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粕上攻動能充足

2020-04-10     農產品期貨網

多仍在

受加拿大油菜籽或大量進口的傳聞影響,上周二以來,鄭州菜粕價格大幅下跌,幾乎將前期漲幅悉數吞噬。展望後市,油菜籽進口傳聞被證偽,目前國內菜粕供應不足,需求向好,菜粕期貨仍有上行動力。

菜籽進口傳聞被證偽

上周二,外電報道中國海關和加拿大農業部就加拿大油菜籽進口中國一事達成一致,加拿大油菜籽有望排除障礙,大量進口至中國。消息一出,菜粕主力合約一度觸及跌停板,之後又繼續深跌,將3月下旬漲幅悉數抹去。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澄清事實,加拿大油菜籽進口事宜未有新進展,仍然執行1%雜質的要求。甚至有專家解讀,加拿大油菜籽進口至中國須另外提供質量證明文件,其實是進一步提高了進口條件。因此,加拿大油菜籽進口增加的傳聞其實是一個烏龍事件。

退一步講,即便放寬加拿大油菜籽進口條件,加拿大油菜籽進口恢復到正常水平,也不會使目前的國內菜粕供給偏緊的狀況徹底改觀。一是油菜籽預期進口已經明顯增加。根據船期統計,4月油菜籽進口量有望達到30萬噸。即便放開進口限制,增加到往年未設限水平,也不過增加到50萬—60萬噸/月,潛在增加油菜籽進口20萬—30萬噸/月,摺合成菜粕也就增加10萬—20萬噸/月。二是直接進口菜粕數量可能減少。由於對菜粕進口未有限制,在油菜籽進口設限後,菜粕進口明顯增加。2019年菜粕有效進口數量(菜粕進口量+油菜籽折粕)和往年相比並未明顯下降。如果放寬油菜籽進口限制,油菜籽進口量增加,則加拿大本國油菜籽壓榨量會下降,菜粕產出量下滑,我國直接進口菜粕數量可能減少。三是去年加拿大油菜籽減產,油菜籽出口能力下降。

內菜粕供應較為緊張

由於加工利潤依舊豐厚,沿海油廠近幾周壓榨開工率有所提高,但仍處於偏低水平。據監測,截至4月3日當周,全國納入調查的101家油廠油菜籽壓榨量增加至5.3萬噸,周環比增加0.9萬噸,增幅為20.45%。和往年相比,目前油廠油菜籽庫存偏低,後期壓榨量仍難有明顯提高。據監測,截至4月3日,國內沿海進口油菜籽總庫存為25.8萬噸,周環比增加1.1萬噸,增幅為4.45%,較去年同期的64萬噸下降59.69%,處於歷年同期最低水平。

因油菜籽壓榨量增加,油廠菜粕庫存略有上升,但仍處於近幾年來低點。據監測,截至4月3日,兩廣和福建地區油廠菜粕庫存為2.55萬噸,周環比增加0.65萬噸,增幅為34.2%。

隨著氣溫回升,國內水產養殖逐漸開工,加之地方政府對存塘水產進行保護性收儲,刺激了水產養殖積極性。水產飼料生產提上日程,菜粕需求量明顯增加。據監測,3月沿海油廠菜粕成交量為10.82萬噸,較2月的8.65萬噸增加2.17萬噸,增幅為25.09%。年初至今累計成交20.86萬噸,同比去年增加57.02%。

類潛在利多有望發酵

美國農業部3月31日農作物播種意向報告利多作用有限,加之巴西大豆出口強勁,搶占美豆出口市場,使得美豆價格回落,利空國內油粕市場。但近期巴西、阿根廷部分大豆產區天氣異常,兩國大豆產量不斷下調。美豆也將進入關鍵播種期,因土地泥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美豆播種進度堪憂。這可能成為決定美豆走勢的潛在利多因素。而美豆走強,無疑會帶動國內豆粕、菜粕走高。

綜上所述,由於短線上漲過快,一則不利傳聞就導致菜粕期貨失速下跌。但「痛定思痛」,支撐菜粕期貨上漲的邏輯仍未改變,加之外盤豆類基本面利多因素暗流涌動,菜粕期貨仍有上行動力。

來源:期貨日報;作者:金期投資趙克山;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黃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taeYnEBiuFnsJQVL0J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