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別人,跟大家一起笑,這是與人溝通的重要途徑之一。身在職場,如果懂得欣賞同事,跟同事分享歡樂,那我們就能讓別人了解我們,並跟我們建立共同的志趣、共同的目標。美式幽默就可以讓你更有親和力。
有一位拳擊手,在一次拳擊比賽中以幽默而享譽拳壇。他同對手較量到第二回合時,頭部被打了一拳,倒在地上。對手在他身邊跳來跳去,準備在他爬起來後給他以更致命的一擊。誰知這位拳擊手爬起來後,笑嘻嘻地跟對手說:「我把你嚇壞了吧?」
對手不解地眨著眼睛。
他繼續說:「你一定嚇壞了,你擔心會把我打死。」
那位對手鬆開咬緊的牙關,被逗笑了。
幽默多一分便成為油滑,幽默少一分則成為做作。
——劉心武
比賽繼續進行。雖然在台上他們仍然是對手,但是比賽結束後,人們卻發現他們互相攙扶著走進一家酒吧,成了一對知心朋友。從那以後,他們倆儘量避免同台交鋒;他們還共同研究戰術,打敗了當時氣焰非常囂張的拳王。
當然,我們不可能欣賞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通常我們只會欣賞那些能在感情上讓我們接受的人和事,對那些無法容忍的人和事我們很難去欣賞。更多的時候,由於受到生活的種種壓抑,我們免不了要發泄、要抱怨。
假如採用幽默的方式進行抱怨,那它就會明朗而有力,並且不至於破壞自己的情緒。公司總裁、部門經理、業務主管、團體負責人、計劃主持者等職場中身居領導位置的人,常常會成為幽默抱怨的當然目標。比如,我們經常能在美劇中聽到這樣的抱怨:「嗯哼,我服了。我不得不佩服那些政治家們,他們迴避重大問題的技巧太高明了!」「你發現總統最近有點反常嗎?他處理問題變得更謹慎了,大概想跟第12任總統泰勒比比誰更偉大吧!」
大概所有的美國總統都被人開過類似的玩笑,他們的個性、他的政策、他的成就都會被人們作為開玩笑的題材。在美國公司里,情形也一樣。
有一次,在一個公共集會上,有三個年輕人談論著各自的老闆。
第一個說:「看來我在我們公司已經沒有前途了,我的老闆沒有女兒。」
第二個說:「我們老闆人還算不錯,他為職員做的事情可以用小指頭數出來。」
第三個說:「我們老闆有些詐,但也很公平,因為他對所有人都那麼詐。」
類似的抱怨不勝枚舉,而大部分領導層是可以接受下屬偶爾發泄的抱怨。有的不僅能夠接受,還會回報以玩笑。
有一位人事經理準備舉行金婚紀念宴會。他特意向老闆請一天假,他說:「我跟您不同,您結過三次婚,金婚紀念日自然比我多。」
老闆說:「就算真的這樣,你最好也不要每隔50年就來煩我一次。」
有一個推銷員一心想得到升遷,他去找老闆說:「我乾得一點也不賴,這是有目共睹的。我真擔心你的眼睛患了急性近視症或者慢性黏膜炎。」
老闆微笑著說:「好吧!我考慮一下該讓你去哪個部門當負責人。不過,在這之前10年里你得努力工作。」
這就是所謂美國式的抱怨,它可以觸及對方的痛處,但又不會讓對方跳起來。假如他真的跳起來,那只能說明他是一個心胸狹窄、不能正視問題的人。同時,這種抱怨也可以改善我們自己的心情,在藉助幽默打消對方敵意的同時,它還可以打消我們對生活的敵意。我們要儘量消除對周圍人或事的敵意,因為它是一種可以置人於死地的毒素,一旦放任,它就會毀掉我們的生活。
當同事取笑我們的時候,最能夠平息風波的辦法是跟著他一起取笑你自己。假如你是一位領導者,就要表現出開明豁達的領導者風度。當然,這種笑並不是指以自己為中心,而是以關心他人為前提,以幽默的方式來邀請他人跟你一起笑。
不過,在問題已經非常明顯的情況下,再堅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能被定性為懦弱了。這種時候,我們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如果不能領略別人的幽默力量對我們有何益處,那我們也就不太可能發揮好自己的幽默力量,並給別人以激勵。要想表現我們重視別人帶來的好處,最好的辦法就是跟他一同笑。
有兩個推銷保險的人,他們爭相誇耀自己的保險公司付款有多快。
第一個說:「我的保險公司十次有九次都很及時,在意外發生當天就能把支票送到保險人手裡。」
「那算什麼!」第二個很不屑,他驕傲地說,「我們公司在紐約大廈的二十三層。這棟大廈一共有四十層,有一天,我們的一個投保人從頂樓跳下來,在他經過二十三層的瞬間,我們就把支票交給他了。」
跟同事開玩笑,給同事送上歡樂,跟同事一同在工作中笑吧。我們完全可以把同事們最希望從他們的工作中得到的給予他們,那就是用更輕鬆、更坦誠的與人分享的態度,把歡樂幽默地傳遞出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H75fXMBd4Bm1__YJx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