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糖小糖
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個母親拉著約摸5歲兒子的手,準備橫穿馬路,兒子制止母親:「媽媽,老師說要走斑馬線。」邊說邊拉著母親往斑馬線的方向走,沒想到母親生氣地甩開兒子的手:「斑馬線那麼遠,要走你自己走,這又沒車,怕什麼?」說完,兒子被母親的話唬得一愣一愣,只好乖乖跟著母親走。
本來一個很懂得規矩意識的孩子,然被自己的母親「毀掉了」,這樣的僥倖心理帶來了暫時的方便,殊不知看似節約了這幾分鐘路程,卻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繞道更遠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有人覺得事事遵守規矩太過無趣,但老祖宗留下的古訓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培養孩子的規矩意識有多重要?
一、讓孩子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而不是條條大路都是自己家。最近疫情嚴重,不少留學生回到祖國時,要麼就是在物資、人手緊缺的情況下,還擺著架子說要喝礦泉水,要麼就是故意隱瞞自己回國的消息,不服從組織安排,甚至出現從隔離房間跳出逃跑的現象。這些人都是從小缺乏規矩意識,不知道為人處世的邊界和底線在哪裡。
二、有規矩的孩子更遭人喜歡。不守規矩也許一時半會不會受到懲罰,但一直恪守規矩可以保證你安安穩穩,不用擔心哪天就犯了錯。和長輩碰杯,杯子低於長輩的杯口,是有規矩的表現,不低於也不能說不守規矩,但遠沒有懂規矩的孩子討人喜歡。相反,在家沒大沒小,出言不遜,不講規矩,一定是不得長輩喜歡的。
三、有規矩意識的孩子更容易融入群體。從某種程度上說,不講規矩的人比講規矩的人更快獲取到資源。比如,孩子們正有序地排隊玩滑滑梯,突然有個小朋友插隊到第一個,導致大家玩滑滑梯的時間變得更長,這個孩子一定會被「群起攻之」,就是因為他不守規矩。
因此,家長一定要從小給孩子樹立規矩意識。
一、當孩子做了不正確、不規矩的行為時,家長必須及時嚴厲指出,不能給孩子講條件的空間,更不能因為孩子哭一哭鬧一鬧就降低底線,這樣會讓孩子誤以為「規矩可以因為我哭一哭而改變。」社會上的規矩可不會因為你哭鬧一下就為你改變噢!
二、家長以身作則,文章開頭的那位媽媽就是反例,明明孩子有很正確的規矩意識,卻被家長硬生生破壞了,之後媽媽想要再重新給孩子構建規矩意識,就難上加難了。
三、我們在生活中也一定會遇到不講規矩的人,孩子會覺得困惑:「為什麼他可以插隊,而我不行。」此時家長應該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我們不可以學習,我們不能因為別人做了不好的行為而效仿,看,還有這麼多人正在有序地排隊呢!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jQ4eHEBfwtFQPkdWg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