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煙女性患癌率越來越高,吸煙和肺癌還有相關性嗎?醫生這樣說

2019-12-25     胡洋

在最近的三年,我的同學和同事裡,有十幾個人體檢的時候查出肺磨玻璃結節,都進行了微創手術,病理全部都是肺腺癌。這十幾個人里除了一個男性,其他都是女性,年齡不超過45歲,而且有個共同的特點是不抽煙。


大家似乎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肺鱗癌和小細胞肺癌二者與抽煙關係密切,而肺腺癌與吸煙的關係並不大,肺腺癌常常發生在不吸煙的女性身上。據統計,肺腺癌女性中,大概有70%不抽煙。非煙民女性肺癌患者不斷增多,相關研究顯示,基因背景(基因易感性)對肺癌發生有很大影響。家族直系親屬當中有人患癌(不管哪個器官)或自身有癌症病史,那麼你的易感性就強一些,發生肺癌的幾率就會高一些。在肺癌所有的病理類型中,腺癌是遺傳傾向最明顯的。除此之外,非煙民女性肺癌的發病可能與女性二手煙的暴露、室內油煙與燃料污染、室外空氣污染、心霾(心理問題)等因素有關。


雖然如此,並不是說肺腺癌與吸煙沒有任何關係,其實在臨床上也能遇到不少吸煙的男性和女性肺腺癌患者。還有部分病人是混合型,既有鱗癌成分,又有腺癌成分。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的結果,對於抽煙的肺腺癌患者,香煙在他的患病過程中同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實際上患有肺腺癌的人群中男女比例接近1:1,腺癌並不是不吸煙的女性特有的,吸煙女性患肺癌的危險比吸煙男性更高,吸煙女性所患的肺癌也大多是腺癌。所以吸煙女性依然較不吸煙女性有更高的肺腺癌風險。


肺腺癌組織學亞型包括:腺泡狀為主型、乳頭狀為主型、實體狀為主型、貼壁狀為主型。有研究顯示,在吸煙的肺腺癌患者中,實體狀為主型更多見,而且預後明顯較差。不吸煙的早期肺腺癌,貼壁型居多,生長比較緩慢,預後較好。相比較不吸煙的肺腺癌患者,吸煙肺腺癌患者的EGFR、ALK、ROS1等基因突變率低,而KRAS基因突變率高,所以能夠使用對應靶向藥治療的機會比不吸煙者要小。由此,吸煙的晚期肺腺癌患者更多的只能選擇毒副反應比較大的化療。使用靶向EGFR和ALK藥物的肺癌病人生活質量和存活率遠超無靶向藥物的KRAS突變肺癌病人,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吸煙的危害不僅僅在於致癌,還在於患癌後的治療效果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_u3P28BMH2_cNUgyA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