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頭胎是兒子的寶媽們都表示:再也不生二胎了,就怕二胎來個兒子。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怕壓力大嗎?當然了,這是一個原因,其實不光是壓力大,二十年後還會面臨這些問題:
1、幫忙帶孫。
那天在小區里散步,遇到一個大姐,帶著小孫子去市場買菜,買完菜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她來自農村,過來幫兒子帶孫、買菜做飯,一個人帶娃很累。
大姐說:累也得挺著啊,孩子在這個階段正學走路,照顧方面確實很費心。外婆過來帶了兩個星期,累得受不了就回去了,現在只能換自己過來,就算再累也要挺住。
說話之間頗為心酸,其實這還算好的,如果是兩個兒子呢?不是需要不停的在兩個兒子的家庭里幫忙帶娃嗎?
在我們周圍,有不少長輩都是這樣子的。像鄰居周阿姨,沒有女兒,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住在大城市,小兒子住在一個縣城,周阿姨隔周住在兩個兒子家,輪流幫他們帶孫。
當然,這還不算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兩個兒子湊到一起生孩子,那麼會忙到不可開交。
2、應對兩個兒媳婦。
兒媳婦跟女兒不一樣,就像婆婆跟親媽不同一樣,兒媳婦不會像對親媽那樣跟你交心。有時候說話都小心翼翼,怕不小心說錯了。難免兒媳婦要多心。特別是兩個兒媳婦,一碗水很難端平。如果兩家住得比較近,難免會有不滿意的地方。
張嬸家就有兩個媳婦兒,本來大兒媳很勤快,一下班就會幫婆婆一起做飯,做一些家務、但老二娶了媳婦之後就不一樣了,老二娶的媳婦是獨生女,在家裡根本不會做家務,也不會做菜、時間一長。大媳婦就不樂意了,下班也不再幫忙做家務了。
家裡有兩個兒媳婦,難免會相互比較。人一多,矛盾也會多起來。
3、家產分配問題。
老話說不患寡患不均,老人常說一碗水要端平,但真正能做到的太少了,只不過是偏心嚴不嚴重的問題。
朋友的老公在家裡是老二,哥哥在縣城老家,父母也住在老家。父母總覺得老大沒有老二賺的錢多,所以在私下裡會補貼老大。在分家產時,老人徵詢了鄰居的意見,想要多給老大分一些。鄰居說:不能老顧著老大,傷了老二的心。老二雖然賺得多,但外面的開銷也多。老大賺得少,但在家裡省錢,你們總是這樣補貼,老大會形成依賴的。
家裡有兩兒子,總有不公平的地方。只不過有的孩子比較懂事,沒有計較。
當然,家裡有兩個兒子,也有很多好處,一到逢年過節,兩個兒子都帶著孩子回家,家裡面會比較熱鬧。
老家有親戚說,雖然幫兒子帶孫很累,但帶的是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再累內心都是高興的。
各位父母,你們家是兒子還是女兒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