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口罩、一副護目鏡、一副橡膠手套、一個登記本、一個喇叭、一台執法記錄儀、一個高大魁梧的身影。今天,我所講述的故事主人公,是高平市公安局南城派出所副所長趙育民。
1989年入伍參軍,2005年轉業至公安,49歲的趙育民長期戰鬥在公安基層一線,黨齡19年,身高一米八,人送外號「趙大個」。「趙大個」可不簡單,他參加過國慶閱兵。此刻,他可能正在某個地方忙碌著。
2月12日,下午。約了數次,終於在辦公室見到了「趙大個」。「離我遠一點!」這是我們見面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沒有客套、沒有寒暄。
我本能的往後退了一步,他戴好口罩憨笑著說:「我接觸的人太多了,不戴口罩不敢和你們說話。」
「趙大個」很勇敢,但也會害怕
2月11日,有情況反饋轄區牛某與一名外地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這個情況是個棘手的事情,因為需要有民警到家中進行排查,情況屬實還需配合社區醫護人員將人送到指定觀察點進行隔離。
「趙大個」第一個站出來,主動率隊到牛某家進行核查登記。確定情況以後,全程配合社區醫護人員將牛某護送至指定觀察點隔離觀察。結束以後,醫護人員對他說,你沒有防護服,以防萬一這幾天就不要回家了。
那一刻,「趙大個」說他自己有點蒙了,才意識到這次的任務不同尋常,「排查過程中,不知道排查對象情況還好,不怕!但是當醫護人員勸我不要回家時,我害怕了!誰能不怕,咱也不是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啊!運氣不好『中獎了』怎麼辦」!
「趙大個」很嚴厲,但也很暖心
「在派出所時間長了,轄區的人都能認識我,有些喜歡喝酒鬧事的看見我就跑了!」執法辦案他向來都是「黑臉包公」,經他手上處罰打擊的人他自己都數不過來。
疫情發生以來,大家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轄區各村設立疫情防控卡點對進出人員進行核查登記和體溫測量。卡點執勤工作難免發生摩擦和糾紛,「趙大個」憑著一口淳樸渾厚的地方腔,每次處警都能平息糾紛迎刃而解。
社區工作人員在對轄區一名武漢返高的女大學生進行情況調查時,女大學生不予配合,電話不接門也不開。
又是「趙大個」出馬,「到現在社區的人都不知道我是怎麼做思想工作把這個大學生的門敲開,而且還能對她詳細核實登記的。」
「趙大個」「得意」地和我說,「而且她還很受感動,因為我閨女和她年齡差不多,我懂得怎麼和她交流!」
每扇門都有它的鑰匙,你拿對了鑰匙自然就能打開它的「芯」。和老百姓打交道,你「敲」得開百姓的心門,才入得了百姓的家門。
「趙大個」很累,但也很欣慰
「趙大個」說此刻他最想好好睡一覺,太累了。
他所分管的轄區有5個村、5個社區,總人口30000餘人;轄區大小廠礦企業、學校、旅館、門店1000餘家。
疫情期間,每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24小時隨時待命,負責轄區3600餘戶的核查工作,每天平均20000步,日核查近百人,頂風冒雪對每一戶每一人都做到詳細核查登記造冊。
你見過他的英姿颯爽、威武霸氣,你沒見過他的和衣而睡精疲力盡。
我們本是凡人,只因穿上警服,註定就要匡扶正義,戴上黨徽,註定就要扛起擔當。
「困難來了,我不幹誰干,我是一名黨員,更得沖在前面!工作再累,有時候就是多加幾個班,多走幾里路,多說幾句話的事嘛!累了,看看高平這一方凈土,我很欣慰!」
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事情,把普通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趙大個」意氣風發說話的樣子真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