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易經》這一點,讓你脫胎換骨!

2020-10-22   祭祀文化網

原標題:讀懂《易經》這一點,讓你脫胎換骨!

上文說到,易經中的卦本無吉凶,它只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會有吉凶,這實際上就是易學的「變易」原則。下文將以公案的形式為大家講解何為「變易」。

宋代有位著名的理學家,叫邵雍。他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鄉下過著耕讀的生活。在一個冬天的夜晚,天寒地凍,外面還下著鵝毛大雪。邵雍正在家裡和兒子伯溫劈柴燒火取暖。這時,突然聽見有鄰居敲門。敲門人先是敲了一下,緊接著又敲了五下。敲完之後說了句,借東西。

邵雍連忙跟他兒子說,「先別開門。」

然後邵雍對著門外說:「你不要說你借什麼,我讓我兒子算一卦,看看你借什麼東西。」

於是邵雍趕緊讓兒子起了一卦。兒子伯溫說:「敲了一下門,一代表的是乾卦,之後又敲了五下,五代表的是巽卦。所以是上為乾卦,下為巽卦,這在《易經》中是天風姤卦。」

伯溫看著這個卦,突然靈機一動,說道:「乾卦代表的是金,巽卦代表木,是一個木長金短之象。他借的肯定是一個鋤頭。」

邵雍聽完,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兒子啊,你算錯了,他借的肯定不是鋤頭,是斧頭。」於是,邵雍讓他兒子伯溫拿著斧頭把門打開。

伯溫拿著斧頭,把門打開,向鄰居努了努嘴,問道:「你借的是這個嗎?」

鄰居看見後大驚失色,說道:「你怎麼知道我要借什麼?我借的就是斧頭!」

後來,邵雍對他兒子說,你想一想當時是什麼天時?是冬天,外面下著鵝毛大雪,又是月黑風高的晚上,他借鋤頭幹什麼呢?難道挖一個坑埋屍嗎?所以肯定借的是斧頭了。

伯溫斷為鋤頭,從易學理論上說並沒錯。因為乾卦代表的是金屬,巽卦代表的是木頭,鋤頭正是金木之象。只不過伯溫忽略了當下所處的環境,冬日的夜晚,大地冰封,天凝地閉,萬物不生,借鋤頭干農活的合理性相對較少,而斧頭更符合冬日劈柴取暖的情理。

如果我們變換一種環境,不是在冬天的夜晚,不是在家中,敲門的也不是耕讀為生的邵雍的鄰居,那就不一定是斧頭了。如果在當今社會,住在你樓下的鄰居敲了你的門說要借東西,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說是要借斧頭吧,因為這不合情理。那麼這一卦他會借什麼呢?也有可能借的是吸塵器,因為巽卦也代表風,吸塵器有風之象。

卦的判斷是特定的環境賦予的,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就是易學中的「變易」原則了。「變易」一詞原本出自於漢代《易瑋》的三易原則(簡易、變易、不易),指的是事物的變化性,你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世間萬物都是運動變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要思想之一)。在具體實踐中,我們可以解讀為,卦本身沒有固定的吉凶和含義,它只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主要體現在天、地、人三方面,即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人事下,卦的含義都會出現變化。

易學主要研究的也是變易,如膠柱鼓瑟、按圖索驥,則永遠無法體悟到易學的「變易」原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易經》又稱為《變經》。甚至可以說,悟透了變易的哲學,就等於推開了進入易學殿堂的大門。

(本文僅以趣談方式解讀古代周易文化,對文中觀點不置可否,讀者可自行判斷)

本文觀點來源及參考書目:(宋·邵雍)《梅花易數》、(漢)《易瑋》、(宋·蔡淵)《易象意言》

本文內容為原創,未經過原作者或者現發布者的同意,任何個人或單位都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