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第一天,發完朋友圈報喜,你還會經歷這4個變化

2019-07-23     母嬰和育兒

小編現在,是極不愛發朋友圈的。因為隨著加的朋友越來越多,總有那麼幾個很愛嚼舌根但你又不得不加的朋友,還有會很關注你動態的單位領導,為了避免出錯,或是惹來麻煩,索性乾脆不發了清凈。有什麼想分享的事兒,直接在群里跟幾個好友分享也就很開心了。

但煩人的是,你總是不發朋友圈,似乎也會被人議論。比如小編的好友麗麗,結婚時候只發一條朋友圈,就被人背後議論結婚結得不情願,雖然麗麗對這些很無感,心情不怎麼會受影響。但如果你不想時不時有人來問你:「怎麼不發朋友圈啊?」,那對於一些比較重要的日子,比如結婚,生孩子這種,還是要發一下朋友圈意思一下。

產後第一天,儘管新媽媽很累,但最好還是發一條朋友圈,向大家報喜,以免日後又被議論紛紛。貼心的寶爸們可以幫寶媽編輯一下信息內容,照片最好是局部的小手掌或者是小腳丫的照片,以免放了寶寶照又要被別人討論半天。

除此之外,剛剛經歷了「一場戰鬥」的新媽媽,其實身體是會有一些變化的,新媽媽最好心裡有數,新爸爸也要有所了解,以更好地照顧為你辛苦生娃的老婆。

變化一、乳汁要開始分泌了

隨著胎兒的出生,在胎盤被娩出後,母體的雌激素水平就會大幅下降,開始解除對催乳素的抑制,乳汁這時候就要開始分泌了。除了乳暈的顏色會變黑、變暗沉,乳頭這時候也會變得特別敏感,輕輕一碰就會很疼,建議新媽媽提前準備乳頭保護罩,以免產生喂奶恐懼。此外,正常分娩的情況下,最好是產後半小時就讓寶寶開始吃第一口奶,就算沒奶的話也要引導寶寶吮吸乳頭,以刺激乳汁分泌。

如果有的婆婆比較著急,這時候就準備了濃濃的湯要給你下奶,那新媽媽一定要懂得拒絕。在寶寶剛出生的幾天,胃容量極小,根本吃不了多少奶,這時候就著急下奶的話,很容易造成乳汁淤積進而導致乳腺炎。

變化二、產前宮縮痛變成產後宮縮痛

生完孩子,宮縮並不會馬上消失,而是會持續一段時間。宮縮的作用,是幫助惡露排出,促進子宮的恢復。一般產科的護士會定時老按壓宮底,了解宮縮的情況。如果產婦難以忍受宮縮帶來的陣發性疼痛,也可以在下腹部敷一個熱水袋,或者做環形按摩,直到感覺下腹部變硬為止。一般,宮縮在產後2-3天後會自行消失,產婦無需過度擔心。

但產婦需留意一下自己的出血量,家人也要細心照看。產後2小時內產後大出血發生的機率較高,如果一旦發現出血量過大,要立馬向醫生尋求幫助。

變化三、子宮慢慢下降

孩子娩出後,子宮也會跟著慢慢下降了。正常情況下,產後第一天子宮就會下降到肚臍水平,產後第一周就會下降到恥骨聯合水平,產後10天下降至盆骨腔,產後6周恢復到孕前狀態。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子宮是怎樣慢慢升上來的,就再怎樣慢慢降下去。因為產後6周才能恢復到孕前狀態,所以產後同房,最快最快也要忍到產後6周之後。

變化四、排尿困難很正常

因為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到擠壓,導致敏感度降低,所以產婦很容易出現排尿困難。但哪怕你再無尿意,產後6-8小時,最好也要進行第一次排尿,以免引起產後尿瀦留。用熱水袋敷小腹、按摩腹部下方同樣可以幫助排尿。特別是剖宮產的孕媽,插導尿管容易引發尿路感染,加上惡露排出容易污染尿道,一定要多飲水、多排尿,預防感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tLGwBmyVoG_1Z5x3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