器,這倆指數的基金標的沒什麼起色,也剔除了。
還有一些比較優質,但與其他指數有所重疊,暫時也調出指數估值表吧,有中證醫藥、中國網際網路和中證食品。
說心裡話,自指數估值表製作以來,一直都是納入狀態,很少剔除,後來想想也應該與指數一樣,定期更新換代,才能保證我們投資標的更優秀。
否則選擇了表現不好或規模不大的產品,到最後沒吃到肉,基金再清盤了,誰心裡能好受?
*溫馨提示:觀點僅供參考,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對你有用,轉發是最溫暖的支持。
02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數據,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2020年2月20日暨
第672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數據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凈利潤/凈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
- 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凈率在歷史估值數據中的位置
- -表示暫無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極度低估和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機率大,具有投資價值,可選擇定投,極度低估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灰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估值適中,已持有倉位繼續觀望等待,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極度高估和高估指數,安全邊際和投資價值低,根據市場熱度謹慎對待,建議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等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估值區間分布:
極度低估:V<10%
低估:10≤V<30%
合理:30≤V<80%
高估:80%≤V<90%
極度高估:V≥9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3
長期的投資定位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沖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