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趨勢!智研諮詢發布建築業報告:深入了解2023年中國建築業行業市場現狀

2023-09-08     趙玲

原標題:洞察趨勢!智研諮詢發布建築業報告:深入了解2023年中國建築業行業市場現狀

一、發展背景: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推動建築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2023年7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決策部署,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紮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要發揮城市更新規劃統籌作用,強化精細化城市設計引導,將城市設計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設計管理制度,規範和引導城市更新項目實施。探索優化適用於存量更新改造的建設工程審批管理程序和技術措施,構建建設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二、發展現狀:建築業產值穩步增長,江蘇省持續領跑全國

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建築行業經濟效益增長,滿足了我國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帶動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成熟,我國建築行業逐漸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金密集型產業過渡,建築企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受「新冠疫情」反覆,2022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為311979.84億元,同比增長6.42%,增速下降;2023年半年度建築業總產值為132260.74億元。

三、企業動態: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壓力加劇

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波動變化較大,總體呈下降趨勢。建築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吸納農村轉移人口就業、推動城鎮化發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019年,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為5427.08萬人,同比增長2.3%;隨著我國建築業逐漸朝著智能化發展,建築過程逐漸機械化、數字化,我國建築業企業人數也逐漸降低。2022年,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為5148.02萬人,同比下降1.86%。2023年6月,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為4061.41萬人。

四、發展趨勢: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牽引轉型,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國家出台《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 發展規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導建築工程逐漸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發展。行業龍頭企業加強資源整合,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壓力增大,優勝劣汰進程進一步加速。未來,企業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通過創新、技術、人才等驅動力向智能化建造轉型,綜合設計、研發、生產等全產業鏈為一體,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增強核心技術、產業擴張等核心競爭力,「建築業+」成為建築業企業轉型的新路徑,從而給建築業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建築業、智能建造、綠色轉型、發展趨勢

一、發展背景: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推動建築業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建築業是專門從事、房屋建設和設備安裝以及工程工作的生產部門。其產品是各種工廠、礦井、、橋樑、港口、道路、管線、住宅以及公共設施的、構築物和設施。建築業是國民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係。建築業的增長速度快,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從而提高全社會就業率,同時對國民作出貢獻。1978年以來,建築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建築業產值增長了20多倍,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建築業上游產業為各種建工建材,其中包括鋼鐵、水泥、玻璃、工程塑料等基礎材料;建築業的下游相關行業主要分為三類:房屋建築業的相關行業為房地產行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行業為各地市政工程建設行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行業為各種交通運輸業。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發展,建築規模不斷擴大,工程量不斷增加,建築工程帶來的民生問題和環境問題不容忽視。國家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建築工程逐漸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從而給建築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2023年7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決策部署,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紮實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要發揮城市更新規劃統籌作用,強化精細化城市設計引導,將城市設計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設計管理制度,規範和引導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推動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加強存量資源統籌利用,鼓勵土地用途兼容、建築功能混合,探索「主導功能、混合用地、大類為主、負面清單」更為靈活的存量用地利用方式和支持政策,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二、發展現狀:建築業產值穩步增長,江蘇省持續領跑全國

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建築行業經濟效益增長,滿足了我國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也帶動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技術的發展成熟,我國建築行業逐漸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金密集型產業過渡,建築企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2016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為193566.78億元,2017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首次超過2萬億元,達213943.56億元,同比增長10.53%;2020年全國經濟發展放緩,我國建築業總產值為263947.39億元,同比增長6.24%,;受「新冠疫情」反覆,2022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為311979.84億元,同比增長6.42%,增速下降;2023年半年度建築業總產值為132260.74億元。

近年來,建築業已經成為我國各地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之一。2022年,江蘇省建築業總產值依舊領跑全國,遠遠超過全國其他各地區,達到40660.05億元,占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的13.03%。浙江省建築業總產值仍位居第二,為23861.07億元,占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的7.65%,與江蘇省差距拉大。其中,南通、紹興則是江浙二省建築業傑出代表,兩地在建築業方面的產值占所在省的四分之一左右。除蘇、浙兩省外,廣東、湖北兩省建築業總產值均達到了2萬億元以上,廣東建築業總產值為22956.5億元,位居全省第三;湖北省位居全省第四,建築業總產值為21154.96億元。

2020-2023年6月,中國建築業企業簽訂合同金額逐年增長,2022年,中國建築業企業簽訂合同金額為715674.69億元,同比增長8.95%,2023年半年度企業簽訂合同金額為514959.22億元,遠超近年來建築業企業簽訂合同金額的平均水平,預計2023年度企業簽訂合同金額將持續增高。近年來,我國房屋建築施工面積先上升後下降,2022年受「新冠疫情」反覆的影響,我國房屋建築施工面積為156.4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69%,2023年半年度房屋建築施工面積為117.76億平方米。

相關報告:智研諮詢發布的《2023-2029年中國建築業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

三、企業動態: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壓力加劇

近幾年建築行業發展速度較快,行業利潤較高,我國建築業企業單位數穩步增長。2019年,我國建築業企業數超過10萬個,達103805個,同比增長7.52%;2022年建築業企業單位數為143621個,同比增長11.56%。2023年半年度建築業企業單位數為139740個。

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波動變化較大,總體呈下降趨勢。建築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吸納農村轉移人口就業、推動城鎮化發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019年,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為5427.08萬人,同比增長2.3%;隨著我國建築業逐漸朝著智能化發展,建築過程逐漸機械化、數字化,我國建築業企業人數也逐漸降低。2022年,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為5148.02萬人,同比下降1.86%。2023年6月,我國建築業企業從業人數為4061.41萬人。

2023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要的一年,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52%,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水平。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加速推進,國民對於住房、公共基礎設施、水電交通等需求增大,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雙碳」目標、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積極因素,為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注入強大推動力,城市規劃、機場交通設計、市政基礎設施設計、文化場館設計等細分領域迎來新的市場機遇。目前我國建築行業重點企業有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018-2022年,我國建築業重點企業營業收入穩步上升。中國建築是我國專業化發展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資建設集團之一,其營業收入遠高於中國鐵建和中國電建。2022年總營業收入達20550.52億元,同比增長8.58%,中國鐵建總營業收入為10963.13億元,同比增長7.48%,中國電建總營業收入為5716.49億元,同比增長1.16%。

對比三家企業2018-2022年的毛利率,中國電建毛利率較高,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毛利率為11.27%,較2020年下降1.1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反覆,世界經濟復甦不平衡,影響人工、原材料價格以及進出口貿易等,從而導致成本增高,毛利減少。中國建築和中國鐵建毛利率略低於中國電建,但上下波動幅度較小,企業發展較為成熟穩定,兩家企業受全球經濟增長暫緩的影響,毛利率於2020年降至最低,中國建築毛利率為10.8%,較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中國鐵建毛利率為9.26%,較上年下降0.38個百分點。

四、發展趨勢:數字化和綠色低碳牽引轉型,行業發展空間較大

1.國家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建築業轉型升級

國家出台《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 發展規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導建築工程逐漸朝著綠色化、智能化發展。例如管道焊接機器人代替人工開展自動焊接作業;智能抹灰機器人開展抹灰施工,它的工作效率是人工抹灰的6至8倍;四足機器狗搭載的傳感器進行實時記錄和回傳等,均為建築工程逐漸走向智能化的表現。在建設領域,國家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綠色施工技術、綠色建築產品,從建築材料的生產、建築施工的全過程和建築物使用的節能減排,全生命周期各環節均按節能減排標準,形成綠色建築生態系統。

2.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以江蘇為首的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帶建築業發展迅猛,從大規模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帶動我國建築業持續發展。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建築行業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重視和認同。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拉開序幕,國內建築市場仍有較大空間,政府持續踐行海外高質量發展戰略,抓住「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同時,通過與已開發國家同台競爭,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強化我國建築行業國際化經營模式。

3.市場競爭壓力加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

行業龍頭企業加強資源整合,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壓力增大,優勝劣汰進程進一步加速。未來,企業必須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通過創新、技術、人才等驅動力向智能化建造轉型,綜合設計、研發、生產等全產業鏈為一體,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增強核心技術、產業擴張等核心競爭力,「建築業+」成為建築業企業轉型的新路徑,從而給建築業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智研諮詢專家團隊精心編制的《2023-2029年中國建築業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趨勢研判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建築業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建築業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建築業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建築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本《報告》從2022年全國建築業行業發展環境、整體運行態勢、運行現狀、進出口、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系統、客觀的對我國建築業行業發展運行進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國建築業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是系統分析2022年度中國建築業行業發展狀況的著作,對於全面了解中國建築業行業的發展狀況、開展與建築業行業發展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借鑑價值,可供從事建築業行業相關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企業等相關人員閱讀參考。

智研諮詢是中國產業諮詢領域的信息與情報綜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產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產業諮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製、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產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製數據,內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態、行業數據、產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12cc781ad4592d9c7fcd4a4e46ec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