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畫了一組「變形」男人,直擊人心

2019-09-09     壹號收藏



上班族在電車裡被擠成了貨櫃


我所追求的,不是炫耀自己的煩惱。 而是對煩惱一笑而過的幽默。我渴望著靠近荒誕。一旦認識到「他人中的自己」,以往感知到的那些沉重,就失去了意義。因為我不過是十萬、二十萬「他人」中的一個!意識到這點,不覺沮喪,反倒輕鬆。這就是幽默!


——石田徹也


石田徹也,日本藝術界公認的天才,畫作內容大多以一組「變形青年」為主,藉由超現實的表現手法,描繪並諷刺現代社會中潛藏於日常生活的不安,直擊每個活在現代都市文明的人。



《公共物》 1999年 個人收藏

1973年,石田徹也出生於日本靜岡縣燒津市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原燒津市議會議員,家中有三位哥哥。石田徹也從小便展現出極高的繪畫天賦,但和大多數父母一樣,石田父母也希望他做個普通上班族,但石田還是放不下對藝術的熱愛,考上了日本知名的藝術院校武蔵野美術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系。




石田徹也在自己的個展上


大學期間,他獲得了「平面設計3.3平米獎」的最高獎,因為這次獲獎,他得到了一次舉辦個人畫展的機會,為此他放棄了畢業就職,成為了職業畫家。




石田徹也在創作中


雖然石田的家境富裕,但他卻像故意給自己考驗似的,拒絕父母送來的生活費,租下廉價公寓,去工地打工、還干過深夜保安,給自己賺取生活費,並埋頭於創作之中。




與樓層長在一起的男人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石田徹也畫出了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即一群穿著筆挺西裝的男性上班族,面無表情地凝視著同一個方向,空洞無比,而身體卻呈現詭異以及僵硬的姿態,就好像四肢被隱形的繩索捆綁在一起。他們與郵包、公寓建築、流水線裝置,交通工具合體;像牲畜一樣被自動機器飼養;長著螯爪夾持金錢……




長著螯爪夾持金錢的男人

由於畫作中的青年面容幾乎相同,因此許多人認為這是石田徹也的自畫像,但他本人予以否認。





這些作品被認為是描寫和痛切批判當代日本社會的的珍貴作品,包括了人權、學校教育、日本的社會結構,以及表現人們的內心的疾病。石田徹也藉由每個主角的具象化使其作品淺顯易懂,也帶我們深刻地思索:我們的心是否就如同各種奇形怪狀的容器一般,早已將我們變形了呢?


《加油站式進食》1996年 靜岡縣立美術館收藏

由於石田徹也畫這些畫的時候只有二十歲出頭,因此石田徹也被公認為天才型畫家,但在這背後是他對自己異常嚴苛的要求。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正如愛迪生所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石田徹也遺世筆記


石田徹也去世後,人們在他公寓中發現了51本遺世筆記,通過對筆記的整理,發現了他一生大約200幅成作,對應的550張靈感草圖,而他被發現的草圖就有12300多張!現如今我們看到的這些令人震撼的作品,都是在無數張草圖中淬鍊而出的!



和奈良美智一樣,石田徹也是個「宅男」畫家。在他筆記本中,除了創作草圖、夢境日記,就是零碎的觀影記錄、招工信息等,很難窺見創作之外的生活的影子。他甚至從20歲左右就開始寫夢境日記,還對《夢的解析》的作者、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的弗洛伊德的話頗為重視。





石田徹也雖然沒有當過上班族,但對社會現實的洞察卻非常敏銳。他對現代社會寓言般的表達,既充滿讓人會心一笑的黑色幽默,又讓人覺得感同身受。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內心的焦慮和不安。也可以看到一邊說著「這不是沒辦法嘛」,一邊又埋頭努力的「過勞的日本人」。




被困在寫字樓里的上班族


對社會現實的洞察,讓很多人將石田徹也稱為「日本的卡夫卡」。其實,這也源於石田徹也出生的年代。他出生於日本第二代嬰兒潮(1971-1974),這群人他在經濟高度成長的喪鐘聲中長大,在泡沫經濟崩潰後的「就職冰河期」中走入社會。這種激烈跌宕的經驗,給了這一代人獨特的思維方式。




資本主義流水線生產不曾停下,上班族只能不停地在上面奔跑


除了對社會寓言一般的洞察,他的作品中,也不乏「走心」之作。在他生命後期,生與死的主題頻繁出現在他的作品中,畫面構圖越發複雜、內涵也更加值得玩味。



可惜的是,在石田徹也展開新的風格的過程中,死亡,突然降臨了。2005年5月23日,他在經過鐵路平交道時,因交通事故死亡,年僅32歲。有人說他是自殺死的;也有人說是因為電車事故導致石田身亡;還有人認為,石田徹也並沒有死,只是回去了而已。




《迷路的人》 2004年前後 個人收藏


在去世前的一年,石田徹也畫了一幅名叫《迷路的人》的作品,畫面中:一個酷似石田的男子將衣服捲起,展示出印在自己身體上的地圖。這似乎預示著一個無法讀取自己「身份的地圖」而「迷路」的男子。




《搜索》 2001年 第一生命保險株式會社收藏


正如梵谷、莫奈等藝術家都是死後才聲名大噪。石田徹也的名字,也是在他去世後,才被人們熟知。2006年,NHK的熱門藝術節目播出了他的特別節目,引起強烈反響。人們看到他的畫作都非常震驚,表示「胸口好像被扎了一樣痛」「心被吸引過去了」「被拯救了」……




《潮蟲之眠》 1995年 個人收藏




人死後被解體回收進紙箱




《牢騷》1997年前後 個人收藏




《再生》2004年前後 個人收藏




《無題》 1995年 靜岡縣立美術館藏




《飛不起來的人》 1996年 靜岡縣立美術館收藏




《後代》 1999年 尼克·泰勒收藏




醫院的病房裡,住滿病態的青年等待救治




《彼岸》 1999年 靜岡縣立美術館收藏




《無題》1997年前後 靜岡縣立美術館收藏




《無題》 1998年 個人收藏




生活中的淚水永遠流不完




人在病床上無法呼吸,像輪胎需要打氣一樣輸氧。




被日常生活的瑣碎壓得喘不過氣


人吃下去的東西最終都變成了排泄物




忙起來恨不得有三頭六臂




洗衣機像馬桶一樣,洗衣服也像一種排泄。




人生產垃圾,自己也成了垃圾。




人是生活的主人,亦是生活的奴隸。


責任編輯:子曰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JRGF20BJleJMoPMybJW.html




豐子愷:清明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