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再次追蹤報道森林城市:想像力賦能未來城市空間

2019-10-22   東營房產

日前,福布斯中國發布《全球具有發展潛力的五大生態人居城市》報道,研究了溫哥華、哥本哈根等國際人居城市典範,森林城市作為世界級宜居新城被納入研究項目中。



福布斯中國關於《全球具有發展潛力的五大生態人居城市》的報道


值得思考的是:在生態人居領域,森林城市有過哪些不俗表現,此次才得以被收錄到全球生態人居案例之中?

築城至今,森林城市已累計斬獲近20項國際大獎,3次被聯合國提名嘉獎,獎項涉及人居環境規劃設計、建築工業化、產城融合發展、綠色智慧城市建設等多個方向及領域。另外,森林城市更頻獲大馬政府認可,獲得了首相馬哈迪親自頒發社會公益獎;並在大馬聯邦政府官員見證下,獲東協綠色發展大獎,問鼎馬來西亞IBS之最。


今年8月,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林冠英一行到訪碧桂園總部。會談中,林冠英表示,科技是無邊界的,新山和馬來西亞可以作為橋頭堡,希望碧桂園未來能將更多的高新科技帶進馬來西亞,為地區發展作出貢獻。

此次發布《全球具有發展潛力的五大生態人居城市》的報道,並不是福布斯品牌首次關注森林城市的未來人居理念,早在去年其福布斯亞洲官網發布《影響未來的五座新城》的報道中,森林城市便有一席之地。如今,我們再一次跟隨福布斯中國團隊的探訪腳步,來驗證森林城市人居設計理念的實踐之路。


文章來源於:福布斯中國團隊


森林城市因極具未來感的人居設計理念受到世界關注。如今,它的設計變成現實了嗎?

「小心,移過來一點,把它立直了。」2015 年 10 月 19 日,在馬六甲海峽西端海灣處,一棵高26 米的榕樹被穩穩紮進土中。這一年,廣東房企碧桂園集團宣布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打造森林城市項目,數百位員工被調配到馬來西亞從零開始建設這項龐大的工程。

如今,這棵榕樹已成為森林城市的精神豐碑,標誌著一座「生態城市」的誕生。

森林城市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的依斯干達經濟特區(以下簡稱「依區」)內,臨近新加坡、緊靠馬六甲海峽的區位優勢讓依區近年來成為外商眼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馬來西亞地區之一。截止2018 年12 月31 日,依區吸引投資額累計達約2853 億令吉(約4740 億人民幣),38% 的投資額來自國外,其中包括富力、綠地、碧桂園等中國企業。

近10 年來,「人造新城」被不少國家納入戰略發展規劃,如韓國的松島新城、中國的雄安新城等。「人造新城」面向未來而建,具有實驗性和探索色彩。但像碧桂園這樣一家民營企業走出國門,在陌生國度建設一座30平方公里的「未來新城」,的確頗為罕見。

據了解,森林城市是由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親自設計。「分層立體交通」和「垂直綠化」作為森林城市的兩大設計亮點,讓它有別於其它人造新城。

「分層立體交通」經典案例莫過於上海的陸家嘴環形天橋,它與東方浮庭、世紀天橋、世紀連廊共同構成陸家嘴中心區二層步行連廊系統,其人車分流設計有效改善陸家嘴核心區的地面交通,為上海金融中心提速。

對比之下,森林城市的「分層立體交通」設想更宏大,它將規劃覆蓋整座城市。「機動車數量激增讓路面狀況變得複雜,未來森林城市將地面設為城市人居層,中間層和底層設為交通路網和停車場,為行人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交通環境。此外,這樣的立體城市設計更有利於生態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森林城市執行總經理吳惠喜介紹道。

近年來,垂直綠化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如義大利米蘭的摩天「樹塔」綠色公寓,它的外牆90% 都被綠植包圍,建築行業公認這種綠色環保設計能夠有效凈化空氣、減少城市噪音污染等。

吳惠喜透露,森林城市將配套垂直綠牆、空中花園和屋頂花園系統,形成多維度立體綠化系統,「這樣的設計有效降低能耗、凈化空氣、涵養雨水、減弱噪音,體現全生態系統的環保理念。」

對人居新城而言,環境是硬核實力,森林城市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推動人與環境的和諧融合。

資料顯示,森林城市在初期發展過程中,已重點開展環境生態的保護。森林城市投入至少250 萬馬幣,與博拉塔大學(UPM)等合作夥伴共同就海草保護展開合作,除了定期研究海草床的生態環境外,雙方還為如儒艮、海龜和海馬等當地瀕危物種提供庇護所。

森林城市還專門聘請海岸巡防人員巡檢紅樹林,防止周邊人員破壞紅樹林,並聯合當地政府、高校、社會組織開展保育工作,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系統。

此外,森林城市還規劃建造18 座污水處理廠,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使得廢水處理後達到中水回用標準,避免造成周邊海域污染,可以滿足森林城市自用灌溉需求,同時能有效緩解柔佛新山的供用水壓力。

有足夠的人才會持續產生就業與需求,進而帶動新發展。在全世界範圍內,「人造新城」面臨的最大問題都是如何聚集人氣並持續提供商業機會。初具規模的森林城市如何解決「留住居民」的問題?

福布斯中國團隊跟隨吳惠喜參觀森林城市小區和商業街時,發現此地目前已聚集一定人氣。「光說位置和環境好,無法支撐這麼大一個城市的長期發展,還是需要引進產業,所以森林城市的定位為『產城融合』。伊斯干達對引進來的企業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森林城市先人一步規劃發展教育培訓、新興科技、近岸金融、綠色與智慧、旅遊會展、外企駐地等八大產業。」

森林城市一開始就意識到,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吸引企業進駐,產生大量就業機會。

由森林城市打造的建築工業化基地於2017 年8 月正式投入運營,一期工廠設計年產達到26 萬立方米混凝土,它被當地認證為「馬來西亞最大全自動建築工業化基地」。通過產業和就業的持續貢獻,森林城市已形成從「造血」到「輸血」的初步功能。

目前來看,森林城市正逐步實現人居城市藍圖,設計、環境、產業等元素已初現雛形。但對於這個體量如此龐大、理念如此超前的超級項目,這還只是剛開始邁出步伐。在楊國強的設想中,森林城市最終將為現代都市繁雜擁擠、環境污染等關鍵問題提供一個可實踐的解決方案。


森林城市是由碧桂園和柔佛州政府下屬公司共同打造,耗資1000億美金打造的國際項目預計建設約25-30年,將為當地帶來22 萬的就業機會。

目前森林城市建成的建築物,已看到垂直綠化系統的雛形。


森林城市最新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