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上新 5G-A商用加速

2024-06-27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6月27日刊發文章《「硬科技」上新 5G-A商用加速——透過2024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看信息通信業新風向》。文章稱,汽車直連衛星、AI裸眼3D手機、多方言語音識別大模型、5G-A網絡融合應用……在6月26日開幕的2024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024 MWC上海展)上,企業競相展出新技術、新產品。透過這場全球移動通信領域「風向標」的盛會,信息通信業技術攻「尖」與產業拓「新」的趨勢可見一斑。

記者從大會上獲悉,相關部門、業內企業將持續推動創新引領,加快5G-A、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有序開展5G-A技術規模商用,深挖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潛力、激發產業發展動能。

置身展館,人潮湧動、氣氛熱烈。一輛全球首款搭載天通衛星通信功能的汽車吸引眾多觀眾「打卡」體驗,這是繼手機直連衛星後,業內再度首創汽車直連衛星。

「汽車直連衛星依託於中國自主研發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為車載通信提供了更完備的通信手段。」中國電信工作人員介紹,在深山、荒漠等地面通信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汽車直連衛星通信可以提供可靠的雙向語音通話、雙向簡訊通信服務,確保出行「時刻在線、永不失聯」,這也代表著網絡基礎設施向空天地一體化演進的趨勢。

AI、雲計算等前沿技術也紛紛展現最新進展。展館裡,AI裸眼3D平板、AI裸眼3D手機、首款雙屏OLED筆記本等新產品吸引中外與會者注目。此外,小到中醫問診、AI繪畫、文檔翻譯、大到具有10億級參數的動態圖神經網絡模型架構,助力城市規劃、出行管理及公共服務,以中國移動「九天」為代表的智算模型正在智慧交通、文旅、金融、零售等多個領域落地應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會上說,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以雲計算、人工智慧、數字孿生、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加速群體突破,通信與AI的融合、空天與地面的融合、數字與實體的融合成為未來趨勢,加快推動跨領域交叉互促、融合發展成為必然選擇。」

5G一直是MWC的熱點話題。今年恰逢中國5G商用五周年,大會期間,5G-A(5G演進,又稱5G-Advanced)備受關注。5G-A在低空運輸、自動駕駛、智慧水域、工業生產、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正加快釋放融合創新潛力。

「以低空經濟為例,5G-A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的特性可以滿足低空無人機的通信和感知需求,為低空經濟的穩定通信、安全監管等提供全面保障。」中興通訊RAN產品市場副總經理劉爽說,新產品和技術背後,都需要更大帶寬、更低時延、更高安全性的網絡基礎架構作為支撐。業界普遍認為,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後續運營商、產業鏈、設備和標準都會更加成熟。

運營商與設備商紛紛公布5G-A商用計劃與最新進展。其中,中國移動提出今年年底將在300個城市實現5G-A商用部署,將加強5G-A、AI領域前沿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業務敏捷化、體驗個性化、運維自動化的新型網絡;中國聯通將開展5G-Advanced和天地一體技術創新,推動從網元、部件到拓撲、系統的智能化升級,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智能的泛在智聯網絡。

「中國正為5G-A的演進奠定基礎。」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大中華區總裁斯寒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預計今年年底中國5G連接數將突破10億大關;預計到2030年,5G市場將為中國經濟貢獻近2600億美元。

圍繞下一步發展,趙志國表示,需要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統籌推進5G、千兆光網建設,有序開展5G-A技術規模商用,結合應用場景推進重點城市、熱點地區5G-A網絡覆蓋,加快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產業界積極參與R19、R20等5G-A後續標準研製,推動通信與人工智慧、通感一體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做好潛在關鍵技術的前瞻布局。(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aabb917af956d8a4aeebdb31c338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