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
寧波張女士變道時與一輛別克車發生刮擦
當時私了賠償1000元
作為肇事者,張女士以為這事就這麼結了
結果,幾天後
對方駕駛員託交警輾轉找到她……
難道是賠償費不夠?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
讓她心頭很暖……
變道撞了別克車
張女士爽快賠了1000元
事情要從上周五說起。當天上午8點左右,張女士開車載著生病的孩子前往鄞州人民醫院,在接近百丈東路與甬港南路路口不到50米時,發現自己開錯車道,本該直行的,結果駛入了左轉道,正要變道時,跟一輛直行的別克車撞上了。
張女士領到駕駛證才一年,車技一般,這次刮擦可把她嚇壞了。別克車裡走下一位中年男子,查看車損情況。兩人本想報警處理,可當時正值早高峰,兩輛車往路口一堵,塞住兩條車道,後方很快排起長龍。「要不我們私了算了?」對方提議,張女士點點頭。
「車子受損有點嚴重,你給我1000元修車費好了。」對方這樣說。
張女士馬上答應了,爽快地付給男子1000元。對方幫忙調整好她的車子後,隨即開車離開。
「我覺得是自己的錯,該賠的錢得賠,而且他人很好,態度也和善。」張女士說。
直到500元入帳
前一秒的質疑瞬間變成感動
10月28日上午,張女士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交警部門的,為核實當日事故情況和賠償金額,問了一連串問題。她雖然很配合,一一作答,但心裡忍不住犯嘀咕。
下午,同一人又打來電話,這次說明了致電目的,稱上周五那起交通事故中的受損方要把多餘的賠償費退給她。「我在微信里組個群,把你們倆都拉進來,然後他把錢退給你。」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人,多拿的錢不要?這下辦公室里也炸了鍋,同事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揣測對方意圖。
「我一開始猜測,可能是修車費不夠用,對方來找我補償。後來大家一合計,都認為可能遇到詐騙分子了。但我還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進了微信群。」
張女士告訴記者,對方一連發了3個紅包過來,她起初不敢點開,生怕手機中病毒,在事故受損方和交警再三解釋後,才將信將疑收了紅包,總共是500元。
500元真實入帳,前一秒的警惕和質疑瞬間成了驚喜和感動,張女士一連道了好幾聲「謝謝」,同時也對自己的過分緊張感到抱歉。
為了退還這筆錢
別克車主報警求幫忙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退還這筆錢,受損方和交警可是費了一番功夫。受損方姓王,老家舟山,定居在寧波已有二十多年,是個駕齡19年的老司機。
說起這樁事,他反倒有些歉意。「我的車子買來快4年,以前被撞過兩次,都是小刮擦,也都是私了解決的,只不過協商賠償時,對方最後賠給我的錢,還不夠修車的,自己還要再拿出兩三百元。」
可能是吃了兩次虧,再加上這次趕著去辦事,王先生也沒仔細查看,只看到自己車子的右前輪上方被剮蹭,還有一點凹陷,以為被撞得不輕,就預估了1000元的費用。
張女士的爽快讓這起事故迅速了結。當天中午,他把車開到修理廠,老闆告知車損不大,修車費500元足夠了。
那剩下的錢怎麼辦?想到這,王先生心裡不踏實了。由於當時沒有記下對方車牌號,更沒留下任何信息,他就是想還錢也找不到人,無奈之下只好報警,希望獲得交警部門的幫助。
接警後,民警為王先生做了案情登記,並根據其描述的具體地點、時間,翻查監控,通過反覆篩選,最終於次日下午鎖定了目標車輛。
10月28日一早,民警給張女士打了第一通電話,核對事件,確認其就是肇事方本人,隨即與王先生溝通,在明確對方還款需求後,又打了第二通電話。
「修車費給多了要退還,我之前還沒碰到過,倒是遇到過受損方因私了賠付的金額不夠,通過報警尋找肇事方的。」採訪中民警坦言,此事雖小,但令人感動。不過他也想藉此給廣大車主提個醒,如遇交通事故,雙方私了的同時最好能留個聯繫方式,以便不時之需。
社會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願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