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把陪孩子寫作業的糗事發到網上,其中不乏非常搞笑的段子,這也算是苦中作樂,彼此激勵的一種好辦法,有一對父女,女兒在寫作業的時候,就跟他說了一件事,本想讓爸爸幫忙補救一下,結果爸爸「越描越黑」,徹底把老師給惹毛了。
這個女兒在寫作業,爸爸在旁邊陪著她,女兒突然抬起頭來說,爸爸,今天老師吵我了。爸爸很好奇地問為什麼,女兒說,老師問7+6等於幾,我說等於13。爸爸說,這不是沒錯嗎?女兒說,後來她又問我,6+7等於幾?爸爸說,這不是廢話嗎?女兒點點頭,我也是這麼說的。爸爸徹底無語,瞪了女兒一眼,默默拿起手機,衝著女兒說,一會再找你算帳。
爸爸撥通了老師的電話,喂,老師您好,我是果果的家長,您怎麼稱呼?老師也挺客氣,我是果果的數學老師,我叫金蓮。結果爸爸高興地說,您好潘老師。結果老師立馬就把電話掛了,再打過去也不接了。
哈哈,雖然是個段子,但是這對父女的演繹也太搞笑了,一個頂撞老師,一個先入為主地稱呼老師,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是親父女沒錯了。
孩子為什麼會頂撞老師,跟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1、孩子在家頂嘴頂習慣了
就像上面的孩子,老師把問題反過來問,孩子就明顯不耐煩了,一句「這不是廢話嗎」,直接就說出口了,想補救都來不及,歸根結底,孩子在家裡肯定也有這樣的習慣,大人說了句什麼,孩子馬上就回嘴,父母覺得孩子很有趣,不加以制止,導致他說話很隨便,不懂得尊重長輩,到了學校,也就難免會頂撞老師了。
2、父母有這方面的「口頭禪」
孩子的很多行為包括語言,都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比如說「口頭禪」,有的媽媽喜歡說煩死了,孩子也會跟著說煩死了。所以父母應該經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孩子造成了某些不好的影響,當然了,一些好的習慣,比如隨口說「謝謝」,比較有禮貌的家長,孩子也會有很好的修養,這都是家庭帶給孩子的無形影響,也會影響他的人生。
3、孩子到了叛逆期
很多孩子在10歲左右的,會迎來第二次叛逆期,他們感覺自己長大了,習慣性地跟大人頂嘴,不願意聽從大人的指揮,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老師也很頭疼,這需要慢慢引導,當孩子頂嘴了,要對他有耐心,千萬不能傷害他的自尊心,以免起到反作用。
4、真的受到了委屈
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了,老師或者父母說他,他不會頂嘴,但如果被冤枉了,孩子就會不服氣,很容易就頂撞長輩,此時大人也不要忙著生氣,看看是不是真的冤枉了孩子,給他一個分辨的機會,被理解的孩子,更容易用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在學校里頂撞了老師,父母不要急著罵孩子,跟孩子著急,而是應該聽聽孩子的理由,弄清楚孩子為什麼突然很反常,同時也要跟老師好好溝通,讓孩子委婉地跟老師道個歉,不犯錯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父母也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保護他幼小的自尊心,告訴他解決問題更好的方式,這樣的孩子,也會少一些叛逆,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
您的孩子頂撞過老師和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