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繚亂的B2B平台,到底是如何分類的?

2019-08-25     新零售有話說

今天筆者在群里發表了自己對B2B平台的理解,引起了群里的討論,通過討論,對目前國內B2B平台的分類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描述,

以下是筆者通過自己的理解,對B2B平台的描述:

撮合型平台模式:

說明:以第三方的角度介入市場,平台自己本身不帶理產品,商家將商品上架,並讓客戶來採購,

特點:撮合型平台,自己本身沒有產品,所以需要商戶高度參與,需要本地的供貨商自營,

優勢:由於沒有自有產品,所以通過流量掌握,活動造勢,同業競爭的價格優勢。

缺點:商品的品質得不到有效掌控。對於經銷商來說,有一定的運營門檻,部分供貨商及其團隊極度牴觸,

與本地供應商關係:技術服務商,商戶與業主關係;

代表平台:阿里1688/掌合天下

自營型平台模式:

說明:除了生產環節,物流,營銷與交易與售後全部自己來做,從廠方/經銷商處直接採購,通過對產品嚴格的品控,向用戶提供優質高產品力的產品。

特點:自營形平台,自建倉儲物流和本地化服務團隊,專項產品專銷,跨過經銷商與二批,直接與終端交易,

優勢:運營效率高,服務好,產品品質有所保障。

缺點:資產過重,運營成本高,產品多樣性不足,新品推廣難度較大,基本上拿不到一線品牌暢銷品。

與本地供應商關係:供需關係,競爭關係,採購關係,供需關係

代表平台:京東/惠民網

聯營式平台:

說明:本地供應商(經銷商)或者商會,共同投資加盟,共同搭建的本土化的交易平台,因為平台,及平台的商品,都是本地化,原有代理關係沒有變革,貨源提供方沒有變,從表面上來看僅僅是將交易由線下轉移到了線上,並通過集中配送優化運營效率的一種模式。

特點:本地化,分布式經營,各地平台基本上都是獨立切割的個體,無太大關聯,故各平台的運營模式,運營產品,運營流程也不太相同。

優勢:客情優勢,貨源有保障,終端服務有保障

缺點:各地運營者專業化運營能力不足,成本下降空間不大,贏利較為困難。

代表:批多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cuNyGwBJleJMoPMEST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