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立夏】

2022-05-19     愛音東北

原標題: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立夏】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立夏

來不及回味

來不及沉醉

時光匆匆

我們將

告別春的嫵媚

迎接夏的熱情

節氣由來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5月6日03時02分,我們迎來夏季第一個節氣【立夏】。

節氣習俗

迎夏儀式——立夏秤人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

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有的地方還有立夏日稱人的習俗。

據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後,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託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託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從此以後,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

過了數年,晉武帝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託,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

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給阿斗好吃好喝。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因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阿斗,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

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迎夏儀式——斗蛋遊戲

遠古時候,有一個瘟神,常年懶散睡覺,可是一到立夏這天就醒來,溜到下界播疫害人。

瘟神所到之處,人們輕則發燒厭食,重則一病不起,特別是孩子們病得更重。這可是急壞了那些母親,於是去求女媧娘娘消災降福,女媧得知此事,立馬去找瘟神說:「今後,凡是我的嫡親孩子,一個也不得加害!」瘟神知道女媧法力無邊,不敢和她作對,問道:「不知娘娘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笑道:「我的嫡親孩

子多著呢,哪裡數得過來?這樣吧,我在每年立夏這天,命我的孩子在衣襟前掛上一隻蛋袋,你認準這個記號就行了。」

轉眼立夏節到了,瘟神急匆匆來到下界。只見一個個孩童胸前掛著袋,裡面放著煮熟的雞蛋、鴨蛋等。瘟神從早跑到晚,也沒有見到一個沒掛蛋的孩子,他又氣又惱,累死在路上。從此,立夏為孩子們掛蛋袋的風俗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是無限熱忱

讓生活的溫度一路攀升

以滿分熱忱

共赴夏日的開幕

立夏晝初長

綠野換新光

萬物芳舒

揭幕夏日的序章

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

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夏日長,清池荷花盈魚塘

光與晴空的起點

飲馬河畔微風起

暮春初夏碧雲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e870b40bd1b4beba9542f6afa754c8a.html