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董天意
「擬號,小繼!」
「倪好,小級!」
「膩號,小吉!」
在國內版本車型上,比亞迪的車機語音控制喚醒詞為「你好,小迪」,但由於「口音」問題,視頻中的海外用戶多次嘗試喚醒車機無果後,最終在同車人的幫助下,正確地掌握了發音。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同時,視頻中顯示,已有部分海外比亞迪用戶熟練掌握了中文,並成功通過語音控制實現「打開車窗」「橫屏」「打開設置」「打開天窗」等功能。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對此,有網友表示:「想不到啊,當年玩遊戲全是英文介面,現在也該外國人頭疼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有網友調侃道:「讓老外感受一下原裝進口。」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但也有網友提出質疑稱:「比亞迪出口的車居然不設置其他激活口令?不搞本土化?」「系統沒有英文包?」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約5.6萬輛,「出海」足跡遍布全球超40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海外版圖的擴展,比亞迪也在加緊布局海外產能。據證券時報報道,去年9月,比亞迪首個海外工廠正式在泰國落地,預計於2024年開始運營,年產能達15萬輛;今年1月,有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計劃在越南建廠生產汽車零部件,擬投資超過2.5億美元;不久前,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比亞迪正在探索在歐洲建立自己的工廠。
其實,比亞迪只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的縮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我國汽車出口延續良好態勢,汽車企業出口30.1萬輛,同比增長30.1%,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3萬輛,同比增長48.2%。2022年全年,我國汽車企業出口311.1萬輛,同比增長54.4%,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資料圖)
「我國自主品牌出口進入到一個新階段,這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機遇期,以新能源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與燃油車出口發生了巨大變化。」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崔東樹認為。
前不久,歐盟27國環境部長達成共識,通過了歐委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的《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零排放協議》。此舉意味著,到2035年,所有在歐盟範圍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驅動汽車、輕型商用車、HEV混合動力車,以及在中國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之一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也將在被禁止的行列。
在此背景下,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表達了擔憂。「讓我提醒大家,中國在2022年向國際市場推出了80款電動車,這些都是質量很好的車輛,歐洲必須要和中國競爭,不能將電動車市場拱手讓給中國(品牌)。」 弗蘭斯·蒂默曼斯說。
但對於中國汽車品牌而言,汽車出海既是一個新機遇,同時也是新挑戰。有觀點認為,相比於單純的汽車出口,從研發生產到品牌營銷、用戶運營,再到銷售、售後等商業模式全生態體系「走出去」的道路,是值得其他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借鑑的出海經驗。
「新時期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這對企業品牌來說,意味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競爭力出現,中國汽車產業也正在由國內為主向全球發展轉變。」中國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產業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曉明表示,要把全球不同市場的要求和不同國家消費者的看法平衡好,只有這樣中國汽車才能走出去並實現穩步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