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是大成拳的基本功。持樁之法有行站坐臥之分,持樁之目的是為了培育內勁。內勁培育至何種程度始為有得,須有其檢驗依據。本文即擬將持樁之效果。以扼要論述,供同好參考。
持樁需經歷三種境界,體認有得,方為功夫。所謂境界,即持樁時所有之心理狀態與生理狀態也。蓋心理作用於生理,生理作用於心理交相輝映也。
清末學者王國維先生嘗謂:凡成事者皆須經歷三種境界,一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二曰昨夜西風凋碧樹,莉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三曰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習拳亦應如是。
樁功之第一境界,從心理上講謂之不悔。學者需堅信不疑,有百牛挽之不動決心。從生理上講堅持百日即有感覺。堅持三四年,即覺四肢膨脹,手足發熱,有灌鉛之感。四肢陰面有感覺較易且快,其陽面有感覺則較難且慢。四肢之陰陽面皆須有灌鉛膨脹之感,方為有得,臻此境界始可學功。
樁功之第二境界,從心理上講謂之望盡天涯路,此際須信天下拳道之妙,唯我自爾獨尊,而他家所無也。從生理上講持樁至五六年即覺兩耳膨脹,眉鼻樑覺如有物在內鼓動,頸項挺拔猶如頂上有大繩吊引,頭皮發脹,鬚髮飛漲,覺有大石壓頂之感。此即持樁時壯舉直頂豎之功也。同時上肢之感覺漸漸蔓延至臀部及小腹。至此四肢之感有日增焉。臻此境界,即覺天趣盎然矣,然所發之力還非源自腰脊而是梢節機械之力也。
樁功之第三境界,從心理上講謂之回首,此明本能活力如蛇。神莊意靜,彈指揮手,無非天籟。回過頭來再看,十年來所操各法,皆如敝履,理應棄之溝壑而不異初步所練即為正果。從生理上講堅持十年左右即覺腰脊有膨脹之感。此種感覺直達各穀道臊根,覺體不息如鑄,身如鉛灌,肌肉如一,行走似趟泥,抬手鋒棱起,身動如挾浪,腰脊板似牛。臻此境界,動則自有奇趣橫生之感,所發之力始能均整,至此技擊之資備矣。
以上所談之年限,皆系我自身體識所得。在於學者或可略長,或可略短,均在於個人天賦與功力然耳。曾文正公曾謂成就事業天資僅作三分,而勤奮則占七分,此非虛語也,學者勉之。
持樁雖日久,但見效不著,須求之於己身,若不是姿勢不正確,或既是心理起副作用於生理,或既生理起作用於心理,總之必有問題,當求證於高明,莫自以為是,切要!切要!
又持樁切忌死持一式,各式須交替輪流,每日如此。同時又須有站臥之分,站式與臥式尤須堅持。如是始有調配生理機能之作用。各式樁法雖皆可培育內勁,但各式之效應不同(故以樁功治病,才因人設式)若死持一式,從技擊角度看則為偏頗,學者慎之!每日之中持樁時間以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為宜。每日持樁之時間應占練功總時間的三分之二,以三分之一做試力,就我之經驗而論,如此為宜。蓋樁功為大成拳基本功之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